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爽 董春玉
【摘 要】目的:圍繞1例卵巢神經內分泌癌病例,對其治療及預后進行分析和學習。方法:利用1例病例進行展開分析 結果:患者行手術治療后進行第一次輔助化療后出院 結論:卵巢神經內分泌癌惡性程度極高,預后很差。手術及化療仍是目前主要治療手段。
【關鍵詞】卵巢神經內分泌癌;卵巢小細胞癌;治療;預后
【中圖分類號】R737【文獻標識碼】B ? ?【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7-0277-01
1 病歷
患者,女,56歲,于2019年11月21日因“下腹部脹痛1個月”為主訴入院,患者平素健康狀況良好,1個月前始出現下腹部脹痛感,故就診我院行彩超檢查發現盆腔包塊,以進一步治療為目的入院。既往1997年于外院行闌尾切除術。無慢性疾病及特殊嗜好,無傳染疾病及毒物接觸史,無外傷史。查體:體溫36.0℃,脈搏86次/分,呼吸18次/分,血壓157/90mmHg,心肺無著變,肝脾肋下未觸及,專科情況:外陰:(-);陰道:暢;宮頸:2.0cm,光;宮體:前位,鴨卵大小,硬;附件:子宮后方包塊,約9cm大小,質中,活動受限。輔助檢查:(2019-11-19本院)CA125:339.0U/ml;(2019-11-22我院)盆腔內見大小約103x60mm實性團塊,邊界清,內回聲欠均勻,內見斑點狀信號,RI0.35.盆腹腔(肝腎間區)內可見游離液性暗區。完善術前檢查后,患者于11月25日9:45分在全麻下行經腹全子宮+雙側附件切除術+大網膜切除術,術中探查見:腹腔內血性腹水約2200ml,子宮前壁肌瘤,約6x6cm大小,漿膜層布滿小菜花樣病灶,右側輸卵管卵巢實性,約15x13cm大小,表面灰白色分葉狀,鑲嵌于盆底,與右側盆壁粘連,左側輸卵管實性小包塊,卵巢正常,盆腔腹膜布滿菜花樣病灶、大網膜菜花樣增厚呈餅狀,腸管、腸系膜、壁層腹膜布滿菜花樣病灶,直腸兩側布滿菜花樣小病灶,闌尾缺如,盆腔淋巴結無腫大,腹主動脈旁淋巴結無腫大,肝、脾表面見病灶。術中冰凍病理報告為卵巢小細胞惡性細胞。向家屬交代病情,決定行卵巢癌減瘤術。術后病理回報示:(右卵巢)神經內分泌癌(G3),見脈管癌栓,累及右側輸卵管,種植轉移至左卵巢、大網膜及直腸,左側輸卵管未見腫瘤細胞。免疫組化結果顯示:腫瘤細胞呈TTF-1(+),CD56(+),CD99(-),inhibin(-),Vimentin(-),CK(+),CD7(-),Ki-67(index 90%)。治療上行多西他賽+卡鉑輔助化療對癥治療,現第一程結束后出院。
2 討論
女性生殖系統的神經內分泌癌(neuroendocrine carcinoma of the ovary)是十分罕見的,約占婦科腫瘤的2%,可累及外陰、陰道、宮頸、子宮內膜、卵巢。大多數卵巢神經內分泌腫瘤與卵巢表面上皮腫瘤有關。與大多數上皮性卵巢癌(包括漿液性、子宮內膜樣、黏液性、透明細胞)和類似于卵巢癌肉瘤的亞型相比,卵巢神經內分泌癌患者的生存期明顯較差。女性生殖道神經內分泌腫瘤占婦科腫瘤的比例不到2%。此外,卵巢神經內膜癌極為罕見,占所有惡性卵巢癌的不到2%[1],卵巢神經內分泌癌在2014年WHO分類中并不是一個單獨的卵巢腫瘤類別。最近,子宮內膜和子宮頸的神經內分泌癌的分類被改變,以接近世界衛生組織對胃腸道惡性神經內分泌腫瘤的定義。然而,卵巢神經內分泌癌的分類和治療指南仍不明確。
目前卵巢的神經內分泌腫瘤起源上不清楚,大致與小細胞癌(高血鈣型、肺型);類癌及大細胞神經內分泌腫瘤有關,本病例為卵巢小細胞癌,故就此展開
論述。
卵巢小細胞癌分為高血鈣型和肺型(ovarian small cell carcinoma of hypercalcemic type,SCCOPT)[2],肺型更為罕見。目前,SCCOPT尚無成熟統一的治療方案,以手術為主要治療方式,化療及放療為輔。TC 方案似乎對 SCCOPT 有效[3-6]。Kurasaki 等[4]對 1 例54 歲 III A 期 SCCOPT 患者術后給予紫杉醇+卡鉑化療,療效顯著。李林等[4]對 3 例 SCCOPT 患者術后給予 TC 方案化療,2 例分別隨訪 7、30 個月仍無瘤生存,1 例 (IV 期)患者,12 個月后死于腫瘤復發。
綜上,卵巢神經內分泌癌惡性程度極高,預后很差。該病臨床罕見,目前還沒有國際公認的治療指南,手術及化療仍是目前主要治療手段。由于發病年輕化,對于年輕女性保留生育功能的可行性需要更多的病例來進一步證實。關于選擇何種化療方案仍需要進一步探討。
參考文獻
[1] Dasari A, Shen C, Halperin D, et al. Trends in the incidence, prevalence, and survival outcomes in patients with neuroendocrine tumors in the United States. JAMA Oncol 2017;3.
[2] 陳樂真. 婦產科診斷病理學[M]. 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10: 395-398.
[3] 李林,吳令英,張蓉,等. 原發卵巢小細胞癌臨床病理特點及預后分析(附 4 例報告及文獻復習)[J].中國腫瘤臨床,2014,41(9):589-592.
[4] Kurasaki Al,Sakurai N,Yamamoto ,et al. Ovarianpulmonary-type small cell carcinoma: case report and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 Int J Gynecol Pathol,2013,32(5):464-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