李娜
摘 ?要:近年來,我國對教育事業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現代化的教育規模也因此得到了進一步擴大,新課程改革對創新型、高素質人才的培養也產生了非常重要的影響。作為整個教育階段的重要科目之一,語文不僅與生活聯系密切,而且其所涵蓋的知識面也非常廣泛。而作為能夠教育和激勵后人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擁有著千年的歷史,將其滲透于初中語文教學中,不僅能夠增強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感,同時也有利于高素質人才的培養。
關鍵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滲透;初中;語文教學
眾所周知,我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不僅擁有著悠久的文明歷史,而且在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求索中也孕育出了許多優秀的傳統文化,對后代子孫的教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如今已成為寶貴的精神財富影響著每一代人的成長和成才。在初中階段,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滲透到初中語文教學中去,不僅能夠傳承和發展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而且對學生未來的全面發展也能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只是,在融入與滲透的過程中,由于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其中就包括重視程度不夠以及中華傳統文化知識的欠缺等。在新課程改革的時代背景下,如何才能有效地解決這些問題,也就成了相關部門及教師從業人員所需要面臨的挑戰。
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滲透于初中語文教學的重要意義
《國家“十一五”時期文化發展規劃綱要》中明確提出,要進一步加強對民族文化的保護和傳承,尤其是要重視對中華優秀傳統化文化教育和傳統經典、技藝的傳承。由于初中教育階段的學生正處于文化養成的重要時期,再加上語文學科自身所具備的學科特征,使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滲透于初中語文教學中成為了一種必然趨勢。通過進一步的融合和滲透,不僅能夠傳承和延續優秀的中華傳統文化,同時也能幫助初中生逐漸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從而提升自身的綜合素養,對整個初中語文教學質量及水平的提升,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傳統文化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滲透對策
(一)引導學生感受經典作品的不凡
中華優秀的傳統文化歷經幾百上千年的積淀,經過了社會的選擇淘汰,留存下來的無一不是精華。里面有教做人的道理,也有詩詞歌賦所展現出的特有魅力。在這浮躁快節奏的社會里,教師可引導學生閱讀品鑒經典作品,經典作品中承載著太多的精神文化內涵,若是能真正理解文字背后的深刻思想感情,發現人生的價值,對于學生而言,也是一種自我的提高和升華。多讀史書,可以感受歷史變革的魅力,多讀詩詞,也能夠體會文字的美妙。在詩詞里,哪怕只有一字之差,其所蘊含的含義都可能是截然不同的。如果對故事感興趣,不妨品一品《西游記》,翻一翻素有百科全書之稱的《紅樓夢》。當思想徜徉在書海時,中學生就容易化解一身的戾氣,做一個一心向學的儒雅之士。
(二)教師提高自身文學修養
想要讓優秀的傳統文化更好地與中學語文教學結合起來,教師自身的文學修養一定不能低。倘若教師自己都沒有將傳統文化吃透,理解閱讀也是囫圇吞棗,那么在教導學生時,也就常常點到即止,解釋起來是是而非,不懂裝懂,不利于培養學生的文學素養,容易讓學生形成錯誤的認知,打擊學生學習傳統文化的興趣。只有教師自身不停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的教育理念和文學修養,加強在中華傳統文化方面的研究,才能更好地引領學生學習,了解傳統文學的魅力。
(三)結合實際,滲透語文教材及開展相關文學活動
要想進一步有效提高學生學習語文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積極性,加深他(她)們對傳統文學的理解和運用,需要從兩個方面著手。一是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用傳統文學進行創作,不拘泥于格式,家書、日記、作文,小故事等,這都是可以用來當作寫作的題材。只有真正理解了字里行間的深意,文化才能得以傳承下去,不至于斷絕。當用傳統文化寫作形成了習慣,潛移默化地滲透到生活各處,傳統文化才會再度展現出它應有的光華。不讓明珠蒙塵,是對上古先賢的尊重。二是要學校國家及社會配合,多開展關于傳統文學的活動,練書法,寫對子,做詩詞,畫國畫,猜燈謎,著文章等。借此活動,可以弘揚傳統文化,將傳統文化發揚光大。近年來,類似節目就有不少,比如中國詩詞大會,里面有不同的闖關模式,多方面多角度展示了詩詞的獨特。這個節目的存在讓更多人感受到了詩詞特有的韻味,吸引了不少中小學生前去參賽,給了具有豐厚文化底蘊的人一個舞臺,讓更多志同道合的學者能彼此交流學習。同時讓他(她)們明白,喜歡傳統文化不是另類,也無需孤芳自賞。同理,在學校中多開展類似活動,也能加強中學生對傳統文學的熱愛,進一步為其塑造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有效提高中學語文成績。
(四)通過校園內外的文化建設,宣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為了更好地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滲透于日常教學中,教師除了要做好校園班級文化建設以外,還要借助現代信息化技術手段,加強對中華優秀文化的宣傳。只有為學生營造出良好的育人氛圍,學生才能深受感染,養成良好的優秀傳統文化的學習意識和學習習慣。比如,教師便可通過展板墻、告示欄以及宣傳板報等形式,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行宣傳;同時,也可以借助校園廣播站以及多媒體室,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傳統文化教育氛圍;再者,還可以通過開展書法比賽以及國畫比賽等活動,加深學生對優秀傳統文化的接觸度;教師還可以通過構建網上平臺的方式,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行分區宣傳。
三、結束語
人們對于知識文化的追求是永無止境的,國家對傳統文化教育這一方面,也在逐年加大力度。文言文的考核,古詩詞的鑒賞,是初中語文必不可少的兩大部分,還有關于古文學作者的背景填空,也是從不落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現代中學語文課堂上的滲透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實乃大勢所趨。教師應注重對傳統文化的內涵與價值深入挖掘,改善教學方式,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學修養,謹記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優秀人才的使命與責任,為推動我國語文教育事業的發展進步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李忠山.探究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滲透于初中語文教學的對策[J].課程教育研究,2019.
[2]李應平.傳統文化教育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滲透研究[J].學周刊,2019.
[3]張錦全.淺析初中語文教學中優秀傳統文化的滲透[J].新課程導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