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晨旭 周姝
摘? 要:對于行業性高職院校塑造良好形象、提高知名度與美譽度而言,校園文化既是其軟實力與綜合辦學競爭力的重要組成,又是其向外展示自身精神面貌的重要名牌,因而建設校園文化日益深受行業性高職院校關注,成為其一項戰略性工作內容。當前,雖然有些行業性高職院校在建設校園文化方面已經逐步凸顯出校園文化行業性特色,但是在實際建設工作中仍然存在注入模式機械固化、缺乏有力支撐等一系列問題。為此,該文主要從教育生態學視角出發,探討行業性高職院校有效開展校園文化建設的具體路徑,希望能夠提供具參考意義的借鑒。
關鍵詞:教育生態學視角? 行業性高職院校? 校園文化? 建設路徑
中圖分類號:G717 ?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20)08(b)-0180-03
Discussion on the Path of Campus Culture Construction in Industrial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under the? ? ? ? ? ? ? Perspective of Educational Ecology
LI Chenxu? ZHOU Shu
(Hunan Technical College of Railway High-Speed, Hengyang, Hunan Province, 421002 China)
Abstract: For the industry-oriented vocational colleges to shape a good image, improve visibility and reputation, campus culture is not only an important part of its soft power and comprehensive school competitiveness, but also an important brand for its outward display of its own spiritual outlook, so the construction of campus culture is increasingly concerned by industry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become a strategic work content. At present, although some industry-oriented vocational college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campus culture have gradually highlighted the campus culture industry characteristics, but in the actual construction work there are still injection mode mechanical curing, lack of strong support and a series of problems. To this end, this paper mainl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ducational ecology, to explore the industry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o effectively carry out the construction of campus culture of the specific path, hoping to provide reference.
Key Words: Perspective of educational ecology; Industry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Campus culture; Construction path
文化自信是“四個自信”的重要組成,當前在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背景下,行業性高職院校對于校園文化建設重要性的認識日益深化,對于校園文化建設工作在改善學校精神文化及學習氛圍、充分滿足學生各方面精神文化需求以及促進自身綜合辦學競爭力、提高學校知名度與美譽度方面的重要價值,已經形成了比較全面而深刻的理解,而高校作為一種文化機構,功能獨特,與社會政治和經濟機構聯系緊密,卻又彼此獨立[1]。為此,行業性高職院校必須正視這些問題,以教育生態學視角審視這些問題,以此形成有效的問題解決方案與科學建設校園文化的具體路徑。
1? 當前行業性高職院校在實踐開展校園文化建設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1.1 建設模式機械固化,缺乏多元高效文化融合機制
