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咸洪
摘要:我國是一個擁有五十六個民族的國家,每個少數民族都擁有屬于符合自己特色的民族文化。其中,少數民族舞蹈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及代表形式,它的身上凝聚了少數民族人民世世代代的心血,體現了少數民族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歌頌。舞蹈和伴奏的關系是非常密切的,好的舞蹈離不開好的伴奏,好的伴奏會讓舞蹈更加關輪美奐。鋼琴這種樂器對于音樂的適應性非常廣,鋼琴家安東·魯賓斯認為鋼琴不僅僅代表鋼琴這一種樂器,更代表了更多、更豐富的樂器。在伴奏過程中,這不僅僅是音樂和舞蹈的簡單的重合,更是鋼琴和少數民族舞蹈靈魂的碰撞,是一種將東方文化和西方文化巧妙、有機的結合方式。
關鍵詞:少數民族舞蹈:鋼琴伴奏:演奏技巧:風格
最近幾年來,社會對于人們在藝術上的學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音樂和舞蹈,同時,人們也對少數民族的舞蹈和音樂的學習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近年來觀察我們身邊出現的舞蹈和歌曲,已經有大量的少數民族元素加入其中,并深受大眾的喜愛,傳播速度也很快,傳播面也很廣,因為少數民族元素所傳達給大眾的是真正“原生態”的東西,還沒有經歷塵世的污染,帶有此類元素的歌曲傳唱度很高,同樣舞蹈也是大眾所喜聞樂見的。
一、少數民族舞蹈和鋼琴伴奏之間的關系
拋卻少數民族和鋼琴這兩個設定,單純的舞蹈和伴奏之間本身就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二者屬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關系。如今有許多少數民族舞蹈中的音樂伴奏為人們熟知。鋼琴是一種西方樂器,它旋律悠揚靈動,是一種適應性很廣的樂器,在音樂劇等藝術形式中都扮演著不可替代的角色。因為鋼琴能夠駕馭多種題材,能夠表達多種情感,所以鋼琴成為了少數民族舞蹈伴奏樂器的首選。因其適應性較強,所以鋼琴不論和怎樣的藝術形式相結合,都能夠十分契合地將這種藝術形式的意蘊美淋漓盡致的展現出來。尤其是當鋼琴與少數民族舞蹈相結合的時候,能夠為觀眾展示出中西方文化之間的交流和碰撞。
我國的維吾爾族、藏族、蒙古族和朝鮮族等民族都是能歌善舞的民族,他們的民族舞蹈也各自有各自的藝術特點,鋼琴擁有優美的旋律和靈動的節奏,與少數民族舞蹈相組合的時候,能夠傳神地演繹出其中的神韻和人物的思想情感。少數民族舞蹈是一個龐大的系統,找到能與之相匹配的音樂伴奏并非易事,而鋼琴這一西方的樂器因其出色的表現承擔了為少數民族舞蹈伴奏的任務,可謂是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所以少數民族舞蹈和鋼琴伴奏二者是不可分離的關系。
二、鋼琴伴奏在中國少數民族舞蹈中的演奏技巧及風格特色
1.鋼琴伴奏的節奏技巧對于少數民族舞蹈至關重要
節奏對于音樂來講是十分重要的,可以說是音樂的靈魂所在,節奏可以讓聽眾感受到音樂的韻律美以及和諧美。同樣的,少數民族舞蹈中的音樂伴奏也是這樣。就目前來看,許多學校使用的鋼琴伴奏從某些方面來說還達不到西方音樂劇的標準,更重要的是,想要演奏出我們本土的少數民族的韻味,與少數民族舞蹈相輔相成也是很難做到的。這就需要我們不能完全照搬西方的鋼琴演奏技巧,而是要立足于作品,結合具體的少數民族舞蹈、民歌的文化內涵,采用我們自己的方式去為少數民族舞蹈伴奏,少數民族舞蹈其節奏特點是即有規律又有自由的元素在其中,也就是說少數民族的舞蹈其動作是有變化形式在其中的,并不是單一的律動,這就需要音樂伴奏能夠具有一定的靈活性,當然,節奏的靈活性是至關重要的,鋼琴伴奏除了要有基本的演奏技巧,還要從該民族的民風、文化等方面出發,深入理解該民族舞蹈的律動、節奏特點,不斷精進自己的鋼琴演奏技藝,使得鋼琴伴奏能夠跟隨舞者的律動而律動,使伴奏的節奏靈活多變,無限貼合舞者的動作節奏,思考重點應放在節奏上,突出顯示舞蹈的一種動感。可見鋼琴伴奏的節奏技巧對于少數民族舞蹈是十分重要的。
2.可以幫助學生把握少數民族舞蹈的動作要領
在少數民族舞蹈教學中,可以通過運用鋼琴的演奏技巧,讓學生體會到少數民族舞蹈的動作技巧及風格。鋼琴伴奏是少數民族舞蹈教學中是及其重要的一項,在日常舞蹈教學中,長期的反復機械化的教學模式會讓學生產生抵觸心理,這時候,鋼琴伴奏以其靈活多變的特點會讓學生們的情緒得到一定程度的調節。更重要的是,學生在學習新的少數民族舞蹈前,可以聆聽鋼琴伴奏,領會舞蹈動作的要領,在聆聽過程中,教師要適當的引導學生,給學生們介紹鋼琴伴奏和舞蹈動作之間的關系,以便從中得到靈感和啟發,從而使得學生在訓練過程中的動作可以更好的銜接。少數民族舞蹈訓練所采用的鋼琴伴奏與表演時的伴奏幾乎是相同的,在節奏、旋律等方面都會給學生一定的幫助,因為只有領會了舞蹈所傳達的精神信息才會跳出有韻味的舞蹈。所以在教學時,鋼琴伴奏老師可以運用演奏技巧,使得伴奏花樣繁多,參會讓學生真正把握少數民族舞蹈的動作要領及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