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滿金 廖儷娣


[摘要] 目的 探究綜合性護理干預在痔瘡患者圍手術期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實驗對象為隨機選取2019年1—12月間在該院接受手術治療的80例單純痔瘡患者,按照不同的護理方法平均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將給予圍手術期常規護理的組別視為對照組,將給予圍手術期綜合性護理干預的組別視為觀察組,觀察兩組患者術后不良事件發生狀況,評估患者護理滿意度和護理前后的VAS評分,對比臨床應用效果。結果 與對照組(25.00%)相比,觀察組患者不良事件發生率(7.50%)明顯更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501,P<0.05);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率97.50%明顯優于對照組82.5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5.000,P<0.05);對照組患者護理前VAS評分(7.22±2.57)分和觀察組護理前VAS評分(7.23±2.55)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t=0.019,P>0.05),護理后兩組VAS評分明顯得以改善,但觀察組(3.36±1.47)分改善效果更佳,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2.662,P<0.05)。結論 針對接受手術治療的痔瘡患者來說,于圍手術期間實施綜合性護理干預效果顯著,可有效提高患者護理滿意度,降低不良事件的發生情況,緩解患者的疼痛感,值得推薦。
[關鍵詞]? 綜合性護理干預;痔瘡;圍手術期;應用效果
[中圖分類號] R473?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4-0742(2020)08(a)-0166-03
Analysis of the Effect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the Perioperative Period of Hemorrhoid Patients
WANG Man-jin, LIAO Li-di
Department of Urinary Anorectal Surgery, People's Hospital, Yuancheng District, Heyuan, Guangdong Province, 517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the perioperative period of hemorrhoid patients. Methods Eighty patients with simple hemorrhoids who underwent surgery in the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9 to December 2019 were random selected as the experimental subjects. They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according to different nursing methods, and were given routine nursing during the perioperative period. The group was regarded as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group receiving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during the perioperative period was regarded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postoperative adverse events of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ere observed, and the patient's nursing satisfaction and VAS scores before and after nursing were compared, and apply effects.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25.00%),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ev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7.50%)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ly lower(χ2=4.501,P<0.05).