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瑛
摘? 要:就我國小學階段教學而言,是對小學生數學核心素養進行培養的關鍵時期。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和思維方式都會受到數學能力的影響,而我國小學教育工作中重要的內容之一也是對小學數學教育予以加強。本文就針對小學數學教育中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策略進行簡要的分析。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育;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20)21-0111-02
隨著我國新課程改革工作的開展,對小學數學教學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逐漸強調了對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在面對實際問題時教師應引導學生獨立解決,從而讓學生的學習水平得到提升。在小學教學中,數學是一門基礎學科,而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對教學也具有重要的意義。
1.核心素養在數學學科中的體現
(1)核心素養的內涵界定。學生在教學過程中逐步建立的一些專業素養就是核心素養。對學生未來學習生活而言,幫助其建立學科核心素養具有重要的作用。行動力、適應力、知識理解能力是核心素養的主要體現,屬于一種綜合能力的表現。其中,行動力是指學生在學科的學習中,逐步了解了學科知識內容和特點,并能夠在學習活動中充分考慮自身特點。知識理解能力,顧名思義,就是指學生形成核心素養以后可以具有更高的知識理解能力。適應力指的是在學生所表現出的社會大環境適應能力,能夠更好的適應社會工作和生活。
(2)小學數學核心素養 。許多數學的研究人員表示促進學生個人發展是培育數學核心素養的主要目的,可以提升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并提升學生思維的可塑性,對小學數學教學而言和學生發展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空間想象能力、計算能力、邏輯能力等是學生學習數學所需要的能力。在學生學習數學的過程中,數學核心素養也體現在學生的問題分析和判斷能力上,從而為學生今后的數學學習予以有效的指導。為了促進學生未來的學習和發展,小學數學教學必須重視對核心素養的培養。
2.小學數學教育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策略
(1)提升教師的職業能力。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要求教師對自身教學水平、教師素質等職業能力進行提升。在實際教學中,課堂講學是主要的途徑,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也是依據這一途徑,教師的職業能力在其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直接受到教師教學質量的影響,因此,教師應首先掌握數學核心素養的意義,并通過積極地學習對自身職業能力予以不斷強化。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重視對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重視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并對基礎的知識的掌握進行鞏固。在教學中保持小學生高度的學習熱情,逐步將數學學習轉變為學生的樂趣。同時,教師還要對教學進行總結,及時發現問題并予以解決。
(2)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在開展小學生核心素養建設工作中,需要將興趣作為導向,小學階段學生身心發育并不成熟,難以有效集中注意力,從而容易對抽象的數學知識產生反感的情緒。而小學數學教學中如果沒有確保學生的興趣,教學效率也就無法保證,難以讓學生逐步形成良好的數學核心素養。因此,在數學課程教學中,要求教師重視對學生學習熱情的激發,促進學生進行自主性的數學學習。在小學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中,主要的兩個方面就是加強學生基礎知識掌握和培養學生對學習數學的興趣。在數學教學中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自主的參與到數學學習之中,突出其主體地位。
(3)創新教學方式。小學階段的學生對知識的領悟能力相對較弱,因此,教師應采用因材施教方式,充分考慮學生的特點,并對教學方式予以創新。在以往小學教學工作中,教學方式主要以教師的單純說教為主,學生的學習方式較為被動,主體作用沒有發揮出來,學習活動過于依賴教師,對于教師講述的內容,學生沒有時間進行思考,數學思維能力的發展受到了限制。
教師可以創設課堂問題情境對傳統教學方式予以創新和改進,重視教學中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以小學數學教材中“圓的知識”部分教學為例,教師可以在教學中開展手工制作活動,讓學生進行圓形圖形的制作,在制作過程中會用到圓規,同時,也能對圓的特點予以了解。對自己制作的圓形的面積、周長等,教師可以要求學生進行估算。在這一過程中不僅鍛煉了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也得到了有效地培養。
(4)做好教學反思。教師應對教學進行總結,保障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有效培養。在培養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過程中,最后的步驟就是教師的教學反思,通過反思和總結課堂教學中存在的不足,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可以得到有效的鞏固。在教學反思環節中,教師應充分聯系學生的個性特點,并圍繞數學知識重點進行針對性講解。
(5)加強教學技能鍛煉。小學數學中,基本概念就是核心素養,數學規則、性質、法則、定量、公式等共同構成了小學數學知識內容。在實際小學數學教學工作中,教師應重視對學生的引導,并合理的構建數學教學知識結構,讓學生參與到實際的認知過程中,對其數學思維模式進行培養,從而正確的理解數學概念和結構的關系,在正確數學思維的指導下解決實際的數學問題。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對多媒體技術和設備加以運用,從而不斷提升小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
以小學數學中“乘法的初步認識”部分教學為例,教師可以設置這樣一個問題:“在游樂場中,有一輛擁有3節車廂的火車,每節車廂可以容納5名學生,問這輛火車可以同時容納多少名學生?”教師可以制作與題目場景相關的圖片,利用多媒體設備進行展示,引導學生深入的理解題目內容,并通過計算來掌握問題思路。教師還可以在教學中舉一反三,多引入相同類型的問題讓學生計算,從而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內容的理解。
(6)幫助學生樹立學習數學的信心。小學生處在人生的成長階段,他們跟成人一樣,希望得到肯定,希望被贊賞,一味的批評和懲罰對學生的成長和發展是極為不利的,容易讓他們產生消極的心理,因此在小學教育中,教師和家長應該多以鼓勵為主,幫助學生在成長階段樹立信心,積極樂觀的生活。
多對學生進行鼓勵,是指教師要運用科學合理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正面評價,提高學生的自信心,真正幫助學生認識到自己的進步,進而激發學生的生活和學習熱情,讓學生喜歡數學,享受被夸贊的樂趣。教師不能只看到學生的考試成績,更要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了解學生的學習態度,生活狀態,進而對學生進行綜合評價。
(7)增強學生視野,創建數學學習氛圍。教師在進行數學課堂講解時,也要在過程中滲透數學相關的歷史知識,例如,當學習到圓形的時候,可以介紹中國古代以來是如何對圓進行面積估算,幫助學生提高學習興趣,有利于集中學生的注意力。
創建數學學習氛圍,是指教師通過與每一個學生的互動進行知識的梳理,幫助學生強化所學的知識內容,同時也可以聽聽其他同學的數學解題思路,改進自己的學習方法,進而提升自己的數學學習能力。
綜上所述,隨著新課程改革工作的開展,對小學數學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逐漸強調了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并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作為了小學數學教學的主要目標從而促進小學生數學理解能力的提升以及綜合能力的發展。因此,教師應在教學中重視對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并采取科學的培養策略開展實際教學,逐步提升小學生的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李興留.小學數學教育中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策略[J].讀與寫,2017.14(29):166-168
[2]鄧庭貴.小學數學教育中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J].軟件(教育現代化)(電子版),2018(09):168
[3]董艷.小學數學教育中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J].軟件(教育現代化)(電子版),2018(09):129
[4]吳榮華.小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策略[J].基礎教育論壇,2017(31):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