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琦
摘要:幼兒園階段的教育工作非常重要,是培養幼兒良好行為習慣與知識學習習慣的重要時期,對幼兒未來成長的影響巨大。文章以體態語在幼兒園教育教學中的應用為研究對象,結合體態語教學優勢,對如何利用此開展教育工作提出幾點建議,希望對幼兒教育工作開展提供幫助。
關鍵詞:體態語;幼兒園;教育教學;應用
中圖分類號:G613.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9129(2020)07-0212-01
Abstract:The education work of kindergarten stage is very important, it is an important period to cultivate children's good behavior habits and knowledge learning habits, which has a huge impact on children's future growth. Taking the application of body language in kindergarten education and teaching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combining the advantages of body language teaching,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how to make use of it to carry out education, hoping to provide help for the development of preschool education.
Key words:body language;The kindergarten;Education and teaching;application
引言:體態語,是肢體動作、姿態、面部等內容的總稱。幼兒園教育中,體態語的運用,優化師生之間互動,使幼兒更好理解教師表述的內容,提高幼兒知識獲取能力。本文就體態語在幼兒園教育中的應用進行分析。
1體態語在教育中應用優勢
1.1豐富教學語言。幼兒園教育中,體態語的運用,豐富了教育語言,使幼兒更好了解教師講述的內容,提高教育效果。一般來講,體態語與教學語言是同時出現的,教師講解知識或者組織活動時,會出現一些肢體動作或者與幼兒的眼神交流,提高教育效果同時,提高幼兒學習積極性[1]。實際教育工作中,應注重體態語的運用,借此優化教學效果,提升幼兒的理解能力與運用能力,促使幼兒教育發展。
1.2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幼兒園教育中,良好師生關系的建立,推動教育活動進行,提升幼兒教學質量。體態語在師生關系建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使幼兒感受到來自教師的關心與呵護,激發幼兒主動學習知識,獲取信息的意識[2]。實際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利用擁抱、撫摸等行為,增加幼兒參與教育活動的積極性,以此提升課堂教學效果,促使幼兒健康成長。
2幼兒園教育中體態語應用策略
2.1利用手勢語,提高教學效果。幼兒教育中,手勢語的運用,輔助教育工作效果最大化,促使幼兒學習效果提升。手勢語具有直觀、形象的優勢,是提升幼兒文化知識學習能力與學習效果的重要舉措。教師可以利用該方法滲透生活規則,傳遞教材內容,輔助幼兒學習知識及技能,為教育工作開展打下基礎。幼兒有一定的學習經驗,對手勢語也有一定的了解,如OK、鼓掌、豎大拇指等等。教育活動中,加強對手勢語的運用,借此創新教學形式,為幼兒更好學習發展打下基礎。
例如,進行繪畫教學時,課堂非常亂,幼兒之間交頭接耳,并沒有認真聽教師講話。這時教師可以通過手勢語集中幼兒的注意力,輕輕的鼓掌,并在作出“噓”的動作,將食指放在嘴邊,讓幼兒安靜下來,讓幼兒意識課堂活動中不應大聲講話。當幼兒安靜且注意力集中在教師身上的時候,教師可以引出教育內容,實施教育行為。通過手勢語的運用,輔助教師進行課堂管理,落實教育內容,促使幼兒自我管理意識形成。
2.2姿態語的運用,構建良好學習氛圍。所謂姿態語,就是通過姿態傳遞信息的一種語言,是輔助教師進行幼兒教育工作的重要方法。良好的姿態,具有拉近與幼兒距離,營造良好教學氛圍的作用。幼兒教育中,注重姿態語的應用,加強與幼兒情感交流,使幼兒在成長中形成積極的情感態度,促使幼兒健康成長。由于每個人的成長背景與受教育背景不同,所以每個幼兒教師的姿態也各不相同。在幼兒教育中,需要加強對教師自身姿態語進行引導,使教師意識到姿態語對幼兒學習成長的影響,幼兒教育發展打下基礎[3]。如,與幼兒溝通時,教師可以彎下腰或者蹲下,認真傾聽幼兒表達的內容,并給予及時的回應。通過姿態語的運用,增加與幼兒的交流,使幼兒在成長中感受到來自教師的關心,促使教學活動更好的進行發展。
2.3面部表情的應用,創新教學效果。面部表情的變化,給予幼兒最直觀的感受,是提升幼兒教育活動實施效果,保證教學管理效果的重要因素。日常教育工作中,加強對面部表情的完善與優化,結合幼兒的實際表現情況,展示適合的面部表情,使幼兒在教育活動中心理健康發展。如,在教育活動中,幼兒表現非常好,不僅參與活動的熱情高,同時學習效果也非常明顯。這時教師可以體現出親切、溫和、爽朗的表情,以此感染幼兒,使幼兒產生與該教師互動的欲望,提升教學活動效果。當幼兒表現行為不好時,教師可以通過皺眉搖頭的方式吸引幼兒的注意力,讓幼兒主動意識到自己的問題并改正。面部表情的應用,會使教學活動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不僅激發幼兒自我表現意識,同時可以提升教育工作質量,能夠促使幼兒健康發展,
2.4綜合運用,促使幼兒個性發展。體態語綜合運用,不僅將教育工作變得輕松,同時可以提升幼兒對知識的獲取能力,促使教育工作更好進行[4]。課堂教育中,將姿態語、面部表情、肢體動作等體態語充分結合,利用多種不同教學行為,滲透文化知識,提升幼兒教育管理效果,提升幼兒綜合品質。以繪本教育為例,教師可以通過角色扮演的方式完成繪本知識教育,利用聲情并茂的方式,通過肢體動作與面部表情的配合,展示教育內容,提高幼兒知識理解能力。
結語:總而言之,幼兒園教育中,加強體態語的運用,發揮其教學優勢,利用不同方法進行文化知識教育,使幼兒在多種不同教育形式下健康成長,養成主動學習的良好習慣。通過體態語與教育內容結合,營造直觀學習氛圍,促使幼兒教育事業進一步發展。
參考文獻:
[1]張玉潔.寓教于樂,提升幼兒教育——基于游戲教學的幼兒教育新思考[J].貴州教育,2020(14):23-25.
[2]陳水平,袁園,涂婷芳.區域活動中幼兒教師體態語的影響因素及對策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8(49):167-168.
[3]王琦.淺談體態語在幼兒教育中的運用[J].中外企業家,2018(15):110.
[4]符妤.肢體語言在幼兒歌曲教學中的運用[J].文教資料,2017(04):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