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愛軍 路永智 李香香
【摘 ?要】目的:分析在骨結核患者康復護理中聯合應用優質護理配合健康教育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期間于我院接受治療的50例骨結核患者作為研究對象,以隨機數字法將患者進行分組,可分為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觀察組(實施優質護理與健康教育),兩組比例為25:25。觀察兩組疼痛程度與住院時間。結果:護理前,組間疼痛數字量表(VAS)評分較接近(P>0.05);護理后,兩組VAS評分均下降,且觀察組降幅更大(P<0.05)。在住院時間比較上,觀察組短于對照組(P<0.05)。結論:予以骨結核患者優質護理聯合健康教育,可減輕患者的疼痛感,進而加快恢復速度。
【關鍵詞】優質護理;健康教育;骨結核;康復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5??????【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6-0195-01
前言
骨結核是結核桿菌侵襲骨組織或關節后引發的破壞性病變[1],以局部變形、疼痛等癥狀為主要表現,因發病后難以治愈,再加上病程長,患者在治療的同時需要接受相應的臨床護理,以促進病情的轉歸。雖然,常規護理可為患者在恢復上提供專業的指導,但護理內容相對常規與局限。而優質護理是以高質量服務為特點的護理模式,現已有研究報道,優質護理可減輕患者的疼痛感,在此基礎上配合實施健康教育能夠提高患者對疾病的認知程度[2],促進患者治療后的恢復,故本文就骨結核患者同時應用優質護理與健康教育的效果進行分析。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期間于我院接受治療的50例骨結核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患者經影像學檢查與結核菌培養等明確病情;患者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合并認知障礙者;合并肝腎功能障礙或惡性腫瘤者;以隨機數字法將患者進行分組,可分為對照組、觀察組,兩組比例為25:25。對照組男女比例13:12;年齡范圍在26~42歲之間,平均年齡為(33.18±1.78)歲;病程范圍在5個月~3年之間,平均病程為(1.50±0.36)年。觀察組男女比例14:11;年齡范圍在26~43歲之間,平均年齡為(33.45±1.30)歲;病程范圍在4個月~3年之間,平均病程為(1.68±0.20)年。兩組以上資料無顯著差異(P>0.05)。此次研究經倫理委員會批準。
1.2方法
對照組行常規護理,做好病房環境管理工作,遵醫囑提醒患者服藥等。
觀察組行優質護理與健康教育,方法:(1)優質護理:①為患者提供硬板床,叮囑其絕對臥床休息,并進行充分制動,將患肢抬高至合理角度,一方面可緩解疼痛,另一方面能夠避免體位不佳影響骨與軟組織的修復。②在制動一段時間后指導患者進行功能鍛煉,例如協助患者深呼吸,以促進肺通氣量的增加以及肺內分泌物的排出;通過股四頭肌等長舒張與收縮運動,加快深部靜脈回流速度,減輕患肢腫脹。(2)健康教育:組織患者開展疾病座談會,通過視頻與PPT詳細講解骨結核相關知識,例如:①該病具有發病隱漸、進行性加重等特點;②在飲食上,忌食發物(韭菜、海鮮等)與辛辣刺激食物(火鍋與辣椒等);③服藥有利于抑制結核的擴散與復發,徹底清除病灶;④制動與運動能夠減輕疼痛,加快恢復速度等。此外,在微信公眾號發布關于骨結核的科普文章,滿足患者對相關知識的需求。
1.3觀察指標
記錄兩組住院時間,并記錄兩組護理前后疼痛程度,以VAS評分進行評估,評分范圍在0~10分,評分越低表明疼痛程度越輕。
1.4統計學處理
本研究數據均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處理。計量指標采用(
±s)表示,行t檢驗,若檢驗結果顯示P<0.05說明組間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
2.結果
護理前,組間VAS評分較接近(P>0.05);護理后,兩組VAS評分均下降,且觀察組降幅更大(P<0.05)。在住院時間比較上,觀察組短于對照組(15.94±1.64d<20.47±1.37d,t=10.599,P<0.05),詳細數據如表1。
3.討論
結合此次研究數據:護理前,組間VAS評分較接近(P>0.05);護理后,兩組VAS評分均下降,且觀察組降幅更大(P<0.05)。結果說明,觀察組的護理方案在緩解骨結核患者疼痛癥狀上可取得理想成效,研究認為骨結核可對患者骨關節與脊椎骨質造成破壞,并引發不同程度的疼痛感,直接干擾患者到身心狀態。在護理過程中,護理人員對患者的患肢進行充分制動,既能夠避免骨質被再次破壞,又能夠保證體位的合理,讓患者的疼痛癥狀得到有效緩解,為身心康復創造有利條件。與此同時,護理人員在制動一段時間后指導患者進行功能鍛煉,可增加活動量,改善局部血供,減輕患肢腫脹與疼痛,確?;颊咴谧o理后快速康復出院。此次研究結果顯示:在住院時間比較上,觀察組短于對照組(P<0.05)。結果說明,觀察組的護理方案能夠縮短患者住院時間,分析是因為護理人員在優質護理的基礎上開展健康教育,可以增進患者對疾病的了解,幫助患者全面掌握疾病特點、飲食原則、服藥作用等方面的知識,一方面能夠增強患者的自我管控能力,讓患者配合護理人員進行功能鍛煉,促進機體的康復速度,另一方面有利于患者避開加重病情或疼痛感的不良因素,從而實現預期的護理目標。
綜上,予以骨結核患者優質護理與健康教育,能夠緩解患者的疼痛癥狀,加快患者的恢復速度。
參考文獻
[1] 周波.堿性磷酸酶測定在骨結核疾病診斷中的研究[J].中國社區醫師,2019,35(16):101-102.
[2] 姜春燕.心理護理干預對骨結核患者護理效果及負性情緒的影響[J].中國醫藥指南,2019,17(14):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