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潤強
摘要:本文對我國實行煙草專賣制度以來卷煙市場存在的競爭狀況進行了實證分析,具體分析了我國專賣制度對競爭的限制、卷煙市場存在的兩類競爭形式以及國際控煙新形勢對我國卷煙市場競爭的影響。
關鍵詞:卷煙市場;競爭狀況;實證分析
一、我國實行煙草專賣制度的必要性及其對競爭的限制作用
我國于1982年決定實行煙草專賣制度,通過國家立法的形式對煙草專賣制度加以明確,并成立專門的專賣機構加以實施。1983年頒發了《煙草專賣條例》, 1991年進一步制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煙草專賣法》, 1997年又發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專賣法實施條例》。根據以上法律法規的規定,我國對煙草行業實行完全的國家專賣制度,對煙草制品的原輔材料以及機械供應、產品生產經營、銷售和進出口貿易實行國家統一管理,建立“統一領導、垂直管理、專賣專營”的管理體制,通過各級煙草專賣專營機構實行以許可證管理和計劃控制為主要內容的壟斷經營管理。
我國實行煙草專賣制度無疑是參照了古今中外的經驗。煙草及其制品是一種特殊消費品,用途單一而且對人體健康有害,自其從美洲傳播開來以后就備受爭議并受到嚴格管制,各國大多是通過高稅收實行寓禁于征的手段以及通過專賣管理等嚴格的控制制度和措施的辦法實行限制其生產和消費。我國的煙草專賣制度通過限制市場競爭,也對煙草生產、流通及消費起著較為明顯的限制作用。
(一)實行嚴格的許可證管理控制,嚴格市場準入,對外來競爭者起到嚴格的限制作用。《煙草專賣條例》規定:“卷煙、雪茄煙由煙草公司所屬煙廠統一生產,其它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生產”,《煙草專賣法》總則第三條也明確規定:“國家對煙草專賣品的生產、銷售、進出口依法實行專賣管理,并實行煙草專賣許可證制度。” 《煙草專賣法實施條例》第六條又規定:“從事煙草專賣品的生產、批發、零售業務,以及經營煙草專賣品進出口業務和經營外國煙草制品購銷業務的,必須依照《煙草專賣法》和本條例的規定,申請領取煙草專賣許可證。” 這種對煙草專賣品的生產、銷售及進出口活動實行的許可證管理制度,實際上設置了一個嚴格的準入許可門檻,通過市場準入的限定,有力地限制了外來競爭者。對包括卷煙、雪茄煙在內的各種煙草制品的生產經營者來說,必須取得相應的許可。其他任何沒有取得相關許可證的單位或個人,都不具有合法的生產經營資格,不能成為合法的煙草制品生產經營主體,都是依照法律的規定必須嚴格給予取締的。
(二)實行卷煙產量指標的計劃管理,限制了卷煙產品的生產總量,從控制供給的角度對卷煙市場的產品和價格競爭行為進行了限制。《煙草專賣法》第十四條規定:“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卷煙、雪茄煙年度總產量計劃由國務院計劃部門下達。煙草制品生產企業的卷煙、雪茄煙年度總產量計劃,由省級煙草專賣行政主管部門根據國務院計劃部門下達的計劃,結合市場銷售情況下達”,“煙草制品生產企業根據市場銷售情況,需要超過年度總產量計劃生產卷煙、雪茄煙,必須經國務院煙草專賣行政主管部門批準”,“全國煙草總公司根據國務院計劃部門下達的年度總產量計劃向省級煙草公司下達分等級、分種類的卷煙產量指標。省級煙草公司根據全國煙草總公司下達的分等級、分種類的卷煙產量指標,結合市場銷售情況,向煙草制品生產企業下達分等級、分種類的卷煙產量指標”。《煙草專賣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煙草制品生產企業必須嚴格執行國家下達的生產計劃。”由以上規定可知,由于實行計劃指標嚴格控制的體制,作為合法卷煙生產企業生產多少卷煙、生產什么卷煙都受到嚴格的限制,不能想生產什么規格和品種就生產什么規格和品種,想生產多少數量就生產多少數量,從而進一步控制了卷煙生產廠家利用產品競爭策略的行為。另外,通過計劃控制對進入卷煙市場的產品供給規模進行限制,控制了供給總量,按照供求規律,各廠家使用價格競爭的行為也就相應的受到了鉗制。
