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課程教學作為學生掌握知識與技能、提高職業(yè)素質的主要環(huán)節(jié),結合崗位任職資格標準進行教學改革與實踐,構建以培養(yǎng)學生職業(yè)能力的課程體系,不斷規(guī)范教學要求,提高教學質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本文分析了建筑工程經濟課程教學現狀和建筑工程經濟課程教學改革重要性,并對建筑工程經濟課程教學改革思路和實踐策略進行了探討,希望可以通過教學目標、教學內容以及教學過程的改革,有效實現課堂教學與職業(yè)標準的對接,為社會輸送職業(yè)型人才。
關鍵詞:建筑工程經濟;教學改革;教學目標;案例教學;實訓教學
建筑工程經濟是一門交叉課程,涵蓋工程和經濟兩大領域,研究的目標是使各項工程可以獲得最大經濟效益,作為一門經濟知識課程,其與經濟建設密切相連,通過對經濟現象原理、基本知識與方法的學習,培養(yǎng)工程管理人員的經濟意識和分析工程經濟問題的能力。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與深化,建設市場的人才需求傾向于懂技術、懂經濟和懂管理的復合型人才,為了更好的培養(yǎng)復合型人才,高校就要加強對建筑工程經濟課程的教學改革與實踐。
一、建筑工程經濟課程教學的現狀及改革重要性
(一)建筑工程經濟課程教學現狀
主要有以下幾點:一是,學生學習表現差異比較大,存在兩極分化現象,據統(tǒng)計,一個班級中僅有30%的學生對建筑工程經濟課程非常感興趣,30%的學生覺得一般,其余學生都覺得建筑工程經濟課程枯燥乏味,毫無興趣。對課程感興趣的學生在教學中能夠認真學習認真思考,對工程經濟基本原理等都能進行掌握,課后也會積極思考探索,及時完成課程任務,對課程感覺一般的學生在教學中只是單純的聽教師講,無論懂或者不懂,都不會主動探索研究,隨著不懂問題的增多,課程學習也就停滯了,而對課程缺乏興趣的學生在課堂教學中不聽課、開小差、注意力不集中等情況,使其最基本的工程經濟內容都不了解。二是,教學中公式比較多,概念比較抽象,建筑工程經濟中具有很多公式,例如:資金時間價值公式,不但多而且特別難記,如果此部分公式記憶不牢或者理解不透徹,就會嚴重影響項目財務分析相關內容的學習,尤其是凈現值、投資回收期的計算都要以資金時間價值為基礎,所以這也是學生學習的一個難點問題。或者一些設備的折舊額以及經濟壽命計算等都需要計算公式的支持,如果學生缺乏經濟基礎,在學習上就會比較吃力。三是,教學效果不甚理想,有很多院校為了實現資源優(yōu)化利用,采取大班教學方式教學,但有些熱門專業(yè)的學生比較多,將其放在一起進行建筑工程經濟課程的學習,教學質量低下,無法產生預期教學效果。而且大班教學也會增加教師的負擔,由于學生人數較多,教師難以兼顧每一個學生,教室空間又比較大,后面的學生無論是聽課還是看課件都存在一定的障礙,影響著教學效率。
(二)建筑工程經濟課程教學改革重要性
傳統(tǒng)的建筑工程經濟課程教學模式,比較傾向于教師在課堂上灌輸工程經濟計算公式與方法,學生被動的進行接受,并且一般在灌輸計算公式時都具有嚴格的假定條件,但在實際實踐中,工程項目比較復雜,只有靈活變通已知的資料才可以將其用到公式中。因此,需要教師在授課時強調應用條件與工程背景的結合與轉化,使學生可以在比較復雜的工程背景下進行經濟分析,建筑工程經濟課程融合了建筑工程和經濟學兩個學科,是建筑工程專業(yè)課中唯一一門涉及到經濟學常識的課程,一名合格的建筑工程管理者,在懂得工程管理的同時,還需要了解成本、收益等經濟學知識,才能更好的為工程項目創(chuàng)造效益。目前,在建筑工程經濟課程教學中,很多教師采取的教學方法比較落后,教學目標也模糊不清,人才培養(yǎng)計劃難以滿足社會市場需求,所以需要加強建筑工程經濟課程教學的改革與實踐,加強教學資源的整合與更新,提高教學的有效性[1]。
二、建筑工程經濟課程教學改革思路
(一)明確教學目標
首先,是知識目標,建筑工程經濟課程教學要讓學生能夠了解工程項目投資與估算的內容、方法,可以掌握工程項目資金的來源、成本、評價指標以及財務評價標準等,可以進行建筑工程財務報表的編制、工程項目的不確定性分析、財務指標的分析以及靈活運用價值工程原理等。其次,是能力目標,建筑工程經濟課程教學要讓學生具備工程項目投資估算的能力,讓學生具備財務報表編制能力、財務評價能力、財務指標計算能力等,另外,還需要學生具備建筑工程設計、施工方案的經濟分析與評價能力。最后,是德育目標,一方面,要培養(yǎng)學生樹立認真的工作態(tài)度,增強學生的經濟意識,另一方面,要培養(yǎng)學生科學分析與決策的能力。在建筑工程經濟課程教學中,教學目標的定位要與教學改革個人才培養(yǎng)目標定位相符合,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利用多種教學方式,例如:提問式、討論式、案例式、辯論式、情景模擬式等,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創(chuàng)造良好的教學氛圍,打破傳統(tǒng)灌輸式教學的限制。
