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玉
摘要:體育學科是特殊教育學校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體育教學是對學生實施素質教育的一種重要手段。為了能更好地發揮體育教學對學生身心發展的積極作用,特殊教育學校應該采取有效的措施,優化體育教學的開展,從而強化特殊兒童的身體素質,培養特殊兒童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文章以優化體育教學的措施為基點展開討論,在分析了特殊教育學校體育教學的現狀后,提出了相應的教學方法,以期能為特殊教育學校體育教學的開展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關鍵詞:特殊教育學校;體育教學;教學措施
特殊教育是我國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發展水平也是體現我國社會文明發展程度的重要標志之一。因此,在教學改革不斷深入的背景下,特殊教育學校也要緊跟改革的步伐,大力發展特殊教育事業,加快提升特殊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體育作為特殊學校對特殊兒童實施教育的一種重要手段,可以幫助特殊兒童實現身體功能的恢復,可以促進其身心的健康發展,因此特殊教育學校要重視體育教學,要組織開展適合特殊兒童的體育活動,為他們提供實踐的機會,強化他們的身體素質,幫助他們融入社會,實現人生價值。
一、特殊教育學校體育教學的現狀分析
1.教學內容的設置不夠科學
教學內容作為體育教學行為的主體,設置的是否合理直接影響著教學的整體效果。從特殊教育學校體育教學目標的角度分析,體育教學內容的設置要充分考慮特殊兒童的實際情況,只有設計符合特殊兒童發展的教學內容,才能增強特殊兒童的身體素質,培養特殊兒童良好的意志品質。但是,從特殊教育學校體育教學的現狀來看,體育教學內容的設置不科學,既不利于特殊兒童有效學習體育知識,也不利于調動特殊兒童參與體育運動的積極性,從而嚴重影響了特殊教育學校體育教學的發展。
2.教師的教學水平、理念、方法不足
在當前的特殊教育學校體育教學中,教師的教學方法、教學理念及教學水平方面存在著不適宜的情況,從一定程度上來看,這不僅對特殊教育學校體育教學質量的提升有嚴重影響,對特殊兒童身心的健康發展更是不利,而且在特殊學校的體育教學中,部分教師會出現教學懈怠的情況,這也影響著特殊教育學校體育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因此,教師作為引導特殊兒童參與體育運動的指導者,必須創新教育理念,重點關注特殊兒童與一般兒童的差異,不斷學習與探索恰當的體育教學方法,提升教學質量,進而培養特殊兒童參加體育活動的意識,提高特殊兒童的身體綜合素質。
二、特殊教育學校的體育教學方法
1.營造良好的氛圍,調動特殊兒童的積極性
良好的課堂氛圍有助于調動特殊兒童學習的積極性,反之,枯燥乏味的教學環境既不利于提升特殊兒童體育活動參與的積極性,還會影響其身心的健康發展。因此,在特殊教育學校的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積極幫助特殊兒童掃除參與體育活動的各種障礙,與其相互配合、相互鼓勵,促使每名特殊兒童都能參與到體育運動中。學校可以經常組織特殊兒童開展一些體育文化活動,營造良好的體育鍛煉氛圍,如結合特殊兒童的實際情況,開展一些娛樂性較強的體育活動,或者組織各班級之間開展小型的體育比賽活動,這樣具有濃厚趣味性和競爭性的體育活動,既有利于提高特殊兒童參與體育運動的積極性,又能豐富特殊兒童的生活,為他們提供與他人交往的機會,進而提升他們對體育運動的興趣,促進他們身心的健康發展。
2.開展融合教育,促進特殊兒童融入社會
特殊教育學校應該積極開展融合教育,為特殊兒童更好地獨立生活,更快地適應社會奠定良好基礎。融合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讓特殊兒童不受限于特殊學校中,而是讓他們融入和普通兒童一樣的學習環境,回歸到正常的生活環境中,盡可能地減少特殊兒童的學習環境限制。因此,在特殊教育學校的體育教學過程中,學校應為特殊兒童創造和普通兒童相同的學習環境,使他們能接收到與普通兒童相同的教育,無論是在師資、教材,還是設施、器材方面,都應該讓他們享受與同齡人一樣的學習的生活,只有這樣才能幫助他們更快地回歸到正常生活,才能促進他們更好地融入社會。
3.實施因材施教,提高體育教學效率
眾所周知,特殊兒童的殘疾情況是不同的,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如果教師采用統一的標準、統一的方法進行教學,既不能滿足所有學生的學習需求,也不利于學生的綜合發展,同時也不能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因此,教師要根據特殊兒童的不同情況,巧妙地實施因材施教,重點培養學生對體育運動的興趣,實現對特殊兒童身體素質的培養與鍛煉。
總而言之,體育是特殊教育學校一項重要的教學內容,學校一定要優化體育教學方法,這樣才有利于特殊兒童的長遠發展。因此,教師要結合體育教學內容和特殊兒童的實際情況完善體育教學體系,以發揮體育學科在特殊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為特殊兒童營造出良好的體育教學環境,讓他們接受良好的體育教育,同時為特殊兒童開辟一條健體啟智的新道路,為他們提供張揚權利、放飛希望的有力支持,促進他們朝著更好的方向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董亞琦,洪亮,畢楠楠.全納教育理念下我國學校特殊體育發展研究[J].青少年體育,201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