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榮昌
【摘要】數學是一門基礎性學科,應用題是數學中重要的一部分,提高小學數學應用題解題的能力,能夠幫助學生建立數學思維。但是,由于小學生年齡小,智力未能完全開發,在應用題解題上存在障礙。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對學生應用題解題能力的培養,促使學生形成正確的數學思維,從而提高學生的數學能力。
【關鍵詞】數學應用題;小學數學;教學途徑
在數學應用題教學過程中發現,很多學生在課堂上似乎能聽懂老師的講解,但在獨自進行解題過程中卻迷失方向,不知如何下手。影響小學生數學應用題解題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教師要注重對解題思維的培養,幫助學生建立應用題解題認知。應用題在小學數學中占據重要位置,學生成績的高低大部分來自應用題的差距。因此,提高學生的應用題解題能力,不僅能有效提高學生的數學成績,同時使學生對數學有更深刻的認識,幫助學生形成完整的數學體系,有利于學生未來的人生發展。
一、目前小學生數學應用題解題方面存在的問題探析
小學生數學應用題解題存在問題與多方面因素有關,首先,小學生的基本數學概念不牢固。這主要與教師的教學方式有關,很多教師為了節省上課時間,對于數學中出現的概念直接告訴學生,要求學生進行死記硬背,雖然短時間內是將這些概念記住,但隨著數學概念越來越多,在應用題解題過程中小學生就會很容易搞混,造成應用題解題困擾;其次是小學生的數學解題思路不清晰。由于小學生智力發展并不是很成熟,面對復雜的題目有時很難做到正確理解,對于一些應用題,偶爾能夠做出來,但換了幾個概念,或換種提問方式,立馬就不能夠解答出來,這就是典型的數學解題思路不清晰,每次做題目時沒有進行知識的串聯,而是胡亂的解答,導致數學題解題能力并未得到提高;再者是小學生缺乏解題技巧。數學應用題解題是需要一定的解題技巧的,在解題思路正確的基礎上,能夠運用解題技巧解題,將大大提高解題的效率和質量。但是有的小學生卻在解答應用題的過程中,出現思路是正確的,但最總答案是錯誤的,可以明顯看出是缺乏解題技巧,導致運算結果錯誤。
二、提高小學生數學應用題解題能力的教學策略
1.鞏固數學基礎知識,完善數學知識體系
小學生要想提高應用題解題的質量以及效率,必須要加強小學生的數學基礎知識,將知識之間的聯系進行串聯,找出其中的內在聯系,將會大幅度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教師要明確意識到,加強學生的數學基礎教學,不僅是在課堂上重點進行講解基礎知識嗎,而是如何使學生的知識儲備提高,以滿足應用題解題所需要的知識。應用題涉及的知識范圍較寬,需要學生具有完善的數學知識體系,才能保證解題的質量以及效率。比如,教師在講解小學六年級教材上冊第一單元《圓》的有關內容時,應用題中經常求解圓的面積。此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先了解長方形、三角形以及梯形等的面積是如何計算的,使學生將其與圓面積計算公式分開。使學生明白圓所占平面的大小叫做圓的面積,其圓面積的公式為:圓的面積=πr2,小學生只有清楚意識到圓面積的內涵,在進行有關圓面積計算時才不會出錯。由此可見,只有數學基礎扎實,形成一定的數學知識體系,才可以從容面對每一道數學應用題。
2.重視課后總結,理清解題思路
在應用題教學過程中經常發現,學生已經進行了大量的題目訓練,但最后的學習效果卻不佳。有時候甚至連一些簡單的題目都會做錯,這就是典型的只做題,而不進行總結造成的后果。題海戰術并不是不好,但對于已做的題目進行課后總結是必須的,每一道應用題都有其解題的思路,只有正確把握解題的思路,才能做到舉一反三,達到題目訓練的目的。比如,教師在講解六年級下冊《正比例》的相關內容時。其中有這么一個問題:一輛汽車按照80千米/時的速度行駛,汽車行駛1小時走了90千米,2小時走了180千米,3小時走了270千米;請問其中汽車行駛的時間和路程呈現出怎么樣的規律。學生會很容易得到這是正比的關系,但學生是否就真的理解了正比的真正含義呢?所以需要學生在課后進行規律的總結,深入觀察和分析,進行獨立思考,才能有效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
3.加強解題技巧培訓,擴寬解題思路
在對應用題進行解答時,很多老師認為題目只要解答出來就行,不必在意技巧,不用關系解題的思路。該種做法顯然是錯誤的,數學考試要求在規定時間內做出答卷,如果不按照既定的技巧進行應用題解答,就有可能出現考場上花費大量時間尋找解題的思路,從而嚴重影響了考試的成績。解題技巧并不是投機取巧,而是真正將數學知識融會貫通,才能按照一定的解題思路,運用技巧將其解答出來。有很多數學題目解題所需的知識是相同的,只是問題的問法不一樣,很多同學面對此類題目就無從下手。而采取數學技巧進行解題,可以清楚知道題目的陷阱在哪,運用何種定理進行解答,內部聯系是什么?經過培訓練習,學生的運用技巧解題的能力將會得到大幅度提升,并且開闊了解題的思路。比如學生在解決圓周長或者面積時,首先要注意圓的半徑;在解決三角形的面積時,則找準三角形的高。學生只有正確掌握一定的解題技巧,才能在考試中快速進行解答,不斷創新思維,達到觸類旁通的效果。
4.聯系生活實際,加強學生認知
學生做不出應用題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讀不懂題目,從而導致解題的錯誤。解題的關鍵就是審題,只有審題清楚,才能理清思路,運用數學知識進行解答。學生由于認知問題,對于理論知識存在一定的盲區,所以可以結合生活實際,為學生創設情境,從而提高學生對于題目的認識。比如,教師在講解有關《變化的量》應用題時,如果只是按照教材上的理論知識給與學生進行講解,學生只知道一些量變會引發另一種量變,但具體如何應用卻不知道。但如果聯系生活實際,如購買了3根玉米是6元,2本書是10元,總價是16元;但如果買了2根玉米,3本書那一共花了多少錢呢?通過現實生活中的例子,可以使學生清楚意識到變量的變化對另一個變量產生的影響。
三、總結
總之,應用題是小學數學中的重難點,教師要重視學生的應用題解題能力培養,促使學生真正提高數學能力。在進行應用題解題能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做到鞏固學生的數學基礎知識,完善數學知識體系;重視課后總結,理清解題思路;加強解題技巧培訓,擴寬解題思路。
參考文獻:
[1]胡樂兵.提高小學生數學應用題解題能力的教學策略[J]. 神州(上旬刊), 2018(017):64.
[2]郭志英.探究如何提高小學生數學應用題的解題能力[J]. 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 2016(7):247-248.
[3]梁浩軍.如何提高小學生解答數學應用題的能力[J].名師在線, 201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