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笑 計紅
摘要:第二課堂是高等院校在開展在校學生教學培養工作過程中需要運用的重要空間場所,在豐富和發展高等院校在校學生基本興趣愛好方面,發揮著不容忽視的作用。本文將會圍繞立德樹人背景下高校第二課堂實踐活動開展論述,主要是擇取兩個具體方面展開簡要闡釋。
關鍵詞:立德樹人;高等院校第二課堂;實踐活動;有效開展;研究分析
從高等教育事業的基本發展路徑角度分析,第一課堂的培養目標,在于促進和改善廣大學生的專業素質與技能,而第二課堂的培養目標,在于引導廣大學生遵照自身實際具備的興趣愛好,逐漸形成和拓展自身多元化的素質和能力。從基本的存在地位角度展開闡釋分析,第二課堂是高等教育事業發展進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對第一課堂學生教學培養工作的重要補充,是高等院校貫徹落實素質教育基本理念的重要載體,也是高等院校開展素質教育的關鍵性實踐場所。高等院校第二課程教學工作具備豐富的內容和多樣化的形式,在迎合廣大學生基本興趣愛好條件下,能夠有效調動其主動參與愿望,是對第一課堂教學培養活動的有效擴展,能夠為高等院校廣大學生的個性發展和全面發展提供支持條件。
一、高等院校第二課堂育人工作現存問題
第一,師資力量配備較為薄弱。受多種影響因素制約,現階段高等院校中參與第二課堂教學指導工作的教師,主要來源于學生管理工作職能部門教師、共青團組織教師、班導師,以及部分具備特殊興趣愛好的專業課程任課教師,這些教師受自身承擔的教學管理工作任務的影響,大多身兼數職,無法在第二課堂相關教學實踐活動的具體開展過程中,為廣大學生提供具備充分專業性和系統性的教學指導,在一定程度上給高等院校第二課堂教學活動的整體開展質量,造成了不良影響。
第二,高等院校在校學生參與第二課堂教學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不高。現階段,我國高等院校在校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以“95后”和“00后”占據主要的數量組成部分,這些學生盡管思維活躍且個性鮮明,卻也同時具備著較為強烈的個體意識,其在參與第二課堂活動過程中,往往僅對契合自身興趣愛好的部分展現出參與愿望和主動性,同時對其他組成部分展示出漠不關心的態度,在一定程度上給高等院校第二課堂教學活動的整體開展質量,造成了較為嚴重的不良影響。
第三,高等院校的重視程度存在不足。受長期存在的傳統教育指導思想的影響制約,現階段我國依然有一定數量比例的高等院校,尚未充分認識和理解第二課堂教學活動,在高等院校在校學生成長發展過程中所發揮的重要作用,客觀上誘導高等院校在校學生在參與開展第二課堂實踐活動過程中,無法獲取到穩定且充足的,來自廣大任課教師,以及空間場地條件方面的支持,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不良影響。
第四,高等院校第二課堂教學活動存在著形式大于內容的不良傾向,未能借由對形式多樣的具體社團活動的組織開展,逐漸培養發展廣大學生的興趣愛好和專業素質。
二、高等院校第二課堂實踐育人的實施路徑
(一)積極強化網絡新媒體平臺建設力度
結合“95后”或者是“00后”在校大學生群體善于使用網絡新媒體平臺的基本特點,高等院校應當積極探索和建構完善“互聯網+第二課堂”的育人工作模式,立足改善提升高等院校在校學生綜合素質的基本主題,通過對種類多樣的手機app軟件,以及微信公眾號等新媒體產品形態的運用,在持續強化新媒體平臺建設力度過程中,持續發展提升高等院校在校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職業能力素養、科學技術素養、人文素養、身體健康素質,以及網絡媒介素養。
(二)強化提升科技學術育人工作力度
針對“95后”或者是“00后”在校大學生群體中存在的樂于接受新鮮事物,以及動手能力強等基本特點,高等院校應當借由對第二課堂實踐教學活動的優質合理組織開展,逐漸培養提升廣大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促進高等院校廣大在校學生的學術研究思辨能力,以及科學技術活動參與能力持續發展提升。
(三)改善強化高等院校學生社團建設管理工作力度
針對高等院校在校學生群體追求自身個性和集體意識淡薄的基本特點,高等院校應當積極加強對學生社團組織的建設力度,創造充分條件支持和滿足廣大學生的綜合性成長發展需求。
高等院校要積極建設文化藝術類學生社團、實踐技能類學生社團、體育競技類學生社團、學術科技類學生社團、公益志愿類學生社團、政治理論類學生社團,以及創新創業類學生社團,支持和滿足廣大學生多樣化的興趣愛好發展需求。
結束語
圍繞立德樹人背景下高校第二課堂實踐活動的有效開展論題,本文擇取高等院校第二課堂育人工作現存問題,以及高等院校第二課堂實踐育人的實施路徑,兩個具體方面展開了簡要的闡釋分析,旨在為相關領域的研究人員,以及高等院校第二課堂教學領域的廣大工作人員,創造并且提供扎實且有效的教學經驗參考支持條件。結合高等院校第二課堂育人工作開展過程中面對的具體情況,合理制定高等院校第二課堂育人工作實踐策略,對于支持和確保高等院校第二課堂相關工作,在具體開展過程中順利獲取良好效果,發揮著不容忽視的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郭姣姣.書院制:高校第二課堂教育實踐的新思路——基于大衛·庫伯的體驗學習理論視角[J].高教學刊,2019(24):8-10.
[2]李晚春,劉何,晏芳.基于微信公眾平臺的高校“第三課堂”建設研究——以西安思源學院為例[J].陜西教育(高教),2019(11):38-39.
[3]桑子軼,曹一菲.滿意度視角下大學生對第二課堂的需求分析——以上海電機學院高職學院為研究對象[J].湖北農機化,2019(20):137-138.
課題項目:
黑龍江省教育廳基本業務專項“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的新時期高校共青團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項目號:135209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