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國清
摘 要:素質教育的深入發展促使學校及教師將重點放在學生核心素養的養成及培養層面,教師不僅僅要關注學生物理興趣的激發、物理綜合能力的養成,更要重視對學生的物理核心素養養成。在實際教學中,物理學科的核心素養主要體現在學生學習物理的思維、科學的物理觀念、主動探究知識的意識和科學精神品質的養成等方面,教師除了基礎知識的傳授外,還要能夠從不同的教學手段著手,幫助學生夯實文化基礎,實現學生物理思維有效提升。
關鍵詞:初中物理;核心素養;滲透策略
新課改的影響促使初中物理教學方式發生了較大的變化,教師在教學中更加注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利用多種手段將教材內容與創新教法相結合,始終堅持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以學生的科學素養培育為根本任務,從創新多種手段促使學生建立物理概念知識。開展問題導學機制推促學生思維能力養成,組織實驗探究教學促使學生探究能力提升。挖掘多種物理史學,有效滲透科學態度精神等方面著手探析初中物理課堂中核心素養的有效滲透策略。
一、創新多種手段促使學生建立物理概念知識
任何一門學科的學習都需要系統建立與該學科相關的基礎概念,物理觀念的形成,是概念和規律等在頭腦中的升華和提煉。物理教學目標不是學生機械知識的堆砌,整個教學是實現一個趨向于核心概念的進展過程。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能夠針對具體教學內容選擇適當的策略,幫助學生接受抽象的物理概念知識,建立完善的物理觀念。
比如,在學習“機械能與內能”的相關知識時,教師就可以通過創設情境的方式引導學生理解,在水平軌道上有一個靜止橡皮塞,一個圓球從斜面落下,滾動的圓球會推著橡皮塞前進一段距離,而小朋友玩的彈弓拉開在力的作用下,橡皮筋發生變形松手彈珠就會射出去。通過這些情境的創設,教師可以讓學生找出運動的小圓球和變形的彈弓之間的共同點,幫助學生對機械能有深刻的理解。同時,還可以設計兩個燒杯盛有涼水和熱水,燒杯質量和水的質量相同,在其中點幾滴藍墨水進行擴散觀察,由此讓學生思考在熱運動中,水分子的呈現形式是什么,與溫度之間的關系是什么,讓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概念內涵有深入了解。
二、開展問題導學機制推促學生思維能力養成
作為一門理科學科,物理問題的分析和解決能力必不可少,傳統的物理課堂中教師往往會采用題海戰術讓學生進行分析和解答,這種教學往往會促使學生喪失學習興趣。為了促使學生的物理思維能力得到提升,教師在教學中采用提問的有效手段,通過設計梯度化、針對性的問題鏈,將課本內容轉化為急需要解決的問題,激發學生的思維活動,這種教學對學生的科學思維能力養成有重要推動作用。
比如,在學習完《凸透成像》的相關知識后,教師可以先提出問題:“你能運用本節課所學新知識設計一個望遠鏡嗎?”學生在思考和創作過程中可以充分發揮思維能力,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在設計過程中,教師可以以問題鏈的形式,引導學生對課堂知識進行內化。我們的眼睛感覺的物體大小取決于什么因素?如果我們將像拉近到眼前是讓物體在物鏡中成實像還是虛像?物鏡的焦距可以很長很小嗎?在明確物鏡后,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對目鏡的相關因素做出定義,在循序漸進的提問中,幫助學生了解望遠鏡的成像原理,實現學生思維的有效性。
三、組織實驗探究教學促使學生探究能力提升
實驗探究是促使人們了解自然獲取科學知識的有效辦法,實驗作為物理學科的重要組成部分,師生提出問題后,教師可以組織他們動手實踐。通過對提出的科學問題進行猜想與假設,實現知識的內化和升華。在實際教學中,教師為了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將教學的重心轉移到物理實驗中,通過指導學生動手操作,幫助提升和培養學生主動投入學習的積極性。
比如,在引導學生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這一實驗中,教師可以給學生舉例生活中的事跡,喚醒學生的生活經驗,引導學生思考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而后教師可以將班級的學生分為不同的學習小組,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設計實驗內容并得出結論。這種遞進式的實驗探究,能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和分析實驗現象,引導學生反思課本實驗中的問題,并能夠創新改進實驗內容,促使學生的探究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又如,在學習完電力相關知識后,除了課本實驗外,教師還可以讓學生自主制作簡易電動機,課下,學生搜集了相關的實驗材料進行動手操作,最終設計的電動機不僅內化了課本所學知識,實現了簡單的轉動,也在其中加上了自己的小創意,如,將簡單的線圈變成簡易的“燒烤架”等,實現了創新探究的深化發展。
四、挖掘多種物理史學有效滲透科學態度精神
物理學的發展進程中蘊含著多種多樣的物理知識,也包含了眾多需要學習和研究物理的科學方法,這與物理學家嚴謹的科學態度和持續努力的科學精神有重大關系。在實際教學中,為了促使學生的科學品格得以養成,教師可以從物理學史的角度出發,通過課堂中挖掘相關的情感要素,請學生了解歷代相關物理學家為了得出這一科學結論所作出的努力、思考和探究過程,在這一過程中,促使學生的核心素養得以提高。
比如,教師可以在課堂中給學生講授物理學家們為了探索真理做作出的努力及他們為了探究物理知識生活中的趣味故事,以此將鮮活的形象呈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養成嚴謹科學的態度,始終對事物保持批判的精神,培養其在物理科學方面的獨立思考能力。同時,學生在學習物理概念時,教師也可以將辯證的觀點滲透給學生,讓學生學會用辯證分析地看待問題,提升其科學素養。
綜上所述,社會的發展和課程的改革,促使人們越來越重視各學科核心素養的有效培育,學生的綜合素質提升也需要教師從不同方面努力。為了提升班級學生的物理核心能力,教師在教學時不要單純依賴教材為學生講解知識點,更重要的是創新手段培育學生的綜合思維能力。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能夠從自身做起,通過立足學生視角,加強課堂教學模式轉變,創新多種教學手段培育學生的物理學習興趣。讓學生在學習中對物理學科產生積極的情感體驗,通過學習加強學生的思辨能力及探究意識,在有效提升物理課堂效率的同時,提高學生的物理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李寶銀.初中物理核心素養與關鍵能力的研究[J].物理教師,2018,39(02):37-40.
[2]黃盼理.以核心素養為導向的初中物理教學探討[J].西部素質教育,2017,3(08):15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