二、在我國實行煙草專賣的情況下卷煙市場存在的主要競爭形式及其影響
盡管我國實行的煙草專賣制度對卷煙市場的競爭的起到了較大限制作用,但是,由于各種條件的影響造成卷煙市場仍然存在激烈的競爭,這些競爭主要包括專賣體制內的競爭和專賣體制外的競爭兩種形式。
(一)專賣體制內的競爭及其影響。專賣體制內的競爭主要指煙草行業內眾多合法生產主體之間的競爭,主要存在于卷煙生產廠家之間,包括生產計劃指標和市場份額之爭,通常運用產品(品牌)、價格、促銷(廣告、人員)、公共關系、權力等營銷策略實現。我國煙草行業實行的煙草專賣制度,是在原先卷煙市場放開、分散的基礎下實行的,即使明確實行“壟斷經營、統一管理”的專賣制度之后,由于在實行政企合一的情況下煙草行業基本上沿襲了“統一領導,分級管理”的國家行政管理體制模式,我國的煙草專賣制度還是不徹底不完善的。具體表現在行業內依然存在眾多分散具有獨立利益要求的生產經營主體,特別是卷煙生產領域,存在眾多的獨立的卷煙廠,每一個卷煙廠都是一個獨立的市場主體,在專賣制度的大劇院里,分別就象一個個獨立的表演劇團,各有各的節目,各有各的表演,你方唱罷我登臺,彼此之間為了市場、為了利潤撕來殺去,激烈競爭。而卷煙計劃管理體制的限制,又導致競爭沒有多大效果。因為在卷煙生產計劃固化的管理體制之下,企業無論強弱,只要有一定的卷煙生產指標,即使生產的產品沒有市場,但通過出賣計劃指標,一樣可以生存,不可能實現強者益強,弱者淘汰的效果,在競爭的過程中并不會出現最后的英雄。因此,這種競爭,固然增加了滿足顧客的生產能力,但是,卻造成了行業內多頭主體林立,生產與經營分散,行業缺乏整體合力。我國煙草行業即使到2000年仍有獨立法人地位的卷煙工業生產企業151家,并沒有比實行煙草專賣制度時的1982年減少多少,而且 90%以上仍然還是小規模、年產量低于10萬箱的工廠。與此相對應,卷煙品牌仍然還存在多而分散、生產量小、競爭力不足的問題。我國卷煙品牌最多的時候有將近2400個,大部分是地域性品牌,具有較強競爭力的全國性品牌寥寥無幾。這種狀況,與我國實行煙草專賣制度的宗旨是有一定的偏離的。
(二)專賣體制外的競爭及其影響。煙草專賣體制外的競爭是指在煙草行業實行專賣體制的形勢之下,由于卷煙生產經營有利可圖,致使社會上一些不法單位和人員無視專賣法律法規的規定,違反專賣管理的要求、沖破專賣體制的限制進行違法卷煙生產經營活動造成對合法卷煙生產經營活動所形成的競爭。主要包括“假、私、非、超”卷煙即非法生產假冒卷煙、走私卷煙、非法流通卷煙、超計劃生產卷煙對合法卷煙生產經營的沖擊,其競爭集中在卷煙市場流通領域表現出來。
1.非法生產假冒卷煙。在嚴格的許可證控制之下,卷煙生產的高利吸引了部分唯利是圖的單位和個人企圖沖破專賣制度的約束進行非法卷煙生產,在各級專賣管理執法部門的嚴格管理的情況下,這部分生產者通常都是非公開進行生產,并主要假冒合法廠家生產的卷煙品牌,通過地下銷售網絡暗地里通過用各種手段進行銷售。這種非法競爭往往對合法生產經營的廠家、商家造成嚴重傷害,甚至對煙草專賣制度造成嚴重沖擊。
2.走私卷煙。在我國嚴格的專賣制度保護之下,境外煙草公司生產的卷煙產品進入我國市場受到嚴格限制。境內外一些不法分子甚至一些跨國煙草公司為了獲取暴利,擴大占領我國巨大的煙草市場,千方百計通過非法走私的渠道將卷煙進入我國進行非法競爭,對我國煙草市場的造成沖擊。在我國實行煙草專賣體制后一些特定時期,走私卷煙曾經造成相當嚴重的影響。
