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萍
摘 ?要:社會競爭越來越激烈的現階段,合作素養的培養成為教學中值得關注的重點內容。而在初中教學中滲透小組合作學習法,可以讓學生在合作中更加深刻地理解知識的同時培養合作素養。基于此,本文將站在小組合作學習法視角探索其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希望可以為初中數學教學添磚添瓦。
關鍵詞:小組合作學習法;初中;數學;應用策略
數學是教育體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學生思維發展和能力提升的關鍵途徑。但是受到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初中數學教學效果并不是非常理想。尤其是在時代發展中,社會競爭力越來越大,提升學生的合作素養,是學生應對社會激勵競爭的重要素質之一。而結合小組合作學習法引導學生,可以更好地提升學生的合作素養,為學生的今后發展提供助力。那么,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應該怎樣做才能讓小組合作學習法發揮良好的作用推動數學教學的發展呢?筆者將結合以下幾點做具體闡述。
一、結合教學需求,合理劃分小組
小組合作學習的基礎是結合教學的需求,合理地劃分學習小組。因此,在初中數學教學中,首先,教師也需要充分尊重學生的實際情況,主動了解學生的數學成績、性格特點、心理發展情況等方面,從而將學生進行隱性分層,為劃分小組做好準備。其次,教師有必要結合“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的基本原則充分考慮學生的個體差異,將學生劃分成以5個人左右為一個小組的學習小組。最后,對結合學生的意愿和小組成員的結構適當進行微調,從而確保小組內的成員都具有屬于自己的個性,并在小組合作的過程中產生表現和參與的機會,從而調動學生參與小組學習的積極性。
例如,在講解《兩條直線的位置關系》的時候,教師可以先借助課前微測試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對本部分相關知識的掌握情況,從而為后續分析提供基礎條件。然后,再結合日常教學觀察,分析學生們能力的強弱。在了解學生知識掌握情況和學習能力之后,分析學生的性格特點,將學生劃分成5人左右一組的學習小組。然后為學生們下發小組學習的任務:在同一平面之內,兩條直線分別存在哪幾種位置關系?不同的兩條直線的位置關系在平面中是否存在公共點?通過比較簡單的問題導入,讓學生們在小組中探索,更利于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當學生探討得出結論之后,教師再結合學生探討的實際情況展開針對性的引導,就可以收獲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融入小組探討,綻放思維火花
在初中數學中,抓住教學的契機也是非常關鍵的。尤其是在小組合作學習法的切入點,如果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需求掌握教學的契機,就可以讓學生們主動融入小組探討中,并在合作探索的過程中綻放思維的火花,繼而加深對相關知識點的理解。因此,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對應的教學時機融入小組探討,從而消除學生學習中的倦怠情緒,幫助學生收獲良好的學習體驗。
例如,在講解《二次函數的應用》部分知識的時候,正值學校開展課外活動需要為學生們定制T恤之際。于是,我借助生活中的這一問題,為學生創設了一個襯衣銷售的情境:商場購進一批每件成本為30元的T恤,如果每件售價為40元,則一個月可以賣出500件;銷售單價每提高1元,那么銷售量就會對應減少10件。請同學們思考,在這樣的情況下,商場月銷售利潤在什么情況下最大?是多少呢?學生們在小組合作的過程中,學生們各抒己見,積極發言。最后,在結合自變量和因變量整體分析后,可以確定關系式和取值范圍。在小組合作探討中,肯定會出現不同意見,這時候,教師只需要適當引導即可,無需過度干預。在學生積極探討的過程中,學生的思維得到拓展,教學效果也會在學生積極探討的過程中綻放出耀眼的火花。
三、組織合作競賽,體驗學習快樂
正處于初中時期的學生爭強好勝的心理比較強,這一心理恰好可以為學生的合作競爭提供良好的學習動機。在良好的競爭的指引下,激發學生學習的好奇心,提高學生的競爭欲望,讓學生可以在合作分析,探討競爭的過程中,燃起學習的熱情,體會到學習探究的快樂。在結合合作競賽引導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引導學生正確地看待成敗,繼而讓合作競賽能夠發揮最優效果。
例如,在講解《圖形的平移和旋轉》部分知識的時候,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已提供參與到圖形變化的過程中,要求學生結合自己所學的知識,以軸對稱、平移、旋轉以及多元化的組合形式分析,完成圖形設計。然后再結合小組對相應過程的描述和圖形最終效果展開評比。這樣一來,學生們就可以在競賽中更加全面地理解數學知識點,并在學習和體驗中促進合作素養的提升。面對競賽失敗的小組,教師也需要指出其作品中的優點,并適當進行心理梳理,從而減輕學生的心理負擔。
總之,小組合作學習法是一種比較有效的教學模式。因此,初中教師在傳遞數學知識的時候,有必要結合小組合作學習法引導學生,并結合教學實際不斷分析反思,從而優化初中數學教學,讓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實現質的飛躍。
參考文獻:
[1]王輝國.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文理導航,2017(32):28-28.
[2]吳靜.簡析合作學習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應用策略[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10):9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