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倩嫻
【摘要】由于期末時間緊張,所以復習課相對于新授課和鞏固課,不受小學英語老師的重視。在復習課上,通常是語言知識點的重復,并且伴隨大量的練習題。因此,復習課對學生來說毫無吸引力,學生得不到進一步的提升,課堂教學效果也比較差。TAI復習課模式的應用,能改變小學英語復習課堂的這種狀態。在TAI復習課上,學生能在老師的引導下,開動腦筋去思考,主動投入進各種課堂活動中,練習聽說讀寫的技能,提升各自的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
【關鍵詞】TAI復習課模式;自主學習;聽說讀寫技能;綜合運用語言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指出:“義務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主要目的是為學生發展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打基礎,為他們繼續學學習英語和未來發展創造有利的條件?!薄坝⒄Z課程應成為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構建知識、發展技能、拓展視野、活躍思維、展現個性的過程。”而由陳燕老師所撰寫的論文《TAI復習課模式對小學生英語水平影響的實證研究》指出,TAI復習課模式的核心理念是:“Theme(主題)+ Autonomy(自主)+ Integration(綜合技能),在一個主題下,通過主線串聯GPDS(G:guidance, P:practice, D:development, S:summary)教學環節,在教學活動中,以生為本,調動其自主學習情緒,使其思維積極參與課堂,在多元的合作下,提升學生綜合技能(聽說讀寫)。”由此可見,TAI復習課模式與《標準(2011版)》的理念是一致的。
一、創設適合的情景,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情緒
運用TAI復習課模式,教師首先定好復習課的主題,創設好情景引導學生,使他們能夠帶著良好的心態和濃厚的興趣投入到課堂學習中。因此,筆者在設計六年級上冊的天河區復習指導課《Module 4 Travel experiences》時,定下了主題圍繞travel experiences來進行,并且在導入環節中,播放英語歌曲one elephant went out to play,讓學生跟著視頻一起唱。歌曲緊扣出游的主題,旋律歡快,能迅速地把學生帶到了出游的情景當中,讓他們更加期待接下來的課堂活動了。
二、巧設問題,引導學生思考,激活學生思維
教師在課堂上設計的問題,要適合、適量。問題過量,會讓學生感到疲憊;問題超出學生的認知,會沒有學生愿意舉手發言。所以,在設計這節區公開課時,筆者注意把問題設計得有梯度。舉個例子,在“free talk”環節,筆者設計了一系列問題,來了解學生的旅游經歷:1.Do you like travelling? 2.Where did you go to travel during your summer holiday? 3.Who went there with you? 4.How did you go there? 5.What did you do there?在與個別學生進行了這些對話以后,學生的思維通過這些問題被激活了。這時筆者緊接著再提問:“What do you want to know about my trips?”學生就能想出更多不同的問題來向筆者提問:“When did you come back? How did you feel? Why did you feel like that?”教師設計適量和適當的問題,能引導學生想提問、敢提問、會提問。
同時,在提問時,教師注意多設計一些不限定答案的問題,留給學生發揮的空間,會讓課堂生成有更多意外驚喜。筆者在這節課分享的旅游經歷中包含了去亞運會看孫楊比賽,因此,筆者問學生:“What do you know about Sun Yang?”孫楊是我國家喻戶曉的游泳世界冠軍,學生對他有一定的了解。因此,學生根據自己的認知,能夠很快回答出“He is very tall. ”也有學生說“He is strong. ”還有學生說“He swims very well.”等答案。在學生的認知和答案的基礎上,筆者再追問:“Then did he swim well in the Asian Games?”就會讓學生在心中形成一個合理準確的推測。此時,筆者再設計一個更開放的提問:“If you meet Sun Yang, what do you want to say to him?/do with him?”因為前面的問題和筆者的旅游經歷的鋪墊,一個學生說:“I want to take a photo with him, too.”還有一個女生非常大聲地說:“I want to say to him ‘You are very handsome.”引發了同學和聽課老師的歡笑。這個問題沒有預設的答案,而學生說出的這個答案,非常符合他們的年齡特點,能夠坦率地說出對別人的贊美。優化課堂提問,不僅能幫助學生自主思考,還能增強學生使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意愿。
