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高職院校的語文教學中,教學的目的是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然而在我國實際的語文教學過程中,卻存在著許多問題,無法有效的實現教學目的。隨著我國教育的不斷發展,翻轉課堂這種創新型的教學模式在我國的高職語文教學中得到了廣泛應用。與其相比傳統的教學模式,容易使學生喪失對學習的積極性,無法有效的提升教學的質量和效率。我國的高職院校在進行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應合理應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激發學生對學習語文的熱情和積極性。本文通過分析我國高職院校中,語文教學的現狀,探討如何有效的在語文教學中合理的應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以供參考。
關鍵詞:高職;語文教學;翻轉課堂;應用
隨著我國當前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對我國的教育行業帶來了新的發展的方向。在我國傳統的教學模式中,主要是向學生進行灌輸知識來達到教學目的,學生被動的接受知識,無形中削減了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致使無法有效地提升教學質量。在我國現在的高職語文教學中,開始逐漸應用多媒體等計算機技術,翻轉課堂(Inverted Classroom)也可以被叫做“顛倒課堂”就是其中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1]。在高職院校中采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不僅能夠很好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對學習的興趣,還能有效地的提升語文的教學質量。
1 高職語文教學的現狀
現階段,我國的高職院校育人的目標是,培養具備高知識、高技術的創新性優秀人才。高職語文教學能夠有效的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人文素養是提升學生的專業技能的有效保障。然而,現階段在我國高職的語文教學中,存在著許多的問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缺乏積極性,使得學生喪失了學習的動力[2]。
1.1 課程的定位不明確
高職院校的語文教學,能夠有效地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語言基礎以及道德情操。根據高職院校教育的發展模式、要求以及培養人才的方式,應將高職的語文教學放在公共基礎課的首要位置,然而在實際的教學中,語文教學缺乏明確的定位,各大院校對于語文教學缺少重視,忽略了語文教學的重要性,都只重視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術以及實踐能力,部分高職院校甚至取消或是削減了語文課程的教學安排,對實現人才的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影響。
與其他的重點、本科院校相比,高職院校的學制時間較短,因此高職院校的學生就需要在較短的教學時間內學習和掌握多門專業知識,導致不部分高職院校都著重培養學生的生產技術類的專業技能。其次,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的高職院校,大部分都只重視學生的專業技能,忽略了對學生理論知識、人文素養的培養,致使學生在進入學校后,僅僅只需要學習自己所選的相關的專業知識,嚴重制約了學生的全面發展,一些比較有上進心的學生,除了學習所選專業的理論知識,還需要更好的掌握專業技能,導致缺少學習語文等知識的時間[3]。
1.2 學生水平參差不齊,人文素養較弱
在我國的高職院校中,學生的語文知識水平會出現參差不齊的狀況,主要原因在于,我國的高職院校在進行招生時,渠道具有多樣化的特性,職高、普高、技校還有中專等都有相應的招生渠道,使得進入高職院校的學生普遍對學習缺乏興趣和積極性,缺少學習的上進心,沒有學習目標,不會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制定合理的學習計劃[4]。
2 高職語文教學中翻轉課堂的應用
2.1 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角色轉變
現階段,在我國高職院校的語文教學中,教師應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在以前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普遍都是以傳道、授業、解惑作為主要的教學模式,強調為人師表,重教輕學這一教學理念,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通常都是將自己作為教學的主體,通過給學生布置學習任務、對學生進行監控來實現教學目的,這與當前推行的新課改的教學理念背道而馳。想要有效地培養高職院校學生的語文素養,提升語文教學的質量,就需要在語文教學的課堂中應用翻轉課堂教學,將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從之前的被動接受知識轉變為主動獲取知識,將教師從之前的講授者轉變為幫助學生學習的引導者,有效地增強了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充分的體現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5]。
2.2 做好課前準備,增強信息教學的能力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用現代化信息技術時,需要為學生提供更加豐富的教學資源,拓展教學內容,還應根據所教學的內容有針對性的設計相關的問題和課堂練習。在語文教學中應用翻轉課堂教學,能夠有效地提升教學質量,首先,教師在教學前應做好課前準備,在制作教學視頻時,需要對課本教材中的內容進行歸納整理,還需要根據學生學習語文的情況搜集適合學生的教學資源,將這些學習資料與教學課件相結合,其次,教師在制作語文教學課件的過程中,需要充分了解學生的語文學習水平,有針對性的設計教學內容。教師應增強自身信息化教學的能力,熟練應用制作PPT、視頻課程、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動畫小短片或者是微課等等技術。
2.3 翻轉課堂中與移動教學相結合
教師應通過互聯網、計算機能為學生建立個性化、多樣化的教學互動平臺。隨著當前科技的不斷發展,現代化的教學模式已被廣泛應用,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中運用多媒體、計算機等,將視頻、音頻、圖片等很好地融入到教學內容中,還可以建立一些公共信息平臺,供學生在其中互相交流討論,共同學習。使學生不再局限于課堂教學中,提升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2.4 優化配套設施,豐富教學資源
現代化信息技術是實現翻轉課堂的技術支撐。信息化技術的應用,能夠優化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傳統的視頻教學過程中,教師在進行語文教學時,僅僅只是照搬教材上的教學內容制作成課件,視頻內容較為枯燥、乏味,無法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教師在制作翻轉課堂所需的課件時,應對教學課件的內容進行改進、創新,去除冗長乏味的教學內容,在其中加入一些較為生動有趣的聲音或者動畫等,能夠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更加集中注意力。
3 結束語
綜上所述,隨著信息化技術的快速發展,給我國的教學模式帶來了很大程度上的改變,我國當前教育模式也隨之正在不斷的進行改革和完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在我國的高職語文教學中應用翻轉課堂,能夠改變傳統的、枯燥乏味的教學模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效地提升語文教學的質量,從而實現培養學生人文素養的教學目的。
參考文獻
[1]謝青芮.高職語文教學中翻轉課堂應用研究[A].河北華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多學科融合教育促進復合型人才核心素養發展學術論文集[C].河北華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河北華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2019:4.
[2]張娟娟.翻轉課堂在高職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浙江工業大學,2019.
[3]張維.高職院校大學語文教學中翻轉課堂理念的應用研究[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8,2(35):96-97.
[4]施旸.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高職語文教學中的應用與研究[J].現代職業教育,2018,(19):162.
[5]徐翔.翻轉課堂在高職大學語文教學改革中的影響與創新[J].現代職業教育,2018,(30):140-141.
作者簡介
曹艷萍(1989-),女,漢族,河南安陽人,學士,助教,研究方向:大學語文或高職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