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少杰 徐建松
摘 要:在線上教學背景下,發展中職學校學生的主動性,構建學習型班集體,對提高線上教學效率,發展創新教育,有著重要意義。學習型班集體的構建在線上教學過程中尤其適合,它可以有效的將分散在各自家中的學生在共同愿景、團隊學習、系統思考過程中拉近生生之間、師生之間的距離,提升學生自主學習的動力,形成終身學習的意識和能力。同時學習型班集體如何構建一直是許多學校不斷思考的問題,尤其是在學生分散在各自家中的線上教學背景下。
關鍵詞:線上教學背景下;構建;中職學校;學習型;班集體
1 引言
學生居家,實行線上教學之后,師生、生生在時空上是分離的,網絡拉大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使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缺乏足夠的情感交流、情緒溝通,班集體對每個學生的影響減弱,線上教學的效果受學生個體的主動性和自律性影響較大,受教師和同學的影響降低,不利于學生協作性的發展和主動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
2 學習型班級的內涵及特征
學習型班級是學習型組織理論在班級建設中的應用。所謂學習型班級是指通過“堅持不懈的自我超越”、“細水長流的心智改善”、“持之以恒的愿景累積”、“長期有效的團隊學習”和“逐步奠定的系統思考”,通過個人自主學習和團隊合作學習,不斷修正自己的行為,進而努力實現共同愿景的班級。學習型班級最根本的特征就是:在共同愿景的激勵下,通過培養彌漫于整個班級的學習氣氛,讓每個同學充分發揮創造性、自主性和協作性,不斷體驗學習帶來的自我超越和團體成長。
3 線上教學背景下構建中職學校學習型班集體的重要意義
3.1 構建中職學校學習型班集體可以有效提高當下線上教學效果
在我國大部分中職學校,普遍采用傳統的班級授課制。由于中職生生源特點和傳統的班級制度,學生學習普遍缺乏主動性和自律性。當學生居家接受線上教學時,由于線上教學過程不同于線下課堂教學背景下學生集中上課、統一監管和面對面的反饋評價,經過調查,百分之七十的中職學生學習效率遠低于課堂授課。通過構建學習型班集體,可以有效改善學生自主學習的動力和運用線上資源自主學習的能力,并且通過團體合作學習可以讓優秀的學生在帶動團隊學習的過程中,知識和能力都得到更好的提升,弱勢同學在團體合作學習中不斷自我超越,和團體共同進步。線上教學中學生的課堂的出勤率、學習效率、協作能力、交互水平都有明顯提高,通過學習測驗和問卷調查,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同學學習效果接近課堂教學,其中有三分之一的同學學習興趣和學習專注程度略高于傳統的線下課堂教學。
3.2 構建中職學校學習型班集體符合學生未來發展需求
隨著信息化、網絡化、知識經濟時代進程的加快,學生的發展理念也需要不斷更新。增強自身的競爭能力、提高個體的幸福感、增強組織的生命力,單純通過“胡蘿卜+大棒”方式,只能造成人與人之間的分工、競爭和沖突,降低了組織的整體力量和個體的幸福感,只有學習型組織可以通過有效的學習進步,降低個體的心理沖突、改善個體的心智模式、實現個體的自我超越、增強個體的競爭優勢和組織的生命力,這已成為企業界、理論界和教育界共識。我們人類社會正進入一個“學習社會化,社會學習化”的時代。在這樣的情況下,構建中職學校學習型班集體對中職生未來融入企業、適應時代變化、與組織共同成長、增強自身競爭優勢具有重要意義,符合學生未來發展需求。
4 如何在線上教學背景下構建中職學校學習型班集體
線上教學期間的班級建設與傳統的在校期間班級建設相比,最為不利的因素是每個學生分散在自己家里,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缺少生活和學習上的互動、缺少情緒和認識上的溝通,網絡拉大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很多班主任感覺對學生的管理教育有種“鞭長莫及”的無力感和“不知真假”的虛擬感。如何拉近生生之間,師生之間的心理距離,構建中職學校學習型班集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轉變教師的觀念和角色,實行“走心教育”。教師首先要樹立:“我的力量是有限的,你們的力量是無窮的”,教師是“學習型班集體”的對話者、協調者、服務者。
二、合作共贏、團隊學習。根據學生居家線上學習的特殊情況,除了課堂上老師組織的合作探究、小組交流,還可以根據學生的需求,組織學生建立各種興趣討論小組。
三、逐步奠定的系統思考,培養全新、前瞻而開闊的思考方式。學習型班集體是一個不斷創新、進步的班集體,學生們得以不斷突破自己的能力上限,創造真心向往的結果。
5 結束語
隨著通信技術、多媒體技術和人工智能的發展,傳統的教與學必然受到智能時代數字信息化的沖擊,學校的物理圍墻將被打破,學習環境從封閉走向開放,課堂的邊界和課堂的時空均會被極大的拓展。因此,研究如何在線上教學背景下,發展中職學校學生的主動性,構建學習型班集體,對提高線上教學效率,發展創新教育,有著重要意義。構建中職學校學習型班集體符合我國的實際發展情況,同時也符合我國建立“學習型”社會的戰略要求。本文首先從兩個方面分析了構建中職學校學習型班集體的重要意義,然后又提出了幾條關于構建中職學校學習型班集體的建議,筆者希望本文可以為我國教育改革提供一些有價值的意見,同時也歡迎同行的批評與指正。
通訊作者:徐建松
參考文獻:
[1] 【美】彼得.圣吉.第五項修煉-學習型組織的藝術與實踐——中信出版社出版,2009.
[2] 羅姝琳.如何構建高校學習型班集體.大東方,2018,(07).
[3] 肖家貴.怎樣創建學習型班集體.當代教育,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