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rate of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t 97.50% (χ2=5.000, P<0.05). VAS score before nursing of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7.22±2.57) points and VAS score before nursing of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7.23±2.55)points? had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t=0.019, P>0.05). VAS score after nursing wa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in the two groups, but the improvement effect was better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3.36±1.47) points (t=2.662, P<0.05). Conclusion For patients with hemorrhoids undergoing surgical treatment,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during the perioperative period has a significant effect, which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patient's nursing satisfaction,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adverse events, and alleviate the patient's pain. It is worth recommending.
[Key words]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Hemorrhoids; Perioperative period; Application effect
臨床對于痔瘡的發生原因主要有兩種學說,一是靜脈曲張學說,認為是處于直腸下段黏膜下和肛管皮膚下的靜脈叢出現了淤血、擴張或者屈曲等現象,從而形成的靜脈團;二是Thomson肛墊下移學說,認為痔瘡原本就是肛管部位齒狀線及以上1.5 cm的環狀海綿樣組織帶,即血管墊,是肛門正常解剖結構[1-2]。目前,第二種學說是廣大學者更為接受的理論。痔瘡俗稱為“痔”,是目前臨床常見的肛門部位疾病,雖然發病人群和年齡無關,但是該病的發病率也在隨著年齡的增加而增加。痔瘡的發生常與長期飲酒、長期進食刺激性食物、久坐久立以及經常性便秘等因素有關,有內痔、外痔、混合痔之分,多伴以無痛便血、間歇性便血、便后鮮血等臨床表現[3]。現階段,臨床常常通過保守法來治療早期、中期內痔患者,通過手術治療中重度混合痔、結締組織外痔以及曲張性外痔等患者,但是由于痔瘡本身就具有疼痛性,加上手術治療,會進一步增加患者的疼痛感。因此,臨床應該在治療的基礎上,融入圍手術期綜合性護理干預,以此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緩解患者疼痛,加快患者康復速度。故該次實驗嘗試對該院2019年1—12月間收治的單純痔瘡患者80例,給予圍手術期綜合護理干預,取得顯著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全部病例資料均來源于隨機選取該院接受手術治療的單純痔瘡患者,合計病例80例。根據護理方法的不同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兩組,每組40例。對照組:男性病例23例,女性病例17例;最小年齡16歲,最大年齡77歲,平均年齡為(45.21±6.54)歲;最短病程1年,最長病程4年,平均病程為(2.08±0.97)年;痔瘡類型:內痔19例,外痔21例。觀察組:男性病例22例,女性病例19例;最小年齡18歲,最大年齡78歲,平均年齡為(45.20±6.56)歲;最短病程2年,最長病程5年,平均病程為(2.10±0.98)年;痔瘡類型:內痔18例,外痔22例。對比兩組患者自然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資料可比。
納入標準:年齡≥16歲;經過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的嚴格審查;試驗對象均已明確了解該項試驗,并簽訂好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手術禁忌證者;語言障礙和精神疾病者。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實行以飲食護理、傷口護理以及藥物護理為主的圍手術期常規護理干預。
觀察組實行圍手術期綜合性護理干預,具體護理措施包括如下。
術前護理干預:主動向剛入院的患者介紹該院環境、制度以及醫師技能,詢問患者基本信息,評估患者實際病情狀況;對痔瘡相關知識、手術過程以及注意事項等知識進行重點講解,讓患者對痔瘡有一個正確的認識,以此提高治療依從性;大多數患者在手術前還是會有一定的異常心理,例如緊張、恐懼、抑郁、焦慮等,此時護理人員便需要及時與患者溝通,了解患者內心情感,充分掌握患者出現此類心理的原因,并做好解釋工作,讓患者明確痔瘡手術的安全性,盡量消除患者不良情緒;根據醫囑密切監測患者生命體征,對于咳嗽、發熱以及腹瀉患者,應該及時通知臨床醫師更改手術時間,并了解者有無出血、高血糖和高血壓等癥狀;協助患者練習洗澡、換衣服以及床上大小便,并且加強病房巡視力度,多次與患者交流,熟知患者在飲食、睡眠以及情緒上的一切問題;協助麻醉醫師做好麻醉藥敏實驗工作;術前1 d做好腸道清潔工作,一般情況下,臨床科室給予患者口服藥物灌腸,如果無效需要使用0.1%~0.2%肥皂水清潔灌腸。
術后護理:密切觀察患者傷口恢復狀況,預防感染,對于已經感染的患者,應該及時作出抗感染處理;術后3 d內要囑咐患者以流質或者半流質食物為主,便于更好地控制大便,并且在此期間密切觀察患者大便形態,調整今后飲食;告知患者多飲水,防止大便干結;大便后方可給予軟食,逐漸過度為普食,但是仍要注意忌辛辣、油膩、燥熱等刺激性食物,戒煙酒,多吃新鮮水果蔬菜,防止術后排便帶來的痛楚;叮囑患者便后及時清潔肛門,保證肛門干燥、干凈,并且根據患者肛門疼痛和出血的實際情況,每天協助患者熏蒸,2次/d,以此改善患者因炎癥或者水腫所帶來的疼痛感;根據醫囑,給予耐受性極差的患者鎮靜鎮痛藥物;詳細告知患者痔瘡手術后應注意的問題,加強其自我保護意識,以此促進患者康復。
1.3? 觀察指標
觀察比較兩組患者術后不良事件發生情況,主要考察指標包括術后肛門疼痛和流血、排便困難以及尿潴留。