(二)教學內容設計
在保證建筑工程經濟學科理論系統(tǒng)完整的基礎上,結合建筑領域發(fā)展趨勢,強化教學內容的基礎性、應用性以及時代性,并將其作為教學內容改革的總體思路。掌握課程內容之間的聯(lián)系,明確各章節(jié)內容的教學價值,不斷的整合優(yōu)化教學內容,要避免重復,做好銜接,將專業(yè)知識與課程實踐充分融合,以專業(yè)理論服務課程實踐的角度出發(fā),建筑工程經濟課程內容設計可以歸納如下。一是,資金時間價值的含義、原理,通過課程內容的學習學生能夠畫出現金流量圖,并能靈活運用計算公式解決建筑工程實際問題。二是,工程技術方案評價內容,通過學習學生可以計算各種評價指標,可以了解比選方案關系和方法,并能進行建筑工程不確定性分析、建筑工程風險分析存在的區(qū)別,掌握不確定分析的適用范圍,并靈活運用其解決實際問題。三是,投資、流動資金、成本、稅金等計算方法,讓學生可以知道在進行財務評價時需要具有哪些數據,并根據報表計算出相應指標,判斷建筑工程的財務可行性。四是,建設項目財務與國民經濟評價關系、效益與費用、國民經濟指標含義與計算等。五是,設備更新原理、更新時機以及途徑,更新方案選擇原則。六是,建設項目編制內容、評價思路等[2]。
三、建筑工程經濟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策略
(一)采取多種教學方法
首先,可以采取案例式教學方法,建筑工程經濟課程具有較強的應用性,因此,案例式教學是一個重要的教學方式,教師可以利用生活中學生比較關心的案例,結合各種信息、經驗、觀點以及思想的碰撞,增強理論知識吸收的效果。案例式教學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興趣,但在教學過程中要重視計劃性,避免海闊天空的討論,與教學內容偏離甚遠,案例式教學要經過認真的策劃與準備,例如:建筑工程經濟中的資金時間價值、可行性分析等都可以作為案例式教學課題。其次,可以采取指導教學法,建筑工程經濟課程知識容量比較豐富,涵蓋工程管理、經濟學以及財務管理等多個領域知識,但由于授課時間的限制,教師只能進行選擇性授課,教材中很多內容在課堂教學中無法進行全面講解。因此,需要教師結合建筑工程經濟的知識體系,指導學生如何進行課后自學,例如:自學部分教師可以梳理出框架,使學生能夠掌握知識綱領,并指導課后學習的方法,讓學生結合崗位需求進行自學。最后,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進行教學,隨著科技的發(fā)展,現代信息技術已經廣泛的應用于教育領域,利用多媒體等現代信息技術教學可以提高教學的新穎性。建筑工程經濟定量分析內容比較多,為了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就要充分利用多媒體進行輔助教學,首先是教學課件的制作,課件內容重點突出系統(tǒng)性與邏輯性,其次是課件的應用與教材相結合,例如:資金時間價值不確定分析等內容的教學,以多媒體課件進行輔助,更有利于學生理解和掌握,最后,利用校園網絡平臺將教學課件上傳,方便學生隨時下載學習,調動學生自主學習興趣[3]。
(二)強化實訓教學環(huán)節(jié)
實訓教學是為了鞏固課堂教學中理論知識,可以有效提高教學的效果,一般在理論課程結束后的兩周之內可以安排實訓教學,針對建筑工程項目進行經濟分析,評價經濟效果。開展實訓教學之前,教師要對實訓項目進行充分準備,并將項目背景資料發(fā)給學生,指導學生查閱復利系數、折現率等,實訓環(huán)節(jié)比較重視問題分析過程,一般結論都是開放性的,目的是為了利用實訓案例對建筑工程經濟理論內容進行綜合應用。例如:選擇一個建筑工程建設項目,給出建設投資、建設期、固定資產使用年限、年份營業(yè)收入以及工程生產運營期限等數據,讓學生結合項目特點計算出年折舊額,并利用概率統(tǒng)計測量項目在正常運營情況下所產生的年收益,結合復利系數進行動態(tài)經濟評價,計算出項目內部收益率、投資回收期,最后與行業(yè)基準進行比較和分析。如果財務凈現值為正數、內部收益率高于基準折現率,說明工程項目建設方案是具有可行性的,可以取得良好的經濟效果。在項目運行階段,也需要采購機械設備,每個采購方案的購置費、安裝費、大修費以及殘值都有所差異,教師可以安排學生利用各種方案進行經濟效果評價,在實訓的最后階段,還要做出國民經濟評價,國民經濟評價以國家整體角度出發(fā),對投資項目所創(chuàng)造的國民經濟效益進行分析,出發(fā)點比較宏觀。實訓結束之后,學生將選擇的參數和計算結果編制成計算書或者表格,通過實訓教學,讓學生更好的將建筑工程經濟理論知識進行串聯(lián),而且資料的查閱也有助于提升學生的信息搜索能力,總體來說對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有著重要的意義[4]。