校園文化建設對于高校而言,主要發揮兩方面作用:一是推動高校專業建設;二是促進學生專業素養和專業實踐應用能力及綜合素質培育工作展開。當前,真正意義上符合“行業性”本質的高職院校相較于綜合性高職院校而言,數目已經非常少,然而即便如此,這些“稀缺”的行業性高職院校也未能充分實現資源共享,建設模式單一固化,缺乏多元高效的文化融合機制,因而沒有形成校園文化建設方面的協同配合效應,導致校園文化建設內容存在片面性。與此同時,這些行業性高職院校也未能有效吸收借鑒企業文化與社會文化。高校校園文化主要是指以高校為主要載體,在特定文化范圍內,由校內廣大師生共同努力創造而逐漸形成的高校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的總和[2]。
1.2 缺乏有力支撐體系,未能凝聚校園文化建設合力
目前,行業性高職院校在通過校園文化建設推動自身專業建設方面已經取得了不容小覷的成就,但對于校園文化建設的育人功能,則未予以充分實現[3]。校園文化建設的基本特征是長期性、復雜性及綜合性,唯有為其提供強有力的支撐,才能切實保證其擁有建設落地所需要的硬件與軟件。具體而言,完善有力的校園文化建設支撐體系,應包括以下幾部分內容:(1)校訓和學校標識系統等視覺性校園文化要素。(2)專門的校園文化建設部門。(3)校園文化之協同配合效應,即推動不同的部門、不同院系共同參與到校園文化建設進程之中,促進其展開交流互動。(4)物質文化建設支撐系統:主要包括資金支撐和技術支撐兩部分。(5)精神文化建設支撐系統:主要包括人才支撐和精神文明教育支撐兩部分。
2? 教育生態學視角下行業性高職院校有效開展校園文化建設工作的路徑
2.1 找準文化生態位:建設兼具職業與行業特色之校園文化
所謂校園文化生態位,就是指校園文化在總體文化中所占據的位置以及與其他各類文化之間的關系[2]。教育生態學十分強調生態位,因此要想有效建設校園文化,行業性高職院校,首先必須對自身文化生態位進行明確,找準目標建成的校園文化在總體文化之中的位置,力求使校園文化充分反映出自身辦學特色、發展歷程、專業優勢等個性特征,使校園文化既具備行業特色,又回歸職業教育之本質,具備職業特色,突出強調職業教育的實踐應用性,以此充分實現校園文化促進學生專業素養、職業實踐技能及綜合素質培養工作的功能,切實提升校園文化在育人方面的有效性。
2.2 建設生態體系:滲透可持續發展理念構建文化建設合力
整體性是教育生態學的核心理念,因此從教育生態學視角出發審視校園文化建設,要求行業性高職院校充分實現不同部門、不同院系之間的協同配合效應。調動一切力量參與校園文化建設工作,促進校園文化建設進程順利推進[3]。為此,行業性高職院校領導層應做好整體性戰略規劃,從頂層設計上為校園文化建設提供有力保障,以戰略規劃將不同校園文化建設主體之間的交流合作確定下來,同時成立專門負責統籌校園文化建設工作的部門,切實促進校園文化建設生態體系構建。
2.3 促進多元文化融合:健全文化融合機制,加速文化吸收借鑒
針對當前校園文化建設尚未形成有效文化融合機制的問題,行業性高職院校還必須遵循教育生態學的整體性原則,對文化融合機制進行健全。首先,行業性高職院校應注重加強彼此之間的對話與合作,形成校園文化建設聯盟,積極交換校園文化建設方面的意見、想法及經驗,互相吸收借鑒,并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對校園文化建設模式進行靈活調整,確保校園文化建設符合自身辦學理念與特色;其次,行業性高職院校要加強與合作企業的合作,與企業文化進行有機接軌,積極學習企業文化中的優秀成分,進一步增強校園文化的職業特色與行業特色;最后,行業性高職院校還應建立社會文化融合機制,將地域優秀文化精髓和社會組織文化理念納入校園文化之中[6]。
3? 結語
總而言之,為響應文化自信號召并提升自身綜合辦學實力,行業性高職院校應正視當前所存在的校園文化建設模式機械固化、缺乏有效文化融合機制、未能形成健全支撐體系等問題,結合教育生態學理論,以其視角對校園文化建設路徑進行優化完善,建設兼具職業教育特色與行業特色的校園文化、構建完善有力的校園文化建設生態支撐體系并凝聚校園文化建設強大合力、健全文化融合機制以加快校園文化對其他文化的吸收借鑒進程,切實提高校園文化建設工作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 陳威亞,劉襄河.公民教育視野下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導向研究[J].襄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9, 18(1):19-22.
[2] 王婧.隱性教育視域下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的困境與突破[J].教育與職業,2018,923(19):54-58.
[3] 黃志良,袁樂,劉燕.教育生態學視角下行業性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路徑探析[J].職教論壇,2017(8):49-52.
[4] 甘露.教育生態學視野下高職院校發展研究[J].好家長,2017(50):218.
[5] 冀凱,鄧大鵬,何延青.基于教育生態學的高等教育生態優化策略研究[J].教育現代化,2017(6):106-107.
[6] 陳秋燕.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的特點和路徑探析[J].語文課內外,2018(7):247-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