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AS)評估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疼痛評分,滿分為10分,分數和疼痛感成正相關關系,即分數越高代表患者疼痛感越強烈。
采用該院自制調查問卷評估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該項調查問卷中包含的10道問題均由患者進行自主選擇,選項包括滿意和不滿意兩項,其中以8道及以上選擇滿意判定為非常滿意,以6道及以上選擇滿意判定為基本滿意,以5道及以下選擇滿意判定為不滿意,對比護理滿意率。總滿意率=(非常滿意例數+基本滿意例數)/總例數×100.00%。
1.4? 統計方法
數據應用SPSS 23.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其中計數資料用頻數和百分比(%)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用(x±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術后不良事件發生情況
對照組術后肛門疼痛和流血患者3例、尿潴留患者2例以及排便困難患者5例,其不良事件發生率為25.00%。觀察組術后肛門疼痛和流血患者1例、尿潴留患者1例以及排便困難患者1例,其不良事件發生率為7.50%。經比較顯然觀察組術后不良事件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501,P=0.034<0.05)。
2.2? 護理前后VAS評分
兩組患者護理前VAS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經護理兩組患者VAS評分均得以明顯改善,但觀察組改善幅度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3? 護理滿意度情況
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率為97.50%,對照組患者護理滿意率為82.50%,比較發現觀察組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痔瘡一直是肛腸外科常見且多發的肝門部位疾病,少數患者會合并肛瘺現象,出現明顯的便血或者便痛等癥狀,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加上該病常發于較隱蔽的位置,患者常常不愿告知他人,也不好意思主動到醫院接受治療,導致延誤最合適的治療時機,增加治療難度[4]。基于此,臨床常常以手術作為主要的治療方法,但是在手術治療過程中,很多患者仍會出現術后疼痛、術后出血、排便困難以及尿潴留等不良事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生活質量。因此,臨床對手術治療的痔瘡患者給予綜合性護理干預十分必要。
針對行手術治療的痔瘡患者,觀察組給予圍手術期綜合性護理干預。結果顯示:與對照組(25.00%)相比,觀察組患者不良事件發生率(7.50%)明顯更低(P<0.05);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率97.50%明顯優于對照組82.50%(P<0.05);護理后兩組VAS評分明顯得以改善,但觀察組(3.36±1.47)分改善效果更佳(P<0.05)。通過健康教育等方式糾正患者自身的不良習慣,提高患者對痔瘡知識和手術治療的認識,加之針對性的心理干預,能夠更好的緩解甚至消除患者焦慮、恐懼、抑郁等不良情緒,保證患者以積極樂觀、健康的心態面對手術[5]。同時在手術期間通過保暖護理、隱私護理等方式也會讓患者體會到醫護人員對其的充分尊重和關心,有助于提高患者護理滿意度,構建醫患之間的和諧關系,樹立良好的醫院形象[6]。除此之外,術后在飲食、疼痛以及預防并發癥等方面對患者進行護理干預,可幫助患者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緩解疼痛感,減少并發癥的發生幾率,進一步提升患者滿意度,加快患者預后速度,促進患者盡快康復[7]。因此,得出上述觀察指標。陳姝[8]研究結果“對照組(常規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38.46%高于觀察組(綜合性護理)12.31%(P<0.05);觀察組疼痛評分(3.37±1.48)分較對照組(4.24±1.53)分更低(P<0.05);觀察組患者滿意率100%高于對照組90.77%(P<0.05)”。研究結果與該文相同。
綜上所述,綜合性護理干預在痔瘡患者圍手術期中的應用效果顯著,特別是在降低不良事件發生率、提高患者護理滿意度和緩解疼痛方面,效果更佳。
[參考文獻]
[1]? 王琦.護理干預對痔瘡患者術后便秘的預防效果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6,14(1):280.
[2]? 葉玲,黎麗.綜合性護理干預在痔瘡患者圍手術期中的應用效果探討[J].中國實用醫藥,2017,12(23):183-184.
[3]? 付明明.探討綜合護理干預對痔瘡手術后并發癥的預防效果[J].中國保健營養,2016,26(18):138.
[4]? 張波.人性化護理對痔瘡患者圍手術期的護理效果[J].智慧健康,2019,5(32):159-160,184.
[5]? 葉歡.綜合護理在吻合器痔上黏膜環切術患者圍手術期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9,13(18):171-172.
[6]? 張恩紅,王玲,余兵濱,等.圍手術期痔瘡患者焦慮因素分析及護理對策[J].心理月刊,2019,14(7):55.
[7]? 朱國瑞.舒適護理在痔瘡圍手術期患者中的應用及效果分析[J].中國肛腸病雜志,2018,38(10):70-71.
[8]? 陳姝.綜合性護理干預在痔瘡患者圍手術期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9,13(19):186-187.
(收稿日期:2020-05-04)
[作者簡介] 王滿金(1986-),女,廣東河源人,本科,主管護師,研究方向:泌尿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