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彥
摘要:有效的閱讀不僅可以提高小學生的語言理解能力和表達交流能力,還可以讓小學生進一步了解自己所學的詞匯,對提高小學生的語文水平具有重要意義。本文探討了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互動交流的有效策略,以期為小學語文教學提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 ?生本閱讀? ?互動交流
一、小學語文閱讀的意義
第一,閱讀有助于學生提高學習效率。通過閱讀,學生可以概括、整理、分析中心思想,構建完整的框架體系,清晰思路,慢慢總結閱讀技巧,為今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第二,閱讀有助于學生積累寫作素材。在閱讀的過程中,學生會接觸到不同題材的文章,可以在寫作時借鑒。這樣,學生的寫作內容才豐富多彩,具有感染力。
第三,閱讀有助于學生提高理解程度。閱讀的主要目的是透過現象看到本質,了解作者的內心世界,領悟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感。
第四,閱讀有助于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小學是教育的初級階段,所以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長期堅持下來,學生會變得更加優秀。由此可見,閱讀對學生意義重大,教師應有效開展閱讀教學,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互動交流的有效策略
1.小組合作學習
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法,能夠營造輕松、和諧的教學氛圍。在正式教學前,教師可以優勢互補為原則,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讓學生間互相帶動。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設計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加深學生對文章的理解,明確文章的主題和思想情感,與文章作者的情感表達產生共鳴。小學生活潑好動,小組合作學習符合他們的身心特點,能將他們從沉悶壓抑的課堂中解放出來,發揮主觀能動性。小組討論完成后,教師可以讓每組選出代表回答問題,然后教師進行總結,從而完成閱讀教學。
2.加強師生互動
師生互動是閱讀教學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可以讓課堂教學氛圍更加活躍。筆者認為,教師可以放低姿態,主動和學生建立起平等的關系,在交流中增進彼此的感情,提高默契配合度,順利實現知識的傳遞與吸收,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如《曹沖稱象》講的是曹沖利用自己的智慧解決了大象稱重的問題,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互動交流,明白在生活中遇到問題時要勤于思考,才能找到有效解決方法的道理。小學生的閱讀能力存在一定的差異性,所以教師要因材施教。尤其是性格內向的學生參與度比較低,教師要主動和他們溝通,了解他們實際學習情況,改變教學策略,不斷提升這部分學生的學習水平。總而言之,教師對學生要一視同仁,幫助他們找到適合自己的閱讀方法,在練習中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3.注重教學評價
評價是閱讀教學重要的組成部分,目的是在現有的基礎上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受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有些教師會采用批評教育方式,這容易打擊學生的學習自信心。為了改變這種情況,教師應采用積極的評價方式。如對于表現好的學生,教師要及時肯定學生,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另外,教師也要指出學生不足的地方,便于他們改進,從而優化學習效果。從學生的角度來看,他們希望得到教師的表揚,所以教師要善于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在激勵中挖掘學生的潛能,實現學生進一步發展。同時,教師要采用教師評價、生生互評、自我評價多種方式,從不同的主體角度看待學生。如對于理解能力差的學生,教師要耐心指導,分析其中存在的原因,幫助學生建立學習自信心,在慢慢積累中進步,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4.創建交流環境
環境對人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它具有極強的感染力,能讓每個人自主參與進去,感受到閱讀的樂趣。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保持較高的熱情,踴躍回答問題,讓課堂充滿活力,在交流中學習。閱讀教學只有充滿歡聲笑語,學生才能逐漸產生喜愛之情,在學習中感悟人生道理,感受自然美景,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保證身心健康成長。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閱讀中采用互動交流模式,可以改善教學效果。因此,教師要采用多種方法,和學生進行互動交流,進而不斷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和質量。
參考文獻:
[1]胡潔.生本教育理念下的小學語文閱讀有效性策略研究[J].課外語文,2015(14).
[2]朱麗娜.立足生本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策略探究[J].科教文匯,2015(4).
[3]康小朵.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7(5).
(作者單位:江西省贛州市贛縣區思源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