(三)寓教于樂,調動學生的興趣
一方面,要探索趣味教學,枯燥乏味的經濟理論使學生疲于應付,所以在教學改革與實踐中要結合學生學習特點,采取各種趣味教學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例如:采取頭腦風暴講解方法,將學生分組開展游戲活動,教師給定主題,讓每個小組在規(guī)定時間內描述出主題特征,看哪一組所描述的特性最多,主題選擇含有專業(yè)術語比較多的章節(jié),例如在方案評價中就涉及到互斥、稅金、利潤、投資、評價等各種術語,通過游戲活動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提升教學有效性。另一方面,要簡化經濟理論,使其趨于生活化,在建筑工程經濟教學中會涉及到管理、財務各方面知識,學生學習上具有一定難度,所以在進行課程改革與實踐時,強化理解記憶,教師可以將一些抽象的名詞術語與生活實際相聯(lián)系,加深學生的理解。例如:在內部收益率中的“機會成本”術語,教師可以聯(lián)系身邊實例,如學生在課堂教學中聽課,但思想在神游,神游的結果就是沒有聽到教師所講內容,這個結果就是“機會成本”,如果認真聽課失去神游的快樂,這個失去結果也是“機會成本”,如此將抽象術語變得簡單易懂,也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5]。
(四)強化教師隊伍的建設
目前建筑工程經濟教師隊伍主要有三種,一是具有豐富工程經驗的技術教師,二是具有豐富經濟理論的教師,三是具有工程管理經驗的教師,每一類教師都具有一定的教學缺陷,影響著課堂教學效果,為了更好的實現建筑工程經濟課程改革與實踐,就要不斷加強教師隊伍的建設。首先,教師可以積極參加一些職業(yè)課程培訓與考試活動,例如:注冊建造師等,既可以提升專業(yè)理論水平,又可以在實踐工程參與中獲得經驗,將自己培養(yǎng)成一名“雙師型”教師。其次,強化專業(yè)素養(yǎng)的提升,尤其是一些青年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積極汲取老教師的教學經驗,老教師也要借鑒青年教師的教學方法,與時俱進,拓展教學思路,積極參加業(yè)務培訓活動,加強教研活動的精益求精和不斷創(chuàng)新。最后,要積極建立教學經驗交流互動平臺,學校可以組織不定期聽課制度,開展教學比拼活動,不斷總結先進的教學方法和經驗,并進行推廣。另外,要鼓勵教師參與教材編寫和專業(yè)論文發(fā)表,為經驗交流與理論研討構建平臺,提高建筑工程經濟授課教師的教學水平。
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社會不斷發(fā)展經濟不斷進步的新時期,建筑工程經濟課程教學需要進行與時俱進的改革,建筑工程經濟本身就具有工程與經濟交叉的特點,內容的覆蓋面比較廣,如果學生的經濟知識基礎比較薄弱,那么就很難形成良好的教學效果。因此,加強對教學內容以及教學方法的改革,不斷的拓展教學資源,在教學的過程中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強化實訓教學,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發(fā)揮出課程教學的價值。
參考文獻:
[1]張彩利,宋倜,孫吉書,馬士賓.雨課堂融合OBE理念的混合式教學模式改革與實踐——以道路工程經濟與管理課程為例[J].湖北開放職業(yè)學院學報,2020,33(06):134-135+150.
[2]吳慶.《建筑工程項目識圖》課程“項目化教學”改革與實踐[J].居舍,2020(04):192-194.
[3]王本剛.建筑工程CAD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J].科技視界,2020(04):82-84.
[4]吳艷.案例教學法在工程經濟課程中的應用[J].才智,2018(14):86.
[5]豐樸春.高職《建筑工程項目管理》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J].教育教學論壇,2019(31):253-254.
作者簡介:李露(1987-), 女,湖南湘潭人,碩士, 湖南城建職業(yè)技術學院助理研究員,主要從事建筑工程經濟教學與理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