3.非法流通卷煙。在控制市場銷售渠道的情況下,一些卷煙廠家和煙草公司與卷煙經營大戶相互勾結進行不規范運作造成卷煙產品漫天飛,沒有按照指定地域銷售的規定進行銷售,脫離了專賣管理規定的軌道,造成對正常卷煙經營的沖擊。
4.超計劃生產卷煙。由于存在計劃指標的嚴格限制,一些卷煙生產廠家為片面追求經濟利益會突破計劃控制生產卷煙產品沖擊市場。另外,由于在地方政府保護之下,一些以前存在的計劃外卷煙生產廠家不顧國家規定繼續進行生產,甚至一些地方在實行專賣制度后繼續不顧規定設立煙廠生產產品沖擊市場,造成對正規生產廠家的不當競爭。
以上體制外的非法競爭不僅會對卷煙生產經營活動造成嚴重擾亂,也對我國實行的煙草專賣制度造成嚴重沖擊,是破壞煙草專賣管理秩序的害群之馬,嚴重損害了國家利益和消費者利益,嚴重影響我國煙草行業的正常發展。
三、國際國內控煙新形勢對我國卷煙市場競爭的影響
煙草作為人類生存非必需的一種特殊嗜好品,由于其對健康的危害性,自在世界上流傳以來就一直存在爭議,但在世界范圍內進行限制則是在近年才開始的。這種限制,必將對包括我國在內的全球卷煙市場造成重大的影響,對我國卷煙市場競爭的影響也是不可忽視的。
在2003年5月召開的第56屆世界衛生大會上通過的《煙草控制框架公約》,于2005年2月正式生效。我國于2003年11月成為該公約的第77個簽約國,2005年8月全國人大常委會表決批準了該公約,同年10月我國正式向聯合國交存了批準書,2006年1月份公約正式在我國生效。
《煙草控制框架公約》的目標是提供一個由各締約方在國家、區域和全球各級實施煙草控制措施的框架,以便使煙草使用和接觸煙草煙霧持續大幅度下降,從而保護當代和后代免受煙草消費和接觸煙草煙霧對健康、社會、環境和經濟造成的破壞性影響。公約要求對煙草供應、需求和危害等方面進行嚴格的控制,對世界煙草的生產、銷售將產生極為重大的影響。從競爭的角度來說,公約對煙草價格與稅收、包裝和標簽、煙草廣告、促銷和贊助、煙草制品信息披露和履約報告、煙草產品責任、采取措施減少公共場所被動吸煙等方面都做出了明確規定,特別是卷煙包裝要求、所有煙草廣告、促銷和贊助的禁止或限制以及煙草制品信息披露的規定,將使煙草制品生產企業陷入同質化危機,喪失相互競爭能力。
但是,《煙草控制框架公約》對煙草供應、需求和危害等方面進行嚴格控制的要求,既是對我國煙草企業的一種限制,從另一方面來看,又可以有效遏止跨國煙草公司對我國煙草市場的滲透,防止煙草市場出現外煙泛濫的現象。無論對外國煙草產品還是外國煙草企業,都可以按照履行《煙草控制框架公約》的要求加以限制。對煙草專賣體制外涉及的非法生產假冒卷煙、走私卷煙、非法流通卷煙、超計劃生產卷煙行為,也可以依照《煙草控制框架公約》的要求進一步嚴加打擊,以進一步維護我國的煙草專賣制度。
四、結論
綜合以上分析,我們可以對我國煙草專賣體制下的卷煙市場的競爭得出如下結論:
1. 我國實行煙草專賣制度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并從多個方面對卷煙市場的競爭起到限制作用。
2.我國卷煙市場的競爭主要包括專賣體制內的競爭和專賣體制外的競爭。在現行條件下,卷煙工業主要面臨體制內的競爭無效性的問題,而商業方面則面臨體制外非法競爭的威脅。
3.控煙對煙草行業競爭的影響是可以進一步限制煙草市場的競爭。
4.對策:對體制內存在的競爭無效性問題,要采用體制創新的辦法加以消除;對體制外的非法競爭問題,通過加強專賣管理加以打擊取締,以進一步維護并完善我國煙草專賣制度,保護國家利益和消費者利益不受侵害,促進煙草行業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