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華
摘 要:新課程標準對教師教學有了新的要求,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自主學習能力,既要培養學生的基本學科素養,又要注重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教師要努力滿足不同學生的個性化需求,保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教學課堂上促進所有學生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方法應用
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式學習,在實踐中獲取知識,努力為學生創設學習情境,做到師生之間的良好互動。高中教師在教學實踐中要牢牢遵守新課標的要求,運用合適的教學策略,讓學生更好地學習、成長發展,以下是給高中教師在教學中的幾點建議。
一、強化實踐教學,增強學生自信
教育教學中的一個基礎目標就是培養學生的學習自信心,鼓勵他們勇于挑戰全新的知識與未知的困難,自信心強的學生不僅能夠在學習過程中乘風破浪,在以后的社會發展中也會展示出更加強大的心理素質。教師應該多為學生創造動手實踐的機會,讓他們在實踐中取得成功,獲得成就感,進而增強對自己的肯定。例如,在學習三角函數的時候,會涉及很多公式變換,教師常常需要花小半節課來推導一個公式,既浪費時間又讓學生很難擁有課堂參與感。高中階段的學生已經擁有了比較成熟的思維邏輯與自學探究能力,教師不妨把推導公式這些枯燥的流程拋到學生手中。將學生分為不同的小組,一組學生負責“和差角公式”,二組學生負責“和差化積公式”,三組同學負責“二倍角公式”……最后讓每個小組分別派代表匯報自己的探究結果,臺上的學生作為臨時講師,臺下的學生積極消化吸收,提出建議。這樣一來,講師從繁重的課堂內容中脫離了出來,能夠把更多的時間花在與學生交流溝通上。而每個學生都會覺得自己是主角,深深地參與到課堂中,成為了課堂的主人。學生在實踐中完成了知識的學習和掌握,很容易增強他們的學習自信心。
二、以學生為主體,倡導探究式學習
鼓勵學生進行探究式學習,是新課標提出的新理念。探究式學習提倡學生發揚自主思考能力,對新的知識保持飽滿的興趣和征服知識的欲望。探究式學習要求教師首先要承認學生的主體地位,課堂設計要緊緊圍繞學生需求去展開。教師要組織好課堂內容,把握好課堂整體節奏,讓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投入到探究學習之中。例如,在“等比數列”的教學中,教師可以試著去相信學生,讓學生對照著前邊學過的“等差數列”,去總結“等比數列”的知識點,并形成知識體系。從概念的了解和記憶,到通項公式的推導,然后是前n項和公式的推導,最后是應用問題的解答、知識點的靈活互通。這些學習內容都可以扔給學生去探究學習,教師負責答疑解惑、補充拓展、整體梳理即可。
三、個性化教學,促進學生共同進步
教師的課堂教學要照顧到每一個學生,讓所有的學生在學習中都應該能夠獲得知識增長和進步,針對不同的學生提出不同的學習目標,將教學方案的制定個性化。隨著年齡的增長,學生之間的思維能力、記憶能力會逐漸拉開距離,接受知識的速度也不盡相同。教師要認識到學生之間的差異性,在課堂設計時要考慮到所有的學生,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參與到課堂學習中,收獲知識的果實。例如,教師在課堂例題的選擇時,要盡可能做到梯度設立,從基礎知識到進階運用再到深度拓展都要涉及,讓基礎相對薄弱的同學便于理解,讓想要拔高的同學也能“吃飽”。甚至在布置課后作業的時候,教師可以設置兩部分題目,一部分是需要所有同學都做的,另一部分大家自愿選擇其中3道題去做即可。這樣一來,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能力水平選擇相匹配的題目,不同層次的學生全都能憑自己的能力完成課后作業,取得進步。
四、打造信息化課堂,提升教學效率
在高中數學課堂中,引入信息化教學設備設備,打造信息化課堂,有助于學生更好地學習知識,方便教師更好地開展教學活動。微課的導入、多媒體課件的運用、音頻視頻的合理運用,都是高中數學教師需要掌握的技能。例如,在“函數圖像變化規律”的教學中,在傳統的課堂中,教師需要取點、建立直角坐標系、最終畫出函數圖像,如果調整解析式,那么就需要重新再畫函數圖像。在這一教學過程中,教師把大量時間運用到了畫圖中去,既費時費力,學生參與度也不高,教學內容的連續輸效果出也比較差,學生很難直觀地看到解析式變化對函數圖像的影響。在引入新媒體設備后,教師可以提前制作課件,一鍵生成函數圖像,讓學生清晰地看到函數解析式中參數的變化對函數圖像的影響,進而帶領學生總結規律,完成課堂教學。信息化設備的使用,讓教師授課效率更高,能夠把抽象的知識點,用生動形象的方式展示給學生。學生的課前預習可以借助微課進行,在沒有家長、教師的輔導時,學生通過視頻課程能夠更加方便地獨立自主學習,完成課前預習。同樣的道理,在課后復習、查漏補缺的時候,學生也可以通過微課進行學習,找到自己的知識薄弱點,選擇針對該知識點的視頻詳解課程。
綜上所述,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是一個不斷完善、優化的過程,數學教師要緊跟新課改的方向,轉變傳統教學方式,豐富教學手段,提升自身教學素養,做到“打鐵還得自身硬”。除去外在的教學技巧,更重要的是教師要對學生擁有一顆負責任的心,把學生的發展成長與自己的職業理想聯系起來,爭做一流的教師,為學生和知識之間架起橋梁。
參考文獻:
[1]黃茂.運用有效方法,做好高中數學后進生的轉化工作[J].課程教育研究,2020(04):135-136.
[2]冷霜.核心素養下高中數學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策略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20(04):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