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職院校專業課教師應牢記習總書記的囑托,“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落實立德樹人的責任,在專業課教學中融入思政元素,創新實踐教學形式,形成全程育人、全面育人的格局。本文以《財務會計》為例,探討了課程思政的涵義,分析了教師在課程思政中的角色和作用,并根據財會專業的人才培養特點和能力與素養要求,探索了本門課的課程思政的改革策略。
【關鍵詞】財務會計;課程思政;人才培養
一、課程思政的涵義
高職院校教師要明白課程思政的涵義,必須弄明白課程思政和思政課程的區別與聯系。高職院校的思政課程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陣地,一般指的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毛澤東思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等課程 。而課程思政指的是在專門的思政課程之外的課程( 包括綜合素養課和專業課) 教學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課程思政提出了一種新的教育理念,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課程教學和改革的各環節、各方面,“潤物無聲”地實現高校立德樹人的育人目的。
二、教師在課程思政中的角色和作用
教師是各學科能真正發揮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推動者和執行者。“上梁不正下梁歪”,“正人先正己”,故教師應牢記習總書記的囑托。習總書記指出:“合格的老師首先應該是道德上合格者,好老師首先應該是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楷模。師者為師亦為范,學高為師,德高為范。老師是學生道德修養的鏡子。”這很好地解答了教師在課程思政中的角色和作用。
專業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就應該負起育人的職責,積極主動思考:為誰培養人、培養什么樣的人和怎樣培養的問題。教師深入挖掘專業課課程所蘊含的思政元素,并恰如其分地將其進行融入,實現新時代的“傳道、授業、解惑”。思政課程的改革與推進,教師既講授知識,傳承經驗,又解學生思想困惑、價值困惑與情感困惑,并傳遞正能量,進行思想引領和價值觀塑造。教師不僅關注學生知識與技能的掌握,也關注學生品格養成、品行塑造與品味提升。
三、《財務會計》專業課課程思政的生成路徑和改革策略
1、轉變教師理念
《財務會計》作為高職院校財經相關專業的專業核心課,學生對這門課有很高的期待。通常情況下,各高職院校會優先考慮選用專業知識過硬、專業能力夠強的教師擔任此課。但思政相關學科的知識相對薄弱。故只有教師主動轉變育人理念,從注重知識講授,技能培養向全面全過程全員育人轉變,才能克服人性的惰性弱點,努力提升自己的知識廣度和深度,為課程思政的開展和推進做好充分的準備,才能啃下課程思政這塊硬骨頭。教師只有轉變了理念,才會自覺主動推進課程思政改革,在日常專業課教學中恰如其分地將思政元素進行融入,潤物無聲地實現立德樹人的育人目標。而不是將課程思政改革看成一項強加于自身的教學任務,在教學中生搬硬套塞入思想政治教育,讓學生學習體驗更加糟糕,因為學生可能感覺自己在被教訓,而不是被教育。
2、組建教學團隊。作為專業課教師,思政相關學科的知識相對薄弱,社會實踐經歷也相對有限。“眾人拾柴火焰高”,組建《財務會計》課程思政教學團隊,集思廣益,群策群力,不僅減輕各個任課教師的工作壓力,更能保障《財務會計》專業課教學中的主流價值引領。《財務會計》是一門專業性實踐性應用性很強的學科,教學團隊既應該有校內專任教師,也應該有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校外財會領域的專家;既有老教授老教師作為骨干,也應該積極培養引導青年教師新教師;既應該有解決問題與困惑的教師,也應該有提出疑問與困惑的學生代表。
3、整合教學內容。《財務會計》是一門專業性實踐性應用性很強的學科,我們不能舍本逐末地機械追求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強行加入過多的思想政治元素,把專業課搞成思政課。故《財務會計》教學團隊應該根據專業人才培養特點和專業能力與素質要求,立足本門課的知識目標、能力目標、素質目標,完善教材開發,深入挖掘和拓展課程中所蘊含的思政元素,找到專業知識與思政元素的結合點,找準社會熱點和身邊鮮活事例與教學內容的契合處,將思政教育于無形之中潛移默化影響學生,啟學生之大智。
4、豐富教學形式。改變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講授式教學方式,運用啟發式、體驗式、互動式的多種方法,鼓勵學生參與,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引發學生自主思考。教學手段上可以借助慕課、微課、微電影、微博等新技術平臺,結合《財務會計》線上精品課程,線下線上相結合,豐富《財務會計》教學課堂, 使專業課活躍起來。
四、小結
在專業課中融入思政元素,發揮課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有助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親和力和針對性,有助于激發學生為國家學習、為民族學習的熱情,有助于培養學生的主流價值觀,實現教師傳承知識、傳授經驗、 傳播精神,學生學懂知識、學會技能、學會做人。教師 “傳道、授業、解惑”,實現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參考文獻:
[1]楊守金,夏家春.“課程思政”建設的幾個關鍵問題[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9(05):101.
[2]王超.基于企業需求視角的高職會計專業人才培養的思考[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9(01).
[3]董翠翠.推動高校課程思政建設的幾點思考[J].教育實踐,2019(10).
[4]陳顯冰.淺談課程思政下高職全面育人之路——以《注塑成型工藝與模具設計課程》為例[J].科技視界,2019(36).
[5]王光彥.充分發揮高校各門課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J].中國大學教學,2017(10).
[6]徐奉臻.“視野要廣”思政課教師的基本功[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9(03).;
課題項目:重慶市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研究一般項目資助:““課程思政”視域下高職專業課程協同育人的實踐研究——以“財務會計”課程為例”(立項編號:193489)。
作者簡介:吳賢慧(1983.10.16-),女,講師,現就職于重慶商務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