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星星
摘?要:道德與法治在初中是一門重要的必修課程,這門課程的目的是為了培養初中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了解生活中常用的法治知識。隨著教育的不斷改革,道德與法治這門課程的重要性逐漸得到廣泛的認知。如何更好地開展道德與法治課程是當下需要思考的問題,開放性的教學策略就是教師所開發出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本文將詳細闡述相關的情況,探討開放性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初中教學;道德與法治;開放性教學;策略
在新型的教育模式下,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需要拋棄掉落后的教學方式,使學生能夠更好地學習相關的知識。教師需要結合學生的實際狀態來制定相應的教學方案,因為初中學生正處于叛逆期的最高峰,這個時期的學生自制力差,容易走上不正確的道路,所以需要進行道德與法治的熏陶培養,避免學生誤入歧道,塑造正確的價值觀念,促進初中學生的健康發展。
一、分析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對于初中學生的重要意義
舊式的教學模式依舊以應試教育為主,只關注學生的最終成績而忽略了學生在另一方面的成長,沒有真正完成教育的作用。因此新型教育將教學方針進行變更,從德智體美勞多方面培育學生。道德與法治課程相較于語數英的知識來說,能夠給學生帶來一些社會上的知識,這是傳統教育所忽略的地方。道德與法治課程可以樹立初中學生的法律觀念,知道哪些事情是不能做的,從而規范了學生的行為。道德與法治課程還可以促成法治社會的形成,讓更多的人知法懂法尊法。而且這門課程能夠讓學生認清自我,了解自己的優缺點,從而不斷促進自身向前發展。在必要時,學生可以拿起法律來保護自己及他人,最終不斷完善依法治國的觀念。
二、剖析當前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中開放性教學出現的問題
有許多教師的教學觀念受到傳統教學的影響,一直使用結果論來實行教學。原因在于中考里,道德與法治課程并不占主要的部分,因此許多教師故意忽視這門課程的教學,更甚者直接將這門課換成語數英來上,嚴重影響了全面培養學生的教學方針。部分教師在對道德與課程的教學之中,對著課本照本宣科地進行教學,僅僅是為了完成相應的教學任務。長期下來會導致學生沒有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對相關的道德法律知識沒有深刻理解,影響著總體教學質量。還有一點是教學方式所帶來的問題,部分教師不能適應教育改革的情況,沒有調整好教學計劃,忽視了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從而讓學生喪失了學習這門學科的積極性,為教學的展開帶來不利的影響。
三、探究實行開放性教學策略的有效方法
(一)教師需要合理利用多媒體工具,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隨著時代與教育的向前發展,多媒體設備的配備已經成為了普遍化的情況。但是許多教師只是把它當成普通器材,沒有真正地運用到教學中去。相較于干燥的課本來說,多媒體設備顯然是更加具有活力。教師可以結合課本上的材料找到適應的網絡素材,從而營造出良好的課堂環境,吸引到更多的學生投入到課堂教學之中。通過多媒體設備,可以實現更豐富的教學方式,從多方面對知識點進行講解,運用生動的例子帶給學生代入感,從而能夠更加容易理解知識的內容,既提高了上課的質量與效率,又能加強學生的掌握程度。如,在講法治的時候,可以在網絡上尋找相關的例子,如案例或者相關的視頻,再結合資源進行講解,將一成不動的死知識變成鮮活的例子,形象生動的對其解釋,能夠形成良好的課堂氣氛,促進學生的綜合素質的培養。
(二)富教學的內容,用多種形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初中道德與法治的內容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干燥的,學生很難靜下心來進行學習。教師針對這種情況可以設置一些小的教學游戲,促進開放性教學的發展。比如,在時事政策這方面,可以進行一個小小的對拼,讓兩個學生對同樣的事例進行各自的分析與講解,讓全班學生來投票選擇表現良好的學生,由教師給予相應的鼓勵,同時安慰其他的學生,借此來提升課堂活躍的氣氛。多舉行這樣的活動,可以鍛煉初中學生的獨立思考的才能,拓寬考究的方向,從多方面看待問題,加強學生的綜合素養。用多種方式將知識融入到活動之中,提高學生學習道德與法治的積極性,進而發揮到開放性策略的作用。
(三)將知識與生活實際相結合
道德與法治知識最終不是為了一紙成績,而是需要運用到實際社會之中。而且在課堂教學的時候,一味地灌輸知識顯然是很難使學生真正明白的。教師應當結合生活內容進行教學,就此引發學生討論,讓學生自己明白道德與法治課程的重要性,對知識的理解程度也能更上一個檔次。道德與法治知識更多的是社會性知識,通過教學能夠使學生掌握相關的知識,有利于學生融入社會,成為社會所需要的人才。
四、結束語
在采用開放性教學策略前,教師需要改變自身的教學理念,拋棄掉落后傳統的教學觀念,與新型教育模式融合在一起。通過一系列的策略,將開放性教學模式與道德與法治課程相結合,最終能夠有效促進初中學生的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吳中華.初中思品學科的開放性教學探究[J].新課程導學,2016,(10).
[2]孫祝海.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運用情境教學的實踐研究[J].情感讀本,2017(36).
[3]王有鵬.研讀部編教材 轉變教學觀念:以初中《道德與法治》部編教材為例[J].遼寧教育,20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