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秋國
摘 要:人類取得知識的重要途徑,閱讀是其中之一!在小學語文教育中,閱讀也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環節之一,是學生識字、進行說聽寫的綜合訓練的重要途徑。提高閱讀能力可以增強學生聽話、說話和作文的能力。所以,培養學生樹立閱讀興趣,是語文教育走向成功的重點。
關鍵詞:小學語文;激發;閱讀興趣
引言
小學語文課文中有著許多引人深思的道理,閱讀訓練對小學生的文化素養發展起著必不可少的重要作用。要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可以運用惟妙惟肖的范讀、巧用懸疑、利用情景,讓學生體驗文中情境之美,帶著問題閱讀,產生感情共鳴,從而激發興趣。
一、小學語文教學背景
語文是一門色彩濃厚的學科,既可了解到文人墨客的文采,又能體會詩情畫意的美妙。所以在小學語文教育應該受到高度重視,在整個教育系統中。建設豐富多彩的課堂多樣性的教學,可以對學生的文化素養積累提供極大的幫助。所以,教師在教學中也要重點增進學生主動閱讀和學習的能力,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培養和激發。小學教育基礎的關注度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也逐漸提高起來,閱讀也是教育領域的重要科目之一,提高學生閱讀興趣也是教師的重點教學目標。
二、運用惟妙惟肖的范讀,激發學生閱讀興趣
范讀,能夠將無聲的文本轉化成有聲的文字輸出。有感情的朗讀是激發學生閱讀興趣的重要手段。在教學之中,巧妙的運用電教媒體,將范文通過大屏幕有感情的朗讀,選用一些名人課文規范錄音朗讀或教師示范朗讀,讓學生進入繪聲繪色的朗讀世界,讓學生感受到無聲的文字原來蘊藏了如此深厚的感情色彩。例如在教學課文《山雨》時,可以通過大屏幕播放下雨時的不同場景,結合配音朗讀,讓課文能夠情景交融,使學生更加直觀的了解。在此基礎上提供“配畫”,讓學生嘗試“配音”朗讀,他們在朗讀時可以把握分寸,增加參與感,從而激發繼續學習閱讀的欲望。也可以將學生分角色、分組,朗讀不同的課文片段,引導他們評出閱讀中的優勝者,給予相對遜色的一組鼓勵,給予優勝的一組表揚,從而使他們能夠能加認真對待閱讀,并在之后不斷努力,爭取做到更好。這樣的方式使學生快樂輕松閱讀,電教媒體的參與,讓無聲的文字轉變為有聲可觀的資料是激發閱讀興趣的基礎。
三、利用情景、巧用懸疑,誘發學生閱讀興趣
1、利用情景
教學之中,學生無法對閱讀產生興趣的重要原因是學生缺乏對課文中情境的感同身受,也就是缺乏情境體驗。因此的教學過程中,應當注重激發學生的情境體驗,富含感情體驗下去參與閱讀。教師應當善于創造情景,使學生能夠充分感受課文中的感情因素,以此深入對課文的理解。例如在教學課文《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時,首先通過視頻播放當時中國因不夠強大被剝削的種種場景,讓學生了解當時時代背景,感同身受落后就要挨打,激發出對本文的感情共鳴,將感情滲透到閱讀之中,到位準確地進行閱讀,體驗到學習和閱讀給生活帶來的神奇之處。從而對閱讀產生興趣,并可以帶有感情的去閱讀,愉快的閱讀。
2、巧用懸疑
有實驗說,學生對文章產生不了閱讀的興趣是因為學生無問題意識。也就是說,學生面對文章產生不了疑問的精神,只能夠被動的對文章淺閱讀,不想深入理解。針對這個問題,老師在備課時應當發掘文中可以讓學生產生強烈興趣的疑問點,教學時可以引導學生帶著問題積極的去閱讀課文,引發他們的閱讀興趣,更好的認知課文,理解課文。例如在教學課文《飛船上的特殊乘客》一文時,為了激發同學們的興趣,可以在開始教學前先提出這樣的疑問:“同學們,飛船大家都知道可以搭載宇航員去太空,那么今天學習這篇課文中除了人類還有其他的特殊乘客,大家讀讀看,這位特殊乘客是誰呢? ” 對于“特殊”學生們會充滿好奇,巧妙的引導可以讓他們帶著濃厚的興趣進行認真閱讀。最后他們都會在充滿好奇下去閱讀并在文中找出答案。在課文教學中,可以引導學生從題目入手,事先設置幾個問題,帶著這些問題進行閱讀,看看能否在過程中讓問題得到解決。這樣在教學過程中是更加注重對閱讀方法的指導,不僅是為了閱讀而閱讀,從而讓學生充分掌握閱讀的方法,更好的提高閱讀的興趣與能力。
四、體驗情境之美,激發閱讀興趣
小學語文課本中,有很多文筆優美的文章,老師可以引導學生對這些文章進行閱讀,使他們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以此擴大閱讀量,這也是提高他們閱讀興趣的有效方法。例如《日月潭》、《葡萄溝》、《趵突泉》等描寫祖國各地風景的課文,教師可以通過大屏幕為學生播放各地風景優美的照片,向學生說明祖國幅員遼闊,引導他們體驗祖國大好山河,激發他們想要更多了解的求知欲望。學習《坐井觀天》、《寓言故事》、《烏鴉喝水》等帶有寓意極具思考空間的課文,可以通過教學使學生思考人生感悟。通過學習《飛船上的特殊乘客》、《黃河是怎樣變化的》、《蝙蝠與雷達》等科普性的課文,可以激發學生對于科學的好奇心,進一步探索科技奧秘的興趣。這樣可以培養他們自己走進圖書館,在浩瀚書海中尋找自己有興趣的書籍,拓展更多課外知識積累更多文化素養,進一步提高閱讀能力和興趣。
五、結束語
通過上文敘述觀點可以看出,小學語文的學習是培養基礎素養的重要科目,綜合了學習知識與能力、情感培養,思考角度等多個方面。也可以在教學中使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有很多方法可以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教師可以從多個方面入手,利用正確的引導方法,根據小學生身心成長的規律,使他們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以興趣為閱讀的動力,在潛移默化中提高閱讀能力。
參考文獻
[1]葉華.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做好閱讀教學[J].課程教育研究,2019(46):99-100.
[2]朱旭亮.淺談小學生課外閱讀興趣的培養[J].學周刊,2019(32):132.
[3]徐玉紅.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策略[J].名師在線,2019(31):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