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麗婷
摘 要:對當前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音樂課程對他們有一種極其濃厚的吸引力。而當前階段的小學生在學習音樂課程的過程當中,往往會把握不好音樂的節奏。在現代化的素質教育過程當中,在各種科目的降雨形式上,教師應當注重學生的全面綜合性發展。因此,在小學音樂課堂的教學過程當中,不單單要通過教材來教學生進行音樂演唱,更要注重對于小學生在音樂課堂當中的節奏把握,通過節奏的把握來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以及對于音樂的鑒賞能力。對此,本文將針對小學音樂課堂中學生節奏把握的培養進行詳細的討論和研究,并希望通過該片文章的研究和分析,能夠對當前我國小學生在音樂課堂上的音樂節奏把握有著更高的提升和發展。
關鍵詞:小學音樂;節奏培養;音樂教學
引言
在小學的音樂課堂中,培養學生對于音樂節奏的把握和掌控,是對于學生音樂審美情趣的一種培養方式。在整個教學的過程當中,如果唱歌沒有節奏感的把握,將會使整首歌曲沒有靈魂。面對當前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他們的聽覺和感官正處于一種逐步成長的階段,因此教師在小學英語課堂當中要注重對于學生音樂節奏感的把握和學習,幫助學生培養好對于音樂的情感和喜愛,有效的幫助學生各種音樂感官的完善,并且這種節奏感的把握能夠幫助學生在日常的生活和學習當中疏散緊張困惑的心理狀態。
一、小學音樂課堂中學生節奏把握現狀
基于傳統的小學音樂課堂而言,目前我國很多小學在開展音樂課程的過程當中,開始注重小學生在音樂課堂上的節奏把握,音樂教師開始注重培養小學生的音樂天分,不單單于傳統的唱歌形式,更多的是將歌曲的演唱技巧和節奏的掌控傳授給學生。通過音樂節奏把握的培養,小學生能夠從音樂課堂當中獲取到更多的審美能力,并且還會為個別心理存在困惑的學生進行心情疏導,這種音樂課堂的節奏把握培養形式,幫助當前心智正處于逐漸成熟階段的學生實現了心靈上的安撫。
雖然在現狀的小學音樂課堂中,音樂節奏的培養呈現一種上升的趨勢,但在個別的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當中,這種音樂節奏把握的培養更多的是一種形式化的培養方式,教師沒有注重的對于節奏把握培養的核心思想,這是由于在個別的小學音樂課堂當中,沒有為這種音樂節奏把握培養的教學目標制定相關的教學方案和教學措施,導致教育形式散漫,學生對于音樂課程當中的音樂節奏把握仍然存在一種模糊的狀態,這也是當前個別小學音樂課堂對學生音樂節奏把握培養的目標不夠重視。
二、小學音樂課堂中學生節奏把握培養
(一)培養小學生對于音樂感知能力的價值
在音樂課堂當中通過自己學生的音樂節奏感把握培養能夠提升小學生對音樂感知能力的價值。節奏感在音樂教學當中是一種內在的需要和標準,通過不同的音樂節奏感組成一首擁有優美旋律的樂曲,而音樂的本身具有一定的韻律,艷麗的播放展現著音樂節奏的美感,小學生在音樂課堂當中把握了對于音樂節奏的規律,就會對不同的樂曲產生美的感知能力,會提升小學生內在的審美能力,這比單單只學會唱歌跳舞來說更加具有價值。
從另一個層面來說,如果在小學的音樂教學過程當中,教師只注重培養學生的唱歌能力,而忽略了學生音樂節奏感的教育,就只是徒有表面的對某首歌曲進行了學習,對于這首樂曲的音樂旋律和內在的美感沒有絲毫的進行了解和學習。在小學的音樂課堂教學過程當中,注重培養小學生的音樂感知能力,讓小學生的音樂感知能力體現英語學習天分上的價值,而這種價值的呈現恰巧來源于小學生對于音樂節奏的把握。
(二)以綜合性的發展需求提升小學生音樂節奏把握培養
小學階段正是小學生感官各個綜合方面的發展和完善時期,小學音樂課堂中學生節奏把握的培養恰巧能夠提升小學生在該階段的全面綜合能力。通過教師具有系統性的音樂課程安排下,在音樂課堂上注重學生的音樂節奏教育,開展對于小學生的音樂節奏訓練計劃,不僅僅能夠幫助小學生的音樂素養全面提升,更重要的是能夠將學生的音樂愛好進行提高。與此同時,小學階段的各個科目任務繁多,把握好音樂節奏的學習還能夠幫助學生調節各項課程任務而帶來的壓力,使得心情放松,從綜合性的全面發展需求來進行音樂節奏的把握培養。
三、小學音樂課堂中學生節奏把握措施
(一)音樂節奏把握教學注重生活聯系
在小學音樂課堂當中,教師站在學生展開音樂節奏的培養課程時,應當注重對于生活當中的一些素材進行輔助教學。教師可以通過一些學生們在日常生活當中比較喜歡和感興趣的聲音融入到英語課堂教學中。比如,教師在課堂上讓學生通過兩人一組互相拍手一邊學習小貓或者是小狗的叫聲,像是小貓喵喵喵的叫聲,很有節奏感,然后,讓小學生用小貓的叫聲展開一段相關音樂聲音的試唱練習。這樣的音樂教學形式能夠一改傳統的音樂教學弊端,會促使小學生對音樂節奏的掌控和學習更加充滿興趣,一旦小學生產生學習的興趣,就會更加認知積極的投入到音樂結構的學習環境中。這種音樂結構的培養教學形式恰恰是將生活聯系到音樂的教學中,使得音樂的節奏教學更加容易被小學生所接受。
(二)音樂節奏把握教學注重樂器的運用
簡單來說音樂是具有抽象化的,如果在音樂課堂的教學過程教師單單依靠著三言兩語的解說就能讓小學生了解音樂并且掌握音樂節奏的核心,那幾乎是不可能實現的。小學階段的學生在任何課程的學習方式上都需要進行有效的引導和幫助,那么教師便可以利用相關的樂器進行輔助教學,教師在講臺前利用樂器的演奏節奏讓學生感受樂器演奏節奏中的美感,也為學生的音樂節奏學習帶來一定的目標。
綜上所述,面對當前小學生的多方面綜合素質教育而言,音樂的教學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無論是對學生的身心還是審美能力都有著一定程度的提升,而小學音樂教學的核心要注重對學生的音樂節奏教育培育,最終的目標是讓小學生在小學音樂的課堂上更加深刻的了解和學生音樂的奧秘。
參考文獻
[1]徐蘇珍.小學音樂教學培養學生節奏感的途徑探討[C].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教育教學創新專業委員會.2019全國教育教學創新與發展高端論壇論文集(卷一).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教育教學創新專業委員會: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教育教學創新專業委員會,2019:341-342.
[2]何潔瑩,鄧梁.淺談“律”與“動”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的實踐與運用——基于達爾克羅茲“體態律動”教學法[J].北方音樂,2018,38(13):99-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