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當前社會不斷發展的背景下,我國有著更加廣闊的進步空間。新媒體是社會發展中的主要產物之一。但是不可否認,雖然說在新媒體時代下具有傳播速度較快、傳播路徑多樣化的特點,可是卻缺乏相關系統制度的支持和保障,以至于新媒體新聞內容的質量參差不齊。為了促進新媒體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就應當優化和完善編輯工作。因此,本文將圍繞新媒體編輯的現狀與提升途徑為主題來展開分析,通過詳細了解一下當前新媒體編輯中存在的各種問題,再提出促進新媒體編輯整體質量提升的可行性對策。
關鍵詞:新媒體編輯;現狀;提升途徑
一、針對于在當前社會背景下新媒體編輯基本現狀的分析
在當前社會不斷發展的背景下,新媒體編輯也存在的各種問題有待完善,其中主要體現在以下兩點。第一,在社會發展的背景下促進我國各種新媒體產業有更加廣泛的發展空間,其中最為顯著的就是各行業開始采用微信公眾號。雖然合理地采用微信公眾號,能夠在本質上提升傳播信息的速度以及拓展途徑,廣大人民群眾、廣大網友獲取新聞也更加迅速便捷。但是公眾號里的內容真實度相對較低,并且門檻較低,所以在新媒體傳播中容易混入各種虛假的文章,導致誤導大眾,這一問題的存在體現出了當前新媒體信息的傳播環境秩序相對混亂,需要管理人員建立完善的制度來規范公眾號文章編輯工作,并成立專門的負責小組進行審核文章,營造一種穩定的網絡信息環境。第二,當前新媒體編輯的內容未能順應社會的發展,跟上社會發展的腳步。當前是信息至上的社會,每一個人都希望以最快的速度得到信息,從而滿足自身的個性化需求,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對編輯工作人員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新聞工作人員要在第一時間拍攝具有價值的信息,全面的展現出事件發生的情況,再經過編輯、排版來滿足廣大群眾的需求,但是這種工作手段相對復雜。如果在實際的編輯工作中工作人員刪減了部分工作量,將會在一定程度上導致內容質量不合格。所以在新媒體環境下要確保質量合格的前提下完成新聞工作,將會導致新聞發布存在滯后性,新聞未能體現出時效性,那么傳播的價值將會大幅度降低。
二、針對于促進新媒體編輯整體質量大幅度提升可行性對策的分析
1.善于營造一種良好編輯環境
首先,要善于營造一種良好的編輯環境來促進新媒體編輯質量的提升。為了實現網絡環境具有穩定性的特點,這就要求在傳遞信息時要具有真實、有效、專業的新聞媒體,這就體現出優化和完善行業審查制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從而提升新聞的總體質量。要求管理人員應當改變以往的工作態度,提升新媒體新聞編輯的進入門檻,實現讓新媒體行業變得更加具有專業性和科學性。與此同時,新媒體還需要優化和完善工作人員管理制度,實現發布的新聞具有較高的真實性,并堅持遵循新聞工作人員的道德底線。
2.顯著提升新媒體編輯公信力
其次,提升新媒體編輯公信力來促進編輯質量的顯著提升。在當前社會中要想分辨新媒體新聞的真假是較為困難的,各種低質量的新聞稿件不僅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廣大人民群眾對新媒體的信任和重視,同時也對網絡環境形成嚴重負面影響。所以落實提升新媒體編輯工作人員的責任感以及道德意識是當前有待處理的主要工作,要落實執行稿件審查制度來提升稿件的總體質量,讓每一個工作人員在實際的工作中認識到新媒體的發展是需要團隊協作的,實現在后續的過程工作過程中秉持對自身負責以及對廣大人民群眾負責的原則來采編專業可靠的新聞,建設良好的新媒體口碑。例如,新聞公眾號報道新聞一定要堅持以官方為主,提升權威性和專業性,發布的新聞內容一定要根據真實的事件為依據發表。并對新聞事件表現出自身正面的看法和觀點,避免隨意揣測新聞,要對自己發布的新聞具有負責的態度,
3.落實提升編輯的專業性素養
最后,落實提升編輯的專業性素養。編輯工作是實現新聞傳播的前提和保障,只有制作編輯內容完善的新聞,才能提升新聞傳播的廣度以及深度,所以各媒體公司要注重對編排工作重視,在招聘編輯優秀人才時,要求其具備專業素養以及工作經驗,提升編輯工作人員的職業能力,通過這種手段提升新聞報道內容的質量。需要注意的是,因為本身編輯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社會公眾和媒體溝通交流,所以新媒體編輯要關注和反饋廣大人民群眾的意見,并合理根據廣大人民群眾的個性化需求進行整理以及分析新聞事件。除此之外,報道形式要注重合理性和科學性,實現維護廣大公眾的知情權,再進一步提供多樣化平臺引導廣大公眾真實地參與到社會事務的研究討論中,提升新媒體編輯的合理性可靠性。
三、結論
通過上述問題分析,我們充分的意識到注重提升新媒體編輯整體質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這就要求相關管理人員應當以一種正確的眼光看待新媒體編輯中存在的各種問題,實現在當前社會不斷發展的過程中明確自身定位,實現對新聞編輯形式的優化和完善、營造一種良好的編輯空間、顯著提升新聞新媒體編輯公信力以及落實提升編輯的專業性素養。與此同時,還需要對新媒體市場秩序開展專業化的監督,為促進我國新媒體行業有著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1]曹城.新媒體環境下期刊數字化轉型與編輯能力加強以學術期刊為例[J].學習與實踐,2015 (02) 10:135-140.
[2]莊婷婷“互聯網.+”時代編輯的“華麗轉身”
論新媒體編輯的角色定位[J].今傳媒,2016 (02) 01: 138-139.
[3]常江,楊奇光,新媒體新聞生產的編輯標準與倫理規范
基于對BuzzFeed和搜狐新聞的觀察[J].青年記者,2015 (01) 19:44-46.
作者簡介:趙崦妮(1981-),女,重慶市人,漢族,助理編輯,主要從事新聞編輯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