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高玉
摘 ?要:德育是完整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時,也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條件。而道德與法治課程作為德育教育的重要載體,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不僅能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習慣,而且對學生今后的成長發展也有著重要意義。因此,如何在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中有效滲透德育教育,是教師必須思考的全新課題。
關鍵詞:道德與法治;德育;故事
新課程標準強調“德育為先,育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小學階段對學生的教育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和學習習慣的培養,更重要的是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道德觀念,能夠明辨是非。但從目前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現狀來看,由于小學生年齡尚小,對道德與法治課程的重要意義缺乏足夠的認識,再加上知識的理論性較強和教師在教學方法上的滯后性,導致課堂教學效率不盡人意。要想改變這一現狀,一方面,教師要充分發揮自身的主導作用,優化教學方法,改變以往說教式的教學思想,營造和諧、融洽的師生交流氛圍,從而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也要根植于生活,讓學生在生活的點滴中感受思想道德素養的重要性,并在生活中實踐,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為今后的成長發展奠定基礎。基于此,筆者將從“注重情境創設、巧用名人故事、聯系生活實際”三個角度入手,談一談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如何滲透德育教育。
一、注重情境創設
情境教學是一種成效顯著的教學方法,它不僅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能寓知識于特定的情境中,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而小學道德與法治運用情境教學法,能夠使知識形象化、直觀化,從而有效達到德育滲透的目標。因此,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教師要根據教材內容,創設合理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情境中深入理解知識,在潛移默化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質。
例如:在教學“班級生活有規則”這一課內容時,為了在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我會以情境教學法來輔助教學。首先,我會以談話的方式進行導入,詢問學生:“在道路上有紅綠燈的交通規則,學校里有《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的規則,那我們作為一個班集體,是不是應該有我們自己的規則呢?”以此來激發學生思考,引導學生在課堂上展開豐富的討論。之后,我會創設合理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課堂上談一談班級中有哪些不文明的現象,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進而,我會以任務卡的形式讓學生提出制定班級規則的意見,并與學生進行充分的互動,以此加強學生的規則意識。通過這樣的方法,既能夠構建文明和諧的班集體,也能夠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
二、巧用名人故事
對于小學生而言,故事教學法學生最喜聞樂見的一種教學方法,對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有著顯著的積極意義。因此,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的手段發掘名人事跡,以故事講述的方式加以表達,讓學生在名人事跡的榜樣作用帶動下,逐步增強自身的思想道德素養和法治觀念,從而使德育教育真正落實到實處。
例如:在教學“爸爸媽媽在我心中”這一課內容時,為了在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讓學生學會感恩父母,我會以故事的方式來展開教學。首先,我會以談話的方式作為導入,詢問學生:“當你遇到困難的時候,你最先想到的是誰能幫助你呢?”以此來激發學生情感,引出課題。之后,我再為學生講述《孟母三遷》的故事:孟子小時候,居住的地方離墓地很近,孟子學了一些祭拜的東西,孟母見狀,于是搬到集市旁,孟子學到了買賣的東西……進而我再組織學生開展活動,讓學生以“如何感恩父母”為話題,在課堂上展開豐富的交流、討論,并在課堂上積極發言。最后,我會讓學生在課下主動去幫助父母做三件力所能及的事,以增強學生對父母的情感,體會回報父母的快樂。通過這樣的方法,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培養其健全的人格。
三、聯系生活實際
課堂教不了的內容,生活都會滿足你。生活與教育的關系尤為密切,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運用生活教學法,不失為滲透德育的一種有效途徑。因此,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將所學的理論知識與實際生活結合起來,在理論的指導下提高學生行動的自覺性,從而達到德育滲透的目標。
例如:在教學“低碳生活每一天”這一課內容時,為了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增強學生保護環境的意識與能力,我除了為學生講述基礎的教材內容外,還會為學生布置生活化作業,比如,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在找出生活中存在的環境問題,制定解決方法,并在課堂上匯報,之后,我會與學生共同探究方案的可行性,修改完善方案,并與學生共同展開環保活動,以提高學生的環保意識。如此一來,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
綜上所述,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既是課程改革的內在要求,也是提高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的重要舉措。但德育教育工作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學生的思想道德觀念也是在點滴的實踐中逐步形成的,這就要求教師既要具備先進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也需要有足夠的耐心來保證課堂教學質量,從而使德育之光照亮學生前行的道路。
參考文獻:
[1]董小明.如何在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中融入德育[J].甘肅教育,2019(10):122.
[2]段亞麗.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中的德育研究[J].學周刊,2018(36):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