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敏
摘要:家庭和幼兒園是幼兒主要的生活和學習場所,相應地,家庭教育和幼兒園教育是主要的教育方式。毫無疑問,社會各界高度重視幼兒教育,認為幼兒教育必須擺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但是,很多父母沒有意識到家庭教育和幼兒園教育處于同等重要的位置。家庭教育與幼兒園教育好似一個人的雙腿,對幼兒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二者只有齊頭并進,相互協作,才能做好幼兒教育,促進幼兒的健康成長。
關鍵詞:家庭教育;幼兒園;優勢互補
一、家庭教育與幼兒園教育
(一)家庭教育
“家庭是每個人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教育雖然只是教育體系中小小的一個部分,卻是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的基礎,貫穿并影響著于人的一生。索長清在《家庭教育與幼兒園教育的邊界》一文中認為家庭教育通常包括由家長對子女實施的教育和家庭成員之間相互的影響和教育兩個層次。前者指家長有意識地通過言傳身教對子女進行教育的社會實踐活動。而幼兒階段的家庭教育以第一層次教育為主,即由父母或其他年長的家庭成員教育孩子。所以,家庭教育是靈活、針對性的以及連續性的。
(二)幼兒園教育
幼兒園最開始是從普魯士引進的對幼兒進行保育和教育的機構,其接受的對象一般為三到六周歲的小孩子。作為基礎教育最基礎的一環,幼兒園教育就像衣服的第一顆紐扣,發揮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幼兒園教育是以國家的教育目標與任務為依據,在教育行政部門的指導與監督下, 由幼兒園這個教育機構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實行的。其目的是為了促成幼兒的身心和諧發展,最終滿足社會需求。因此,幼兒園教育是開放的、系統性的且有計劃的。
(三)家庭教育與幼兒園教育的關系
家庭教育和幼兒園教育是相輔相成的。一方面,良好的家庭教育不僅能為幼兒園教育打基礎,還是對幼兒園教育的一種補充。父母與幼兒生活的時間最多,對幼兒的行為習慣、性格養成有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家庭教育在入園前的準備工作能讓學生更快地融入集體,在最短時間內適應幼兒園生活。家庭教育在自由和空間上的靈活性可以隨時隨地對孩子進行教育。比如帶孩子去公園、博物館、動物園學習幼兒園里學不到的東西。最顯著的是親情教育是非家庭教育而幼兒園教育所不能的。譬如在父母潛移默化的影響下學習長幼有序、尊老愛幼等基本禮儀知識。因為老師單純的講解作用不大,必須要在生活中通過親身經歷才能慢慢領悟。另一方面,幼兒園教育對家庭教育具有指導作用。生活中,我們不難發現許多父母在進行家庭教育時常常會感到束手無策,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部分家長由于知識水平有限,無法站在教育理論的角度實施教育方法。而幼兒園教育有專業的老師和指導人員,且這些老師會定期培訓,及時更新知識,與時俱進,因而可以對幼兒的父母進行科學合理的指導。
二、家園合作共育的路徑
(一)幼兒園應該多開展親子活動
幼兒園之所以經常舉辦親子活動,原因在于親子活動的開展不但可以增進教師與家長、家長與孩子之間的交流溝通和相互理解,還可以讓父母更加熟悉幼兒園的教育情況,更好的接受和支持學校的教育,與幼兒園教育保持一致,保證孩子知識和經驗的系統性、連貫性。
(二)幼兒園和家長應經常進行溝通,建立相互信任的關系
家長與幼兒園之間的關系往往決定了家校合作的成功與否。家長對學校的支持和信任是保證家園共育順利開展的基本條件和保障。家庭和幼兒園應盡量隨時相互溝通,做到相互理解和支持,全面而又準確地認識幼兒的相關情況,開展更具有針對性、及時性和全面性的教育活動。
此外,家長最好能夠積極主動地與幼兒園溝通,而不是一味消極被動地等待學校的通知和接受學校的安排。家長應該就不合理的做法勇敢積極地提出自己的想法,不能以老師為權威,而幼兒園也應該適當采取家長的合理建議。
(三)建立“互助式”家園教育指導模式
為家長的教育工作提供合理科學的指導是家園合作必不可少的。前面也提到許多家長在教育孩子時常常會覺得無從下手是因為缺乏相關教育理論知識。但幼兒園可以創建為指導家長的平臺,比如“父母課堂”。幼兒教師可以在該平臺上教授一定的教育知識與理論,還可以和家長進行互動。此外,“親子活動”則為兒童與父母相互交流相處提供了機會。
(四)家庭教育必須為幼兒園教育做好準備工作
家長要向幼兒園的管理制度靠攏,讓孩子提前了解幼兒園的生活。幼兒園與家庭環境有著本質的區別。剛進幼兒園,孩子往往會對陌生環境產生很大的抗拒心理。家長在孩子進入幼兒園之前就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盡最大限度地降低孩子的入園焦慮和不適應感,盡力縮短孩子的適應時間,提高孩子的環境適應能力。比如,講一些關于幼兒園故事或者觀看一些與幼兒園相關的動畫片;邀請其他小朋友及其父到家里玩,讓孩子熟悉群體生活。家長在日常生活中應多多鼓勵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培養良好的習慣。此外,家長在安排孩子的學習生活時盡量參照幼兒園的作息時間。比如在固定的時間點起床、睡覺、吃飯等。
三、結語
幼兒教育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也絕不可能一蹴。牽涉到家庭、幼兒園、社會等。所以,必須形成教育合力,尤其是家庭教育與幼兒園之間的相互協作、互相補充。只有二者優勢互補時,幼兒教育才能得到最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陳艷.試分析家庭教育該如何與幼兒園教育實現互補[J].課程教育研究,2017(1)
[2]索玉莎.架起家校之間的橋梁-幼兒園“家園共育”教育模式的有效性 [J].中國農村教育,2019,01
[3]溫婷.淺析幼兒園教育與家庭教育的關聯[J].才智,2012(29):11-12
[4]薛飛燕.淺談家庭教育如何與幼兒園教育實現互補[J].學苑教育,2015,08: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