三、合理設計多種教學活動,培養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
在英語習得過程中,聽說讀寫四種基本技能一直都是相輔相成的。同時,以TAI復習課模式的核心理念為依據,筆者圍繞travel experiences這個主題,設計了十四個教學活動,串聯起這節復習課的GPDS教學環節。
在guidance部分,有五個教學活動。1.Let's sing:One elephant went out to play.由歡樂的歌曲導入學生的學習情緒。2.Lets play-What's missing?讓學生通過一個小游戲去復習過去式動詞詞組。3.Lets put the verbs in the right box.教師引導學生將動詞過去式歸類放到不同的盒子,幫助學生通過觀察四個盒子里面的動詞過去式,自己歸納出四個動詞過去式的變化規則,加深記憶。4.Lets read and group.教師和學生一起復習規則變化的動詞過去式詞尾“ed”的讀音規則,引起學生對正確讀出動詞過去式的關注和重視。5.Free talk.教師引導學生思考一系列與旅游經歷有關的問題,激活學生用一般過去時思考和提問的思維,培養學生的提問能力,同時調動他們的學習興趣,并引入本節課主題。
Practice練習部分包含五個教學活動。1.Let's do picture reading.通過圖片環游,跟學生分享筆者的旅游經歷,創設真實的語言情境,讓學生在老師的講述和提問中,進一步感受一般過去時這個時態。同時,培養了學生的聽說技能和分析判斷的思維能力。2.Let's listen and judge.通過聽文章并完成判斷TF的題目,訓練學生的聽力技能,培養他們在傾聽中快速獲取文章大意的能力。3.Let's read and fill in the blanks.通過閱讀并且填空,培養學生通過精讀,正確獲取細節信息的能力。4.Let's finish the mind-map.教師通過引導學生提煉和明確老師游記的核心結構,完成思維導圖,為復述,口頭分享交流和寫話作鋪墊。5.Let's retell.通過復述策略,集中操練學生用一般過去時進行口頭表達的技能,內化文章內容。
在development發展部分,筆者設計了兩個教學活動。1.Let's talk.讓學生在小組里口頭分享交流各自的旅游經歷,培養學生積極交往的文化品格,并為接下來的寫作做準備。2.Let's write and share.學生運用一般過去時寫下他們的旅游經歷,鍛煉他們“寫”的技能。
在summary小結部分,筆者也設計了兩個教學活動。1.Let's sum up.通過總結回顧整節課的所學知識,加深對一般過去時的認知。滲透文明出游,增長見聞,熱愛生活的意識。2.Homework.布置作業,作為課外延伸,鞏固所學知識,并檢測學生的學習成果。
雖然這節課設計了十四個教學活動,比較多,但是由于所有教學活動的設計是由清晰的主線串聯起來的,并且是由淺入深的,所以學生輕松愉快地參與和完成好這些教學活動,充分地訓練了聽說讀寫的技能,提升了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
四、尊重學生不同的個體特點,教學活動注意分層設計
TAI復習課模式強調以生為本。因此,根據班級不同學生的水平,有幾個活動我進行了分層設計。在Let's talk的口頭分享旅游經歷環節中,讓學生可以在跟同桌對話,根據思維導圖描述,或者直接自己組織語言描述三種方式中,選擇其一,進行交流。學生們更喜愛與同桌進行對話。在Let's write and share環節中,也進行了分層寫作?;A比較薄弱的學生,可以選擇第一種方式,參考教師給出的短語和句型等語言支架來寫。基礎比較扎實的學生,可以選擇第二種方式,根據師生共同完成的思維導圖的提示,自由地運用所學知識來寫話。在最后布置作業這個環節,學生也可以從“用英語向家人分享你的旅游經歷”和“用英語向家人分享你的其他經歷,如開心的、傷心的或有趣的經歷等”中二選一完成。教師用心地設計教學活動,盡量使每一個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機會在課堂上有成功的體驗,就能讓自己的學生對英語學習保持熱愛,也更好信心把它學好。
運用TAI復習課模式給學生們上復習課,讓學生從“要我學”轉變為“我要小學”,切實地培養到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因此,小學英語教師可以積極研究和應用TAI復習課模式,精心設計每一節復習課,幫助學生更好地自主學習英語,讓他們更樂于將英語應用在方方面面。
參考文獻:
[1]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S].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陳燕.TAI復習課模式對小學生英語水平影響的實證研究[D].廣州:廣州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