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文雄

摘 要 農業是我國的支柱性產業,農業發展成效關系到國計民生。因此,國家政府對農業機械化技術的推廣和應用給予了極大重視。江門市農業技術服務中心是當地主要的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部門,在強化農機科技創新,推進農業機械化轉型升級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基于此,通過對廣東省江門市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現狀及改善策略進行研究,旨在為江門市農業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思路,提升江門市農業機械化實踐應用水平。
關鍵詞 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現狀;改善策略
中圖分類號:F323.3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0.24.085
農業機械化技術是現代農業領域的科學技術支撐。農業機械化的宗旨是提升農業生產效率,促進農業產業經濟效益更好地實現。江門市農業技術服務中心始終堅持“科技興農、農機促農”的理念,積極推動農業機械化發展,使江門地區機械化技術推廣從單一技術推廣向“大農業”的各個領域拓展,更好地助力江門市鄉村振興,實現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
1 江門市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現狀
1.1 江門市農業機械化推廣情況
如表1所示,2019年江門地區農業機械化應用覆蓋面有了顯著提升,目前水稻農業機械化耕種率超過了99%。同時,各區在水稻種植中的機收率也較高,但機播率相對較低,但大部分地區也達到了50%左右。
江門地區在逐步應用機械化技術的同時,還配合開展了機械化技術推廣培訓班、現場會,擴大了機械化技術的影響力。當地在推廣水稻種植和插秧機械化技術的基礎上,還對水稻烘干技術進行了有效推廣,農業種植戶逐步由“馬路曬場”向機械烘干轉變。2019年,江門市結合廣東省《水稻機械化種植技術試驗示范項目》的實施,引入了水稻機械化直播、無人機撒播和無人機條播等水稻機械化直播機械化技術,并與傳統水稻機插技術進行對比試驗示范,探索和總結適合本地區使用的水稻機械化直播技術、技術規程,規范當地水稻機械化直播技術的使用,為推進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解決水稻機插這一技術瓶頸提供重要技術支撐。
此外,江門地區農業機械化技術還向水稻產業范圍以外延伸,當前的農業機械技術已經在農業植保作業、新型水產養殖、果樹園林、設施農業等多個農業生產領域開展應用。在農業植保方面,運用機械化作業方式替代了傳統人工背負噴霧器作業方式,不僅能夠避免作業人員與藥劑接觸受到影響,同時也能夠減少農藥對環境造成的污染。當前,農用無人機植保技術已成為江門地區植保作業的主要形式。新型節能環保水產養殖機械能夠提高江門市水產業的生態、環保、高效和節能水平,具有顯著的優越性,一經推廣就受到了養殖戶的普遍歡迎[1]。江門市還是茶葉、荔枝、龍眼、木瓜、香蕉等經濟作物的主要產地,在果樹果園中推廣機械化技術提高了農業生產者的經濟效益。江門地區還運用農業機械化技術來發展設施農業,在大棚蔬菜種植方面取得了較大成績。
1.2 農業機械化隊伍建設情況
江門市農業技術服務中心的機械化技術推廣人員在工作過程中還要承擔農機安全檢查方面工作,經常出現工作人員不足的情況。另外,一部分技術人員思想觀念保守,對新時代農業發展認識不足,尤其是在大農業發展過程中,對“大農業”各領域適用的農業機械裝備認識缺乏,并且缺乏必要和充足的學習渠道,影響了農業機械化推廣隊伍的建設。
1.3 農業機械化信息建設情況
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中的信息化水平較為薄弱,在農村地區開展推廣工作時,由于農戶普遍較為分散,給推廣工作帶來了一定的困難。另外,農業生產者獲取機械化技術的渠道也較為單一,僅僅依靠技術人員上門服務很難滿足廣大農業生產者的需求[2]。農業信息滯后使得農業種植戶在生產中遇到問題不能得到及時解決,降低了農業機械化技術的應用效果。
2 江門市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改善策略
2.1 打造農業機械化服務引擎
針對江門地區農機化工作發展現狀,江門市農業技術服務中心應深入分析當前農機推廣模式,依托現有技術資源打造農業機械化服務引擎,扶持和發展社會化農機服務組織,加強農機服務組織與高等院校、農業科學研究的合作,提高農業機械化的研究創新能力。農業機械化服務組織還要加強社會化宣傳和示范,突出“全程機械化”和“綜合農事服務”的服務優勢,對廣大農業生產者開展技術培訓、技術交流服務,服務過程要貫穿農業生產始終,從農業機械選擇到售后環節都體現農業服務的價值[3]。農業服務引擎中要將農業機械化的技術和人才資源整合在一個服務平臺上,為農業生產者提供一站式服務,節約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的時間和成本。服務引擎模式下可以對零散地塊進行統一托管,實現集約化和規模化運作服務,科學合理地利用農機、農藝、農資等資源,提高農業機械化服務水平。
2.2 加強農機推廣隊伍培訓
江門市農業技術服務中心要加強對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人員的培訓,全面提升農技推廣隊伍的綜合素質。1)省級部門應多舉辦各類技術培訓班,不僅包括專業技術培訓,還要對人員進行農機推廣的專業技能培訓。2)多組織學習交流活動,提供工作人員認識“大農業”各領域先進適用的農業機械裝備的途徑,豐富農機推廣人員對先進農業機械裝備的認識,從而建設一支作風好、技術過硬、專業化的農機推廣隊伍。農業技術服務中心可以與大專院校建立長效合作機制,定期聘請農機專家進行最新的農機知識和技術指導,同時還要積極開展行業內技術交流和經驗總結,通過與其他地區的農業技術服務中心進行合作,拓展農機推廣人員的視野。政府部門還要加大對農業機械化技術科研項目的支持,使技術論文、技術總結報告能夠發揮更大的技術指導價值。
2.3 加強農機推廣信息化建設
江門市農業技術服務中心要不斷加強農機推廣的信息化建設,充分利用信息媒介開展技術宣傳和推廣工作,通過建立農業信息化平臺促使農業生產者及時獲取農機信息。隨著移動終端的普及,為農機推廣的信息化發展提供了新的契機。農業技術服務中心可以積極利用微信平臺建立專門的農機推廣服務公眾號,并根據農業生產者的需求進行有針對性的信息推介服務[4]。信息化平臺還為技術人員與農業生產者之間架起了溝通的橋梁,打破了傳統溝通模式的時間和空間限制,能夠更加及時地對農業生產者提供農機知識和技術指導。
3 結語
我國是農業大國,在新農村建設中積極進行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提高農業生產機械化水平,能夠顯著解放農村勞動力,提高生產力,具有較強的社會發展價值。農業機械化技術能夠顯著提高農業生產效率,不僅降低了農業成本,還有助于提高農業產量,是農業產業發展的必然趨勢。
參考文獻:
[1] 高赫.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的現狀及實施策略[J].山西農經,2016(7):46.
[2] 林偉.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工作的現狀及改變策略[J].農業開發與裝備,2016(11):62.
[3] 李東旭.基層一線農業機械化推廣工作的現狀及改善策略[J].農業與技術,2015,35(15):59,61.
[4] 李玲,卓慈利.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工作的現狀及改變策略[J].農業科技與信息,2016(23):29-30.
(責任編輯:趙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