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丹楠
摘 要:音樂教育是小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而音樂本身也存在著一定的抽象性,即使用再簡單的話語將基本的樂理知識講述給小學生,對于他們來說也有一定的理解難度。所以說,對于小學生的音樂學習教師要有很大耐心,積極的面對并且要有新穎的教學方式可以帶領孩子們步入真正的音樂世界。積極心理學是心理學的一門新興領域,致力于研究人的積極的品德、力量以及情感體驗等,在教學過程中利用到積極心理學理念可以使學生在感受積極的過程中獲得一種積極的力量。興趣是孩子們最好的老師,老師用積極的態度培養他們對于音樂的興趣,更容易帶領他們走進音樂殿堂,而且也會使得教師和學生的關系和睦融洽。從多方面分析,積極心理學理念下的小學音樂教學可以促進小學音樂教育的全面發展。本文將從我國小學音樂課教學現狀、積極心理學視角下的小學音樂課堂和積極心理學對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的啟示三大方面展開討論。
關鍵詞:積極心理學理念;小學音樂;教學淺析
積極心理學的發展對于我國小學生音樂課堂教學過程具有很大的影響,有著啟示作用,積極心理學的主要研究方面是積極情緒,即幸??鞓泛蜆酚^積極的體驗。馬斯洛、羅杰斯等人曾指出,當孩子身處的生活環境和身邊的教師朋友提供支持和信任等積極信息時,孩子就有極大的可能健康成長以及實現自我價值;否則的話孩子就極易出現不健康情緒和心理以及行為,對日后的工作生活會形成很大的影響。音樂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在小學音樂的教學階段,培養學生對音樂的樂趣、激發他們學習的潛力是當前最重要的目的,既能開闊學生的音樂視野,又可以豐富學生們的情感世界。
1 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的現狀
在當前的小學音樂課堂教學形式上,多還是以教師講解為主,學生坐在下面接受老師加工過后的知識內容,這種傳統的講課的教學方法,并不能在音樂這門課程上起到應該有的作用。音樂課程的學習,應該是建立在學生興趣培養的基礎上展開的,但是當前音樂這一門科目不作為升學的必考課程,極其容易地遭到教師的不重視。因此,學生們對于音樂課的學習,也只是當作其他課程學習之余的放松課程,在課堂上,放松自我,并不會對此產生多大的興趣和重視。面對這種情況,教師應該采取創新的教學方式,要重視學生的學習體驗和個人感受。音樂,不僅僅是學生今天的音樂,更要著眼于學生明天的音樂。因此,小學音樂課堂要充分地提高其有效性,積極引導學生,從而使學生不僅做到現在受益,而且做到終身受益。
2 積極心理學對于小學課堂教學的存在必要性
2.1積極心理學視角下的小學音樂課堂
從音樂學科的特點出發,為提高民族素質奠定基礎,小學教學過程中可貫徹德智體美勞五大方面,將思想政治教育也融入到學科教學中。以三年級的學生為例,三年級的學生,大部分熱愛音樂喜歡唱歌,但是由于學生的基礎不同,所以老師要針對的重點也比較分散,有些同學在視唱、識譜等方面還處于弱勢,所以在教師教學過程中,提高這部分學生的學習音樂的能力是很重要的。在識譜能力教學方面,教師的教學任務是讓學生掌握拍號、聽音、漸強漸弱等基本音樂符號以及各種基本音符、休止符和簡單的節奏。在教學中,培養學生掌握一定的知識和技能技巧,通過鍛煉讓學生自己可以靈活運用正確的歌唱方法,通過自己的理解來表現出不同的學生個體風格。同時還要培養學生開闊音樂視野,多多欣賞古今中外的名家作曲以及我國民族音樂的魅力所在,了解祖國悠久的音樂歷史文化,激發他們的愛國主義熱情和民族自豪感。在唱歌方面,要注意培養學生的正確發聲,讓學生學習正確的唱歌姿勢和氣息方法;教學中抓住重難點之外還要在演唱時注意音準節奏,盡量避免走調。三年級的學生在演奏方面,能做到初步學習豎笛的基本演奏方法。教師在這樣的教學過程中,要加強孩子們基礎知識的訓練,重點加強視唱和識譜的能力,把教學內容豐富化,教學形式多樣化,可以將學習內容放入游戲中,帶領孩子們更好的切身體驗到音樂的樂趣。
例如,可以通過擊鼓傳花的游戲,在音樂開始的同時相當于一聲令下,第一位同學將手中的球傳給下一位,當音樂隨機停播的時候,球在手里的那位同學便要起立表演一段視唱或者其他和音樂相關的才藝。在課本第一單元第一課時的教學內容為《快樂的do re mi》,通過一段時間的識譜唱譜之后,那我們可以玩一個新鮮的游戲,可以找三位同學分別扮演do re mi,然后給同學們一個簡單的簡譜,然后給大家幾分鐘時間通過簡單的視唱和記憶,尋找一到兩位同學,分別以點每位相應基本音符的扮演者并且要唱出他們的唱名來演奏前半段和后半段等。在這種游戲結束后,教師應對那些表現積極、出色的同學予以表揚,當然對其他的學生也應該給予一定的鼓勵,鼓勵他們多多參與、多多表現自己。
2.2積極心理學對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的啟示
積極心理學的發展對我國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有著至關重要的啟示性作用,對小學音樂教師在音樂課堂上應該如何開發學生潛力、幫助學生積極體驗音樂的個中樂趣、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等有極大的幫助。人們逐漸認識并體驗到了樂觀的積極的情緒體驗的形成,良好的個人特質的培養以及良好教學環境的打造。通過此次研究結果我們可以看出,積極心理學視角下的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是可以激發學生對音樂學習的樂趣的,并且可以挖掘出他們的學習和創作潛力,在與此同時還可以提高學生們自主學習的能力和發揮想象力。因此,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應適當融入積極心理學理念,使課堂變得豐富化多樣化,不在死板、刻意化,相反,是充滿生機與活力的,讓學生們逐漸重視起來音樂這一學科,將音樂課堂打造成真正可以放松自我的精神食糧課堂而不是不學習的懶散、墮落風氣。
結語
總之,要想得到理想的小學音樂教學的結果,處理好傳授知識和培養能力兩者之間的協調關系,必須要通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創新的能力來打造好一個良好的音樂課堂學習氛圍,熏陶小學生的藝術細胞,使得他們得到全面的積極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譜寫粵港澳音樂教育交流合作新篇章一一 “第一屆粵港澳三地中小學音樂教育論壇”綜述.《人民音樂(評論版)》.被北京大學《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收錄PKU.被南京大學《核心期刊目錄》收錄CSSCI.2011年9期.郭聲健.
[2]讓中小學音樂教育回歸音樂的本源.《人民音樂》.被北京大學《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收錄PKU.被南京大學《核心期刊目錄》收錄CSSCI.2015年11期.高建進、
[3]音樂教育哲學觀之轉向及其對中小學音樂教育的啟示.《教學與管理(理論版)》.被北京大學《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收錄PKU.2015年5期郭悅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