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艷麗
摘 要:情境教學法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運用教學工具和場所為學生創設一定的學習場景,使學生對教學難點加以掌握,實現教學效益最大化的過程。將這一教學方法應用在小學語文寫作之中,不僅可以讓學生掌握寫作思路,還能讓學生掌握寫作方法,以此增加寫作興趣和積極性,為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做好保障。那么如何將其教學價值發揮到最大化呢?本文對這一教學方法在小學語文寫作中的應用進行了探討,以期讓更多的學生喜歡上寫作,增強學生的文學素養。
關鍵詞:情境;小學語文;寫作
隨著學段的增高,寫作教學成為語文課堂教學的重中之重。原因在于高年級的學生具備了一定的認知能力和理解能力,所以將學到的知識加以論述自己的觀點,成為必備的一種技能,為此,寫作水平成為衡量學生語文能力的一種標準。然而,很多學生對寫作的認知不夠清晰,且方向不夠明確,導致寫作水平不盡如人意,久而久之,失去了寫作的信心。為了解決這一問題,讓學生在語文課堂中加強對寫作的訓練,教師可以為學生創設合理的情境,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和積極性,從而完成寫作任務,培養學生的寫作技能,最終完成課程改革的教學需求,使學生在語文課堂中的語用能力和表達能力得到提升和發展。
一、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寫作興趣
寫作是一門基本能力,也是鍛煉學生思維品質的有效途徑,所以要想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教師必須讓學生讀寫作充滿興趣。而問題情境的創設就實現了這一目標,讓學生從問題中對寫作充滿期待。并將平時積累的寫作素材和好詞佳句進行應用,以此將作文寫得更加生動和美妙。這樣不僅調動了學生的學習動機,也完成了寫作教學的任務,使每位學生能夠主動寫作,提升寫作水平
例如,在學寫《家中的風俗》這一主題時,筆者給學生創設了問題情境:“大家思考在過春節、端午節、中秋節時,家中都是如何做準備的?又會舉辦哪些活動?在這些節日中我們都會有哪些忌諱?與往常又有哪些不同呢?”通過這些問題的思考,讓學生回憶自己家中的風俗,并結合實際生活將自己的看法表述出來。這樣不但豐富了寫作內容,還調動了寫作的積極性,讓作文的框架更加豐滿和實際,寫作觀點更具有說服力。
二、創設生活情境,掌握寫作思路
要想讓學生掌握寫作思路,在寫作課堂中除了給學生引入問題情境之外,教師還可以給學生創設生活情境,讓學生結合生活實際,對寫作的步驟以及過程進行探討。最終依據生活經驗將寫作加以練習,從而加強自身的寫作技能。除此之外,生活情境的創設,消除了學生對寫作的陌生感,讓更多的學生主動將生活與寫作進行融合,完成了寫作的教學目的。
例如,在學寫《讓真情的流露》這一作文時,筆者就給學生設計了生活情境:“在一次下雨天,小明的媽媽來接他放學,由于傘不夠大,小明媽媽將傘全部遮蓋在他身上,自己淋了雨,結果發了高燒。”之后,筆者讓學生思考平時生活中,自己的母親為了照顧自己而做出的舉動,并通過回憶讓學生來表達自己對母親的愛,將自己的真情實感流露出來。學生通過生活情境將自己的真實情感進行了表達,并以正確的寫作思路寫出了優秀的作文,不再為寫作而發愁。可見,生活情境的創設讓更多的學生掌握了寫作思路,懂得了如何將自己的情感加以表達,以此將寫作教學的效果發揮到最大化。
三、創設多媒體情境,總結寫作方法
除了給學生創設生活情境之外,教師還可以運用多媒體情境為學生講述寫作方法,從而使學生在寫作過程中總結寫作技巧。將作者的寫作方面和路徑加以對比和掌握,最后將其在自己的文章中加以應用,以此提升自身的寫作水平,豐富自身的寫作框架,為未來的發展做好鋪墊。
例如,為了讓學生總結寫作方法,筆者在開展寫作課程時,將類似題材的文章進行了展示,如關于“母愛”這一主題,筆者首先運用多媒體播放了《世上只有媽媽好》這一歌曲,之后展示了相關的文章,如《孟母三遷》《慈母情深》《母愛的力量》等。之后,讓學生對其中的寫作方法進行了探討,懂得在寫作母愛時采用的思路以及方式,并在今后的寫作中加以應用,從而提升自身的寫作水平。再如,在學寫景物這一主題時,筆者同樣運用多媒體將《故宮》《黃果樹瀑布》《小興安嶺》等文章進行了展示,讓學生通過多媒體情境,掌握景物描寫的手法,并將擬人、排比、比喻等手段應用在自己的寫作之中,以此完成寫作教學的任務。最終在拓展自身眼界的同時,豐富自身的知識框架,為今后的寫作積累素材。
綜上所述,寫作教學是檢驗學生語文水平的有力法寶,在高年級語文課堂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注意對寫作教學方法進行深入探討和研究,保證學生在寫作課堂中充分發揮其潛能,根據教學情境梳理寫作思路。最后,經過不斷地訓練提升寫作水平,以此完成小學語文教學的教學目標,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參考文獻:
[1]林飛.生活情境,給小學語文寫作添“油”加“醋”[J].科教導刊(電子版),2018(20).
[2]倫知全.在觸景生情間揮毫出錦繡佳作——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的應用[J].中華少年,201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