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倩倩
摘要:《大教學論》之所以成為教育史上的里程碑,是因為在這本書中第一次提出完整的學制,包括其中首次提出的班級授課制。在《大教學論》一書中,我們可以看到濃厚的宗教色彩,因為在夸美紐斯的生平中,宗教帶給他的影響十分重大。
關鍵詞:大教學論;夸美紐斯;教育思想
在西方,宗教是文化的中心,因此會發現很多教育學家都有宗教出身的背景。因此書中很多涉及到關于“圣經”“上帝”“基督教”等內容。當然,書中主要描述的是夸美紐斯的教育思想,他的“教育適應自然”思想原則也對后來的教育事業產生重要影響。閱讀《大教學論》后,本文將從本書夸美紐斯所涉及到的教育思想體系、教育體系構建和對其教育思想的評價三個方面展開論述。
一、教育思想體系
1.泛智論
《大教學論》一書中開篇表明“把一切事物交給一切人們的全部藝術”,這是夸美紐斯泛智論最核心的表達。此句闡明了教育的對象是“一切人們”,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在書中他提出,不管貧富、男女或者老少,都應該接受教育,這同時也是他偉大的民主教育思想。
相比中國古代教育家孟子的“性善論”,我們可以發現夸美紐斯本人也提倡“性善論”,如他書中所說: “憑借著圣靈的神恩,使一個人變聰明、變誠實、變正直,較之使他的進步受到偶然的邪惡的阻止更自然,更容易,因為萬物容易回復他們的本性……”他的這個論證也表明假若要形成一個人,就必須由教育去形成,通過教育去發現我們身上知識、德行和虔信的種子。這些教育的內容也就是知識的教育、道德的教育和宗教的教育。
2.道德教育
在夸美紐斯的教育思想中,為了闡述德行的重要性,他在幼兒時期的教育中就貫徹道德教育,如他所說“德行應該在邪惡尚未占住心靈之前,早早就教”。在道德教育中,人要從幼兒時期就奠定自己良好的道德基礎,兼具節制、愛勞動、尊長、愛人和公正等品質。他認為德行不僅在學校教育中是重要的內容,還貫穿在整個生活中,而父母、保姆、導師和同學就是他們的榜樣。如果父母的德行良好,導師的教導小心翼翼,那么對青年人的德行教育則是進步的。
在論述兒童德行的學習中,我們不難發現夸美紐斯比較傾向兒童遠離不良社交,以免受到感染。和盧梭不同的是,在《愛彌兒》一書中,盧梭更傾向借由其他兒童不良的行為來教導愛彌兒,從而使愛彌兒形成一個良好的行為習慣,也可以看出盧梭是不反對兒童與其他惡行兒童的社交活動。
3.終身教育
夸美紐斯在書中指出,老年階段的教育是不可或缺的。因為老年階段是現世和來生的銜接,這對有著堅定宗教信仰的夸美紐斯來說是一個重要的教育階段,也是最終的追求。
終身教育思想在古代中外都有提到,譬如西方柏拉圖在《理想國》-書中闡述“哲學王”的培養目標、中國孔子“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中都有終身教育的思想色彩,然而他們更多的是偏向對個人道德和知識的修養,沒有涉及到全民性的終身教育層面。而夸美紐斯是在從教育體制上系統論述一個終身教育體系的建立,因此對后世終身教育思想的影響也十分重大。
二、教育體系構建
1.全國統一學制的思想
從“一切事物交給一切人”的教育普及思想出發,夸美紐斯提出了一個完整的學校制度體系。根據年齡與學力的區別,他把人的教育分為四個階段,在大學和旅行中闡述,任何科學和學科的完全訓練是應該留給大學的。在旅行中,夸美紐斯同意柏拉圖的觀點,從旅行中得到好處。同樣我們在盧梭的《愛彌兒》-書中也看到,盧梭在愛彌兒陷入愛情時,建議和教導他去旅行。這種旅行可以讓愛彌兒開闊自己的眼界,對所學的知識進行沉淀,以便去形成一個更加完善的對世界的認知。在這個教育體制中,我們所需注意的是,在不同的學校不是要去研究不同的學科,而是要用不同的方法去學習同樣的學科,循序漸進的方法來學習,也是貫徹了自然適應性原則。
2.班級授課制和學年制
夸美紐斯在“教學的簡明性與迅速性原則”中論述了班級授課制。采用一問一答的方式,分別介紹班級授課制和學年制。如在提出“一個教師怎樣能同時教許多孩子,不管多到多少呢?”這個問題后,提出教師應該把全體學生分成班級,比如十人一組,每組由一個學生去管理等。班級授課制沿用至今已經有三百多年的歷史,它對我們教育教學所產生的作用可見一斑。雖然在昆體良教育思想中也體現出了班級授課制的萌芽,但是在經歷西方思想大變動后,這種教育思想被夸美紐斯革新并且確立,成為我們目前最普遍、最具影響的教學組織形式。
三、教育思想評價
1.人本教育的思想基礎
夸美紐斯繼承了古希臘的人文主義思想,夸美紐斯認為一個人就是小小的宇宙,人生來就具有博學、德行和虔信的種子,他們發展的好壞就在于教育。重視教育對人身心和諧發展的重要作用,并且肯定了人的發展具有巨大的潛力。他把人的大腦比作可以被塑造成各種形狀的蠟,能夠接受和學習一切事物。在教育過程中,充分肯定了人的地位,把“人性”放在教育的首位。
2.對教學方法的重視
夸美紐斯通過對舊有教育制度和方法缺陷的批判,主張設立了自己的教育教學方法。他主張教育教學應該是“迅速地、愉快地、徹底地”,在尊重人性的基礎上,發揮教育的巨大力量。他的教學方法不僅完整,而且具體,有非常強的可操作性。當然,夸美紐斯的教育思想也有他的局限性,宗教神學色彩較為濃厚,認為教育是人皈依上帝的一種途徑。其他的局限性大部分也是由于當時社會生產力低下,科學知識水平有限。因此在生產力不斷發展的今天,我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借助科學的手段,相信我們會不斷完善教育教學體系中存在的弊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