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麗茹
摘要:在幼兒時期對幼兒進行“愛的教育”,對其終身發展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除了一些顯性課程,情感類繪本是一種蘊含了豐富教育意義的良好媒介。教師可以借助情感類繪本,從圖片和文本中有效挖掘其中的深層內涵,使幼兒初步認知愛的概念,具備愛的能力,追求愛的藝術,獲得更好的自我成長和發展,進而使他們更加富有智慧地影響更多的人。
關鍵詞:幼兒教育;情感類繪本;愛的教育
幼兒天生的敏感、興趣和活力,使其在精神上和心靈上都具備了后期關于愛的能力的習得。情感類繪本作為繪本的一種特殊形式,對幼兒初步認知愛、感知來自別人的愛、對他人表達愛等方面都具有可以深入挖掘的寶貴元素,無論是從圖畫還是文字,幼兒都可以通過眼睛、耳朵和心靈不斷地獲得高質量的“愛的教育”。
一、情感類繪本之于幼兒對愛的概念的初步認知
愛對幼兒極為重要,對愛的認知將會影響幼兒未來一生的生活模式。幼兒對愛的初步認知主要來自成人,他們從成人那里得到了能夠滿足他們需要的各種物質和精神方面的幫助,并向成人熱切地索取自我發展所需要的東西。
幼兒對于抽象概念的認知往往需要通過具體化的事物而得以實現。因此,幼兒對愛的概念的認知也要通過具體的事件或片斷。也就是說,基于情感類繪本這一媒介,幼兒對愛的認知主要是通過情感類繪本中的文本和圖畫中所包含的語言、動作、情節的發展等。不同的幼兒由于其認知水平和理解能力的差異性,他們往往會對愛的概念產生不同的理解,但是這并不影響幼兒通過情感類繪本的閱讀在潛移默化中獲取感知愛、具備愛的能力,習得愛的藝術。
二、情感類繪本之于幼兒愛的能力的培養
1.用語言勇敢地表達愛
在愛的教育中,讓幼兒學會用語言勇敢并準確地表達出內心的愛,不僅是幼兒獲得愛的能力的基本形式之一,也是幼兒發展人際交往能力的具體體現。例如,在繪本《猜猜我有多愛你》中,圍繞“猜猜我有多愛你”這個話題,大栗色兔子和小栗色兔子通過直接對話來表達對彼此的愛。同時,文本采用打比方的方式將“愛”這一抽象概念具體化,這種運用語言將愛具體化的方式,能夠使幼兒感受到成人濃濃的愛意,同時也讓幼兒意識到,愛是可以直接用語言表達出來的。
2.用肢體動作間接地表達愛
幼兒擁有獨特的發展方式,并遵循特定的規律發展,成人不恰當的干預會嚴重阻礙這種能力的發揮。每名幼兒與生俱來的個性都有所不同,有的幼兒具備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有的幼兒在某一時期甚至是較長一段時期內不善言辭和表達,但是這并不影響幼兒擁有愛自己和別人的能力。因為表達愛的方式并不局限語言這一種形式,它還可以通過豐富的肢體動作去表達更深層次的愛。例如,在繪本《魔法親親》中,幼兒通過用耳朵聽、用眼睛看的方式,了解到愛的表達不僅可以通過語言,還能通過各種動作去間接表達。
3.用心接受和感知愛
用心接受和感知來自他人的愛,也是具備愛的能力的重要標志。例如,在繪本《大衛,不可以》中,大衛的媽媽總是對大衛說:“大衛,不可以……”伴隨著媽媽對大衛反復的呵斥,幼兒很容易意識到:大衛是個喜歡偷吃零食、渾身沾滿泥土、愛挖鼻子、不按時睡覺、永遠給大人制造各種麻煩的搗蛋鬼,媽媽整日的呵斥一定代表了她不喜歡大衛。然而,在故事的結尾,卻反轉性地出現了溫暖的一幕,在大衛打碎花瓶、坐在墻角進行反省后,大衛流下了眼淚。這時,媽媽輕輕的一句呼喚——“寶貝,來這里”,馬上讓大衛高高地舉起了胳膊,大衛一句話也沒有說,他閉上眼睛,嘴角上揚,安靜地趴在媽媽的懷里。雖然媽媽經常呵斥大衛,但是這并不影響大衛敏感地感知到來自媽媽的愛,這種愛是雙向的、具有良性互動的愛。
三、情感類繪本之于幼兒愛的藝術的習得
1.無聲的語言也是表達愛的方法和技巧
愛的表達除了外顯性的方式、方法之外,還有一些無聲的、內斂的,但是又不失力量的表達方式,這就是基于內心真摯和純潔之上的愛的技巧,如微笑、傾聽、陪伴等。例如,在繪本《活了100萬次的貓》中,并沒有過多地展現虎斑貓和白貓之間的愛的對話,而是通過虎斑貓信守了最初的諾言——待在白貓身邊這一情節,展現了虎斑貓那份比語言、動作等方式所表達的更加濃烈的愛。同樣,幼兒需要成人高質量的陪伴,成人在幼兒長大后也需要幼兒的陪伴,這種無聲的陪伴不僅是最長情的告白,更是一種表達愛的藝術。
2.氣氛和環境的營造是更加長久的愛
幼兒內心的愛使他們能夠以一種敏銳、積極的方式來觀察周圍的環境。例如,繪本《輝輝的小臉蛋》是作者藤井輝明的真實經歷。輝輝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父母給他營造的家庭環境和生活氛圍,父母的種種做法只有一個目的:讓輝輝不懼怕見人,在輝輝長大成人之前,讓他身邊的人把他當作一個正常的孩子來對待。在這樣的環境和氛圍下,輝輝重新找回了自信,并把他得到的愛和溫暖也傳遞給了更多的人。因此,愛是一門藝術,更是一種智慧,幼兒的心中如果充滿了愛,他們自我價值的實現也會受到更大的影響。
許多優秀的情感類繪本通過圖片和文字將人際關系中的各種情感隱含其中,幼兒可以通過對文字和內容的理解、對圖片天馬行空的想象,自由地、無限制地去理解愛的概念,去學習各種愛的方式,從而逐漸具備感知愛和給予愛的能力,甚至最終習得更高層次的愛的藝術。
參考文獻:
[1]瑪麗亞·蒙臺梭利.童年的秘密[M].蒙臺梭利叢書編委會,譯.北京:中國婦女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