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萬紅
摘 要:近些年來,由于移動教育模式在大學教育中逐漸發展起來,大學生的創造能力和動手實踐能力愈發成為老師們的著眼點和關注點,尤其是通過移動學習模式進行大學英語的學習。此文主要由當下移動教育的現狀為切入點,著重分析移動英語學習模式的構建,在大學生英語教學環節中培養和探究的相干影響。
關鍵詞:移動學習模式;大學英語;構建研究
在組織移動英語學習的活動中,大學英語老師不應當僅只著重于相關的單詞和語法的演繹以及理論的教授,而是著重于學生英語技能的發展上來。比如,所涉及的邏輯思維和思維能力方面。老師應當探求學習怎么通過使用合理的移動教育,來有效地使學生參與大學英語學習中來,并通過移動英語學習模式的構建,使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得到增強。在當下英語移動教學的盛行之下,老師們已經開始探索如何利用移動教學,更好地提高英語教學的效率。
1.移動學習的內涵與國內外研究現狀
移動學習的定義是指通過手機、電腦或者APP等移動方式進行學習。用于移動學習的移動設備不光可以提供課堂內的相關課件,還能使每一個用戶可以在移動平臺上進行問題的探討和交流。美國國家高等學校教育技術協會認為,移動學習與更復雜的無線蜂窩網絡,APP平臺搭建有關。學生和老師使用更常用的無線設備,使交互式教育活動更容易,更靈活地實施。
2.大學英語開展移動學習模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學生通常從小學一年級開始學習英語,他們大學畢業后,每個人都接觸并了解英語至少16年的時間。但是學生的英語能力卻沒有達到預期的要求,尤其是關于說和聽方面還是有很大的差距。從2003年到2013年,工程科學A級入學考試的英語分數為45至36分,平均為40.6分。對于中國應試者而言,在聽力和口語上取得高分并不容易。這令人尷尬的英語困境原因有很多,而舊式的教育方式無疑是主要原因之一。在傳統的大學英語教學方法實踐中,學生作為學習對象的主觀能動性受到抑制。從這個意義上講,2007年制定的英語大學課程大綱,就很好地確定了移動英語教學于課堂教學融合的方向,并使學生能夠選擇適合自己需求的材料。所以,如何在課外利用移動教學平臺進行英語的相關教學,是一種反映技術和時間趨勢并具有明顯優勢的選項。
3.大學英語移動學習模式的實踐研究
3.1 基于短消息的詞匯學習
大學階段是學習英語的高級階段,并且在聽力、口語、閱讀和寫作的各個領域都有更高的要求。2007年,教育部在“大學英語課程的教育要求”中要求,大學英語教學是為了提高學生對英語的廣泛了解,尤其是他們的應用能力。基于這一要求,我們在2012年針對六名自然學生的大學英語移動學習模型進行了調查,并采取了一些具體措施。基于短消息的詞匯學習的主要目標是擴大學生的詞匯量并熟悉新單詞和短語,老師通過學校的短信平臺向一群學生發送短信,每天發送五個新單詞,并提示學生使用手機的詞典軟件查找單詞和例句。第二天,老師在前一天針對新單詞發送了5個練習。這使學生能夠回顧他們的記憶并改善他們的學習。每天都會向班級小組和微信小組發送新單詞和練習,以確保學生準確、及時地獲得信息。
3.2 移動英語角
學習英語時,輸入和記錄信息很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信息的輸出,英語寫作和口頭表達。英語角是一個平臺,英語是唯一的交流語言,每個人都可以學習,交流和相互支持。英語角受到了學生的喜愛,學生們不僅可以在英語角這里學到更多的知識,還可以結識到一些興趣相投的朋友。將英語角植入到微信小組或者公眾號內,將英語角作為出發點,學生能夠使用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參加活動。設定英語為微信群中唯一的交流語言,學生可以通過文本和語音來交流。鼓勵學生用聲音交流。
4.課外學習鞏固
合理的邏輯思維與頻繁的課后培訓密不可分。學生只有具備理論知識,才能從結論中得出適當的理解。因此,老師不僅需要立足于課堂內的教學,還需要關注學生課外利用移動教學需要關注的相關研究。后續活動的主要目的是擴大學生所擁有的知識量,并增加知識積累。因此,教師必須選擇學生可以學習的有趣且多樣化的主題。這樣,教師可以訓練學生辯證地解決主題。
5.結束語
大學生英語能力的可造性很高,重要的是老師的培育。研究大學英語移動學習模式構建,老師能夠通過課堂教學和課外移動教學來提升學生英語學習的能力。比如,老師可以通過思維導圖、小組協作和課外研究來改善英語教學。無論是課內教學還是移動教學,都應首先關注學生實際情況的差異,只有完全了解學生的課堂內外狀況,老師才可以使教學形式適應各種變化,從而確保有效提高大學生英語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繆玲,潘戰生,武麗志.2011年我國移動學習研究綜述[J].現代教育技術,2016(11):23-28.
[2]鮑松彬.融合移動學習大學英語教學新模式[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6,(04):144-148.
[3]孫怡夏.移動學習系統建構與應用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學,2017.(04)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