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梅香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目標的提出,社會對學校的教育要求越來越高,學生的學習負擔越來越重,這對教師的課堂教學效率提出了挑戰。初中數學是初中教育的重點課程,教師必須要在顧及教學質量的同時提升課堂效率,完善初中數學課堂。基于此,初中數學教師要精心把握教材內容,調整教學模式,推動初中數學課堂效率的提高。
關鍵詞:初中數學;課堂效率;教學策略
初中數學是數學學科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初中生們的必修課程。數學知識多抽象,內含嚴謹的邏輯思維,重點考查學生們的邏輯思考能力,這對邏輯思維能力不強的學生而言是一大挑戰。不僅如此,挑戰性增加了學生學習的難度,使得學生學習數學的路上產生了障礙,降低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影響了數學課堂的授課進度。因此,教師在要引導學生順利學習數學知識的同時,還要提高數學課堂的授課效率,保證數學課堂的穩步進行。以下內容,筆者將會從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出發,探究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效率的策略。
一、轉換師生角色,調動學生積極性
新課標要求,要注重學生的主體性。但在實際的數學教學過程中,師生角色是不合理的。數學知識較為復雜,沒有明確的學習大綱,面對整個數學學習過程,學生不能獨立完成,必須要經過教師的引導。所以在課堂上,學生過分依賴教師,跟隨教師的思路完成數學知識的學習。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多占主要地位,帶領學生進行學習,而學生缺乏主動性,長此以往,就會變為學習的“奴隸”。這樣的角色分配忽視了真實的教學環境,不利于學生的學習。
正確來講,在教學過程中,除了要關注教學內容,還要關注學生。教師應為課堂安排合理的教學目標,結合教學大綱并按照學生的實際情況來安排教學任務。不僅如此,在教學課堂上,教師并非大過學生,真正占主要地位的應是學生,而非教師。這是因為,在課堂上,學習數學的對象是學生,教授數學的對象是教師,教師只是學生學習路上的指引者,起著支持和引導的作用。所以,在數學課堂上,一方面,教師應該調整自我觀念,轉變自我意識,認清自己的“指引者”角色,加強對學生的指導,而非主導;另一方面,教師應該教導學生自信,做學習的主人,不過分依賴教師。
比如,教師可以從課程預習著手,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的路徑。在以往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過分重視具體知識的梳理,教案中多是具體的習題,使得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沒有建立起清晰的知識體系。教師應該在新教案中重視學生的知識體系脈絡構建。比如在學習九年級數學中第二十四章內容——圓時,教師應該從這個章節出發設置教案,具體安排“章節大綱”“章節重點”等章節介紹以及小節內容的“本節大綱”“本節重點”“案例引入”“基礎知識點講解”“對應練習”“課后小結”等具體內容,并在章節之初為學生發放教案,讓學生根據教案內容預習章節內容,提前擁有自己對章節知識的認知。隨后教師在課上按照教案的順序進行拓展講解,解答學生的相關問題。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擁有了自己的學習節奏,增強了自主學習能力,有利于課堂效率的提高。
二、使用工具教學,提升課堂節奏
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數學知識多嚴謹,在講授數學知識時,教師多采用黑板板書加邏輯敘述的方式完成教學,授課風格多嚴格壓抑。這樣做雖然能為學生營造認真學習的環境,但實際上,學生在如此的教學環境下,難以產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且遇到數學疑難問題時,容易出現課堂走神的現象,影響課堂的正常效率。此外,在課前,教師需要認真備課,備課的內容直接關乎講課的內容。因此,教師在備課時需要認真思考,既要考慮課程的風格,又要考慮課程的內容。
近年來,信息技術得到迅速發展,多媒體技術出現在了教學課堂上,幫助教師們解決了很多實際的教學問題。多媒體技術集文字、圖片、視頻于一體,能夠將嚴謹的教學內容轉化為生動的畫面。同時,多媒體連接電腦,能夠有效提升教師的備課和授課效率,是教師教學工作中的得力助手。多媒體功能多樣,教師要學會利用多媒體的不同功能。筆者認為,多媒體可以為教師提供以下幫助:其一,為教師備課提供新途徑;其二,為教師授課提供新方法。
傳統教學中,教師多手寫備課,意味著針對同一題目,教師要手寫兩次,包括備課時和講課時,這在無形中浪費掉了許多有效的時間。而且面對內容較多但非重點的授課內容,教師在課上講述時,往往受到課程時常的限制,很難進行更細致的講解,影響到了課堂效率的提升。針對這個問題,教師可以使用多媒體進行備課,利用電腦中的PPT進行書寫,通過這樣的方式,教師在授課時就可以利用PPT展示重點的課程內容,省去了必要的書寫過程,提高了課堂效率。不僅如此,教師還可以利用多媒體所具有的互聯網功能為學生尋找豐富的教學資源。
比如,在學習《旋轉》這一章節時,若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教師需要在黑板上畫出經過旋轉后的圖形。如:“任意畫一個三角形ABC,以點A為中心,把三角形ABC逆時針旋轉40度,畫出圖形。”采用多媒體教學的方式,能夠節省教學時間并為學生提供準確的答案。同時,教師還可以搜尋“旋轉”章節的微課視頻,為學生拓展課外知識點。這樣一來,經過多媒體的展示,教師能夠更快地完成授課,學生能夠學習更多的知識,提高了數學課堂的授課效率。
三、小組合作學習,改善課堂氛圍
小組合作學習是提高數學效率的又一有效途徑。數學課堂沉悶壓抑,學生提不起數學學習的興趣,合作討論可以改變數學課堂的氛圍,集合學生進行頭腦風暴,解決數學問題,使得學生在短時間內經過討論掌握數學知識。因此,小組合作學習是提高數學課堂學習效率的重要方法。
在數學課上,數學教師組織學生分組,分組的方式可以是多樣的,比如,教師可以根據數學成績分組。教師可以將全班學生編為十組,讓數學成績處于前十名的學生分別做小組的組長,隨后再采用“一條龍”式的分組形式,將成績處于第十一至第二十名的學生依次分到是個小組之中,之后的名次以此類推。這種分組方式有利于讓成績優異的學生幫助成績較差的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節省課上教師反復講解的時間,從而改善課堂中的氛圍,提高課堂的效率。
總之,提高數學課堂效率是一件長期的工作,作為教師,應該優化教學意識,在重視教學質量的同時提高教學效率,遵循新課標改革趨勢。
參考文獻:
[1]馬志玲.初中數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策略[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1(09):17.
[2]雪占學.如何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率[J].課程教育研究,2020(19):133.
[3]張定成.探析提高初中數學教學課堂效率的有效策略[J].數學學習與研究,2020(0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