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燕
摘要:2020年,為了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教師通過MOOC、在線直播、線上交互討論等形式,積極探索有效的線上教學方式,為學生的自主學習提供良好的學習體驗。本文以“教師口語”課程為例,介紹混合式教學實踐以及發展建議,以期能為混合式教學提供參考。
關鍵詞:混合式教學;探索;建議
一、混合式教學
混合式教學是將線上的數字化在線教育與線下的課堂教學相結合的一種教學方式,強調以學生為中心,充分發揮學生作為學習主體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并借助在線教育資源與信息技術促進課程教學,以達到更加有效的學習效果。混合式教學融合了傳統面授教學與在線教育的優勢,教師、學生、教育技術的應用和高校的支持是在線教育必備的要素。其中,教師的作用尤為重要,由權威的學習資料提供者變成了學生學習的促學者。
混合式教學是師生及教育資源之間的面授教學與技術協助教學的系統組合,目的在于提高教學質量、增加教育資源的覆蓋率與靈活性、改善教育資源的有效使用率。
二、教師口語課程的混合式教學實踐
教師口語這門課是訓練教師教育專業學生運用普通話進行口語表達的實踐性課程,著重訓練和提高學生運用普通話進行口語表達以及教育教學實踐的能力。教學中堅持理論學習和實踐操作相結合、線上自學和線下研討相結合、課堂示范和自我訓練相結合、課內學習和課外活動相結合的基本原則,以理論為指導,以訓練為主導。
疫情期間,教師口語課程采用混合式教學的方式,即MOOC+直播授課+輔導答疑的方式,全面促進課堂教學。對教師口語課程而言,也是一次全新的嘗試。
1.MOOC:教師口語課程的MOOC是由教學團隊自建的一門校內在線課程。團隊成員對每一章節的內容都做了詳細介紹。這種形式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方式,也改變了教師的授課方式,對傳統課堂的授課有一定的影響,同時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也有一定的要求。
開課前建議學生自學觀看教學團隊自建的MOOC視頻,根據自己的基礎知識和學習能力可以選擇性學習,對下一步的直播授課起到了鋪墊的作用。
2.直播授課:直播授課選用的工具是雨課堂。雨課堂是?MOOC 平臺“學堂在線”與清華大學在線教育辦公室共同研發的一中線上的混合式教學工具,基于PPT和微信,創建線上課堂。
教師通過雨課堂可以提前將預習課件發布給學生,實現課前預習,同時教師可以查看學生預習效果,預習過程中如果有不明白的內容,可以選擇“不懂”按鍵,教師就會收到信息,了解到學生不明白的地方在哪里,可以做出回復,予以解答,同時教師也掌握了直播授課過程中的側重點。
直播授課過程中可以實現師生之間的互動,主要通過實時答題,發彈幕的方式展開。教師在PPT中可以設置限時習題,當場統計學生的答題正確率、答案分布情況,及時了解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教師在直播過程中開啟彈幕功能,可以隨時與學生進行互動。整個教學環節中,雨課堂會對數據進行分析,有助于教師了解學生的學習效果、把握學生的學習軌跡,從而及時調整授課進度與側重點,更好地實現教與學的融合。
由于教師口語是一門實踐性課程,實操性強,課后布置作業以口語內容為主,雨課堂提供了這個可能。教師布置課后作業時可以選擇讓學生提交音頻,課后聽到學生的發音狀況,有問題時在評語中指出,實現了一對一的輔導。
3.輔導答疑:在MOOC、直播授課的基礎上,教師口語課程又采用了輔導答疑這一方式,開課前建立班級QQ群和微信群,為了便于教學活動的開展,微信群用于學生接收通知消息,QQ群用于學生接收相關教學資料,輔導答疑。因此,課程輔導答疑主要利用的是班級的QQ群。學生對課程內容如有疑問可以隨時發送至班級QQ群,教師及時予以解答,這種方式使學生的學習不僅僅只是在課上,也使教師成為了學生學習的指導者。
三、混合式教學的準備
(一)教師的準備
