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敏超
摘 要:本文從樂隊指揮的角度分析了人文素養的重要性,認為樂隊指揮的人文素養能夠提高對音樂風格的認識、對音樂作品的理解力和樂隊的整體水平。同時在人文素養的培養上應當注重審美能力的培養、音樂理論的修養和文化知識的積累。
關鍵詞:樂隊指揮;人文素養;重要性;培養
指揮作為樂隊的核心和靈魂,在提高樂隊整體藝術表現力方面起到關鍵性作用。一名優秀的指揮需要具備多方面的能力,才能夠做到對作曲家負責、對音樂作品負責。從指揮的角色看,其工作貫穿于音樂的三個基本實踐,指揮需要通過對作品的分析建立起與作曲家的交流,在排練和表演上實現與演奏家的交流,在舞臺上則是實現與觀眾的交流,因此指揮與音樂創作、表現和欣賞之間形成了不可分割的交流鏈。音樂是一門有著高度人文性的學科,從音樂的創作、表演和欣賞的實踐看,無不滲透著濃厚的人文因素,因此勝任指揮工作必須要重視人文素養的培養。
一、音樂的人文性特征
人文性指的是人類在文化創造過程中所體現出的價值和意義。音樂是伴隨著人類的社會生產實踐而產生的,無論是音樂的勞動性特征還是娛樂性功能都是由人類參與而實現的。從音樂人文性具體的特征看,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音樂創作滲透著作曲家的思維和情感。任何一部音樂作品的創作都是作曲家辛勤勞動的成果,也是作曲家思維和情感的凝聚。不同時代、不同國度的作曲家由于在社會背景、文化背景和個人經歷方面的不同,因此在音樂風格上也呈現出了多元化的特點,他們的創作活動極大地推動了人類音樂文化的發展;二是音樂表演體現出演奏家的個性風格特點。如果說音樂中的地域風格、民族風格屬于共性風格,那么演奏家則是體現出個人風格的特點,即使對同一首作品的詮釋,不同的演奏家在演奏技術處理和情感表現上也不盡相同;三是音樂欣賞者對音樂作品的情感體驗。音樂欣賞是音樂作品進行評價和價值實現的過程,對音樂創作和表演都有著一定的指導作用,審美主體的不同感受對提高作品創作和表演有著積極的意義。
二、樂隊指揮人文素養的重要性
(一)提高對音樂風格的認識
對音樂風格的認知程度決定了指揮在人文素養方面的積累和修養。從樂隊表現的角度看,音樂風格突出表現在地域風格、民族風格和時代風格三個方面。如從地域風格的角度看,指揮在選擇有著明顯地域性特點的樂曲時,對存在于音樂作品的文化元素、自然元素有著充分的了解,可以較好的體現出地域風格特點。以管弦樂《北京喜訊傳邊寨》為例,在這首作品中運用了較多的西南少數民族地區的音樂元素,如苗族的民歌、蘆笙舞音樂等,指揮在讀譜時需要著重從風格的角度來把握這些地域性音樂特點,才能從實際的音響中表現出這些特征。
(二)提高對音樂作品的理解力
一部優秀的音樂作品不僅融入了作曲家的個人情感,更是體現出了時代的特征。作為指揮必須通過對歷史、文化、社會等人文社科知識的了解才能夠理解作品。如肖斯塔科維奇的《第七交響曲》,此作以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德國法西斯入侵蘇聯為背景,表現出了蘇聯軍民英勇抗敵、最后取得勝利的內容和情感。因此指揮在解讀作品時,需要對當時蘇聯的歷史環境、社會環境以及作曲家創作作品時的心理活動要有充分的掌握,才能夠加深對作品的理解。
(三)提高樂隊的整體水平
指揮提高人文素養的最終目的是通過樂隊真實的再現作品。指揮對作品的理解程度與否直接關系到樂隊的藝術表現。一位具有高度人文素養的指揮可以對不同的聲部進行有效的指導,如在表現不同的主題時,各聲部應當用什么樣的音色進行表現或者在速度、力度等要素方面的運用等,都需要依靠指揮對作品的理解才能實現完美的詮釋。而這些都與指揮的人文素養有著直接的關系,甚至在有時候起到決定性的作用。
三、樂隊指揮人文素養的培養
(一)審美能力培養
審美能力指的是對音樂有著明確的價值判斷,這一過程主要存在于對作品的分析中,當樂隊指揮拿到一部音樂作品時,首先就是對作品的創作背景、作曲家情況以及創作特點進行分析,這是對作品的初步審美過程。其次就是在與樂隊合作的過程中,針對不同聲部的特點,結合作品從音響的角度進行把握,特別是對旋律、和聲、復調、織體等具體的音樂要素進行設計和思考,這一過程稱之為深度審美過程。通過這兩種審美過程的銜接,在不斷的音樂實踐過程中便會形成審美能力。
(二)音樂理論修養
一名樂隊指揮除了必備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外,還需要加強其它音樂理論方面的修養。從音樂學的角度看,基本上分為歷史音樂學、體系音樂學兩個方面,其中指揮的本位專業主語體系音樂系統中的指揮與作曲技術理論。而對于其它理論也應當是一名樂隊指揮必修的內容,如通過對音樂史的修養,可以從整體上了解不同時期西方音樂作品的宏觀音樂特點。通過對具體某一時期如古典主義、浪漫主義的學習,可以了解這一時期作曲家的音樂創作特點,這樣在指揮他們的作品時就會有意識的以風格作為參考,從而更加能夠準確的詮釋作品。
(三)文化知識積累
樂隊指揮的人文素養應當在更廣、更寬的范圍上涉及到更多的人文學科。因為這是理解作品的需要。如浪漫主義中后期的很多作品,已經非常明顯的呈現出多種人文學科之間的聯系。如德國作曲家理查·施特勞斯的交響詩《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死與凈化》等作品更多的與當時的哲學思潮相聯系,而19世紀晚期法國德彪西的作品則更多的體現出印象主義繪畫和詩歌的特點。因此樂隊指揮在實踐不同的作品時,需要更多的文化知識的積累,才能體現出作品的思想。
結? 語
綜上所述,樂隊指揮的人文素養直接影響著樂隊的發展,從一定程度上看,樂隊指揮更應從人文素養的角度來審視自己的職業。就音樂藝術而言,作曲家有著自己的創作風格,演奏家有著自己的演奏風格,而指揮家也需要形成自己的指揮風格。而在指揮風格的養成中,必須要有著深厚的人文素養。因此樂隊指揮必須從專業成長和發展的角度重視人文素養的培養。
參考文獻
[1] 李曈.樂隊指揮應具備的能力及培養[J].北方音樂,2018,(04).
[2] 苑春雷.樂隊指揮的修養與才能[J].北方音樂,2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