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冰瑩
摘? 要:現如今,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開展和推進正如火如荼,小學信息技術教育教學因此也逐步邁入到嶄新的發展階段,面臨著新的任務、新的要求,亟需改革傳統的教學策略、構建全新的教學體系。對此,本文將結合教學實踐經驗,從適時提出探究問題、革新知識呈現形式、運用生活教學方法、實施分層教學策略四個方面出發,系統地分析新課改下小學信息技術教學策略的革新、優化。
關鍵詞:新課改;小學信息技術;教學策略;革新
新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信息技術教師要真正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重點轉變落后的教學行為和方式,調整教學的結構、策略和體系,將學生從被動接受的狀態中解放出來,促進學生的自主、合作和探究學習,讓學生真正學好信息技術并從中受益。所以,面對全新的教學要求,每個小學信息技術都應徹底革新落后的思想觀念,以新課程改革全新理念為指引,積極探索科學、創新的教學方法和策略,推動信息技術教學的轉型、升級,最終收獲理想的教學效果。
一、適時提出探究問題,激活學生學習思維
新課程改革關注學生學習思維的活躍和發展,因為只有讓學生時刻保持思維的活躍狀態,才能夠去主動的學習、探究,理解知識的本質內容和內在規律。問題是思維的啟發點,所以廣大的小學信息技術應該充分認識到問題和思維間的緊密關聯,嘗試從信息技術教材中的重難點內容和學生認知結構出發,來巧妙設置啟發性、開放性的問題,并把握適當時機向學生進行提問,從而真正發揮出提問的積極作用,制造懸念,觸發學生的求知欲望,促使學生主動展開思考、探究,拓展學生的學習深度。
例如,在教授《認識計算機》時,本節課程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們了解計算機的發展簡史、計算機的硬件知識,了解容量單位的換算關系等知識,由于需要學生們所掌握的知識點較多,為了激活學生們的思維,筆者采用了問題探究法展開教學。上課后,筆者先讓學生們對本節課程的內容進行熟悉,然后,筆者再根據課程內容為學生們提出問題,如,計算機硬件結構分別具有什么作用?在計算機硬件系統中,硬盤內存的容量大小怎樣衡量呢?提出問題后,筆者再讓學生們根據問題的引導進行思考,同時給予學生們展示的空間,讓學生們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這樣,筆者通過適時提出探究問題,激活了學生的學習思維。
二、革新知識呈現形式,加快學生知識理解
理論知識講解是信息技術教學的重要內容,但過去教師多運用語言講解、黑板板書的方式來為學生呈現知識,無法有效滿足學生形象思維的認知,從而不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對此,小學信息技術應當真正做到與時俱進,將多媒體等直觀化的教學手段運用到教學實踐過程中來,將原本抽象、枯燥的理論知識以圖像、動畫、短片等形式呈現給學生們,營造出形象、動態且鮮活的教學情境,從視覺、聽覺等多個層面來刺激學生的感官體驗,優化學生感性認識,從而加快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消化與吸收。
例如,在教授《初識畫圖》時,本節課程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們認識畫圖窗口的組成,了解工具箱中工具的名稱,掌握如何啟動、推出畫圖程序。這是學生們第一次接觸畫圖軟件,所以,在第一課時中,筆者先結合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們展開教學。上課后,筆者利用教師系統控制學生電腦,為學生們演示啟動畫圖程序、使用工具箱工具進行畫圖的過程,讓學生們通過演示來熟悉操作流程,演示結束后,筆者再讓學生們進行實踐操作。這樣,筆者通過革新知識呈現形式,加快了學生的知識理解。
三、運用生活教學方法,豐富學生情感體驗
生活是知識產生的來源,同時也是其最終運用的歸宿,生活化教學方法的運用可以充分體現出知識、生活間的關聯,滿足新課程改革所提出的“讓教育回歸生活”的要求。所以說,小學信息技術教師應拓展原有的教學思路和范圍,將生活作為教學的出發點,善于觀察、挖掘并搜集各種與學生生活經驗和已有體驗相關的素材、案例,并與信息技術教學進行巧妙融合,在此基礎上為學生布置生活化實踐任務,鼓勵學生以生活角度去思考問題、解決問題,進行實踐操作,體會信息技術的現實意義,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
例如,在教授《欣賞MP3音樂》時,本節課程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們學會利用百度網站搜索MP3音樂的方法,實際上,學生們在日常生活中都會聽一些歌曲,對歌曲下載的方法并不陌生。所以,上課后,筆者讓學生們根據生活經驗進行學習,感受音樂帶來的樂趣。這樣,筆者通過運用生活教學方法,豐富了學生的情感體驗。
四、實施分層教學策略,促進學生共同發展
每個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所以他們之間都不可避免地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差異,只有正視這些差異并實施分層教學的方法,才能夠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實現“補優”和“提差”。對此,小學信息技術應當轉變過去“一刀切”的教學方式和手段,全面了解學生們的學習成績、智力水平等基本情況和整體差異,將他們科學地分成優、中、差三個不同的層次,從而依據層次制定教學目標、提出差異化教學要求、運用多樣化教學方法、制定層次化的課后作業,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讓每個學生都能夠在原有的基礎上獲得共同的發展、進步。
例如,在教授《下載圖片》時,考慮到學生們學習能力的差異性,在正式授課前,筆者將本節課程的教學內容進行規劃,上課后,再根據學生們的學習能力,為學生們制定不同難度的學習任務,以此滿足所有學生的學習需求。這樣,筆者通過實施分層教學策略,促進了學生的共同發展。
總的來說,在新課程改革不斷推進和實施的背景下,各個學科教育教學必須要隨之做出相應的改革、轉變和創新,才不至于落后于時代,才能夠發揮出學科的魅力與價值。因此,作為小學信息技術教師,我們必須要跟隨課程改革發展的趨勢,明確全新的教學要求,并樹立科學的觀念和先進的思想,以現實學情為基礎,來適時提出探究問題、革新知識呈現形式、運用生活教學方法、實施分層教學策略,從而實現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策略的全面革新,喚醒學生的學習潛力,最終讓小學信息技術教學實效性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提升。
參考文獻
[1]? 胡春桂.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有效教學的策略研究[J].通訊世界,2017(20):303.
[2]? 陳軍.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學信息技術教學實踐探討[J].中小學電教,2017(10):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