混合式教學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的態度和能力準備,取決于教師如何接受角色的轉變,即從傳統的面授課堂的角色轉化到混合式教學所需要復雜的角色。一方面,在認識上,教師多數認為,混合式教學只是提升了教學效率和便利性,并未意識到其對支持學生獲得更好的學習體驗的重要性;另一方面,由于技術問題、技術與課程整合的問題、時間與工作量的問題等,導致了教師對混合式教學的態度略顯消極,這也影響了混合式教學中教師角色的積極轉變。
通過實踐發現混合式教學的教師不能簡單復制傳統課堂教學的教學方法。混合式教學是一種新的教學法,對教師的能力、職責提出了更為復雜的要求。由于目前大部分教師只具備傳統課堂教學的知識和能力,而缺乏在線教學、混合式教學的理論框架,這些都直接影響了教師在開展混合式教學中的積極性和滿意度。目前,教師發展混合式教學能力的主要途徑為講授混合式教學課程,并在教學過程中逐步摸索、發展混合式教學的能力。通過同行的交流、分享、互助,參與專業性的混合式教學技能培訓等,來幫助教師提升混合式教學能力。
(二)學生的準備
學生特別是成人學習者,對混合式教學、混合式教學環境都持開放的、積極的態度。學生對混合式教學的積極態度、認可度和接受度,都會影響學生的學習參與度及滿意度。仍有很多學生更偏愛傳統的面對面教學和面對面輔導。學習者在混合式教學中能夠取得怎樣的學習效果和滿意度,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其是否做好了混合式學習的能力準備。這種能力準備包括:自主學習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等。
四、混合式教學的建議
(一)“互聯網+”混合式教學模式的研究與實踐探索
“互聯網+教育”讓我們聚焦混合式教學,并賦予了混合式教學新的內涵。那么,在“互聯網+”背景下,如何利用混合式教學為學習者創建真正參與性的、個性化的學習體驗?為此迫切需要探索“互聯網+”混合式教學的新模式、新實踐,以及“互聯網+”混合式教學的準備、設計、實施與評價等相關研究。
(二)混合式教師培訓與教師專業發展
從教師專業發展的角度看待教師與混合式教學。一方面,混合式教學的能力,必將成為未來教師專業能力框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需要為在職教師提供混合式教學的相關課程和培訓,幫助教師了解和掌握設計、實施、評價混合式教學的方法與能力。同時,混合式教學本身也是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有效途徑,是未來教師培訓和教師專業發展的必然趨勢。由于混合式教學的優勢,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學校采用混合式教學的方式開展教師培訓與研修,有助于教師通過親身體驗混合式教學而更好地理解混合式教學,進而更好地設計和實施混合式教學。
五、結語
無論是課堂面對面的教學,還是混合式教學,對提升教育質量和人才培養質量的追求從未改變。混合式教學作為課堂教學的一種延續性創新,可以為學生提供超越現有教育教學體系的服務,也可以為教師教學學術的發展提供更為廣闊的空間。教育改革永遠在路上,一線教師既是教育改革的實踐者,也是教育模式創新的培育者;既要“尋門而入”,又要“破門而出”。只有大家協同一致、共同努力,超越狹隘的個人視野和眼前利益,新的教育模式才能茁壯成長。
參考文獻
[1]陳麗,馮曉英. 網絡導學中輔導教師角色能力條件的研究[J]. 中國電化教育,2012(07)
[2]高地.MOOC 熱的冷思考——國際上對 MOOCs 課程教學六大問題的審思[J].遠程教育雜志,2014,(2)
[3]汪瓊.MOOCs 與現行高校教學融合模式舉例[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3,(11)
[4]張金磊,王穎,張寶輝.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研究[J].遠程教育雜志,2012,(4)
[5]余勝泉,路秋麗,陳聲健.網絡環境下的混合式教學——一種新的教學模式[J].中國大學教學,2005,(10)
基金項目:本文系周口師范學院教改項目“基于師范類專業認證的教師職業技能課程改革研究——以周口師范學院為例(J2019062)”的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