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虹廷
摘? 要:閱讀能力可以說占據著整個小學語文教學中最重要的一環,小學生的閱讀能力得到了提高,不僅對于學好語文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且學生的整個思維能力和理解能力也會進一步地提升,更深層次來說,也對輔助學好其他學科有著很好的幫助作用。不管語文也好,數學也好,其實一定程度上來說,都是要求學生讀懂題目,理解意思,然后進行相應的解答。所以,作為教師來說,一定要求新求變,根據新課標的要求,重視小學語文教學的閱讀能力,不斷探索研究新的方式方法來進一步地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閱讀能力;培養
在小學語文學習當中,讀書識字是其核心要求,其中讀書,讀書,簡而言之,就是閱讀書本。學生們剛進入校園接觸課本知識,教師就一定要高瞻遠矚,認識到閱讀能力的重要性。閱讀能力簡單說指的就是對課本知識的掌握理解能力,只要理解了某個知識點,才能更好地舉一反三,學以致用。閱讀能力的提高可以使學生的語文成績得到提高,成績的提高,進而會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會主動學習,主動學習。而且閱讀和語言是相輔相成的,閱讀能力的提高對于學生語言能力的發育有重要的作用,可以讓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父母之間更好地溝通交流,可以說閱讀是語言的橋梁。接下來筆者將結合自身多年的教學經驗,從以下幾個方面談一談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
一、當前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能力培養存在的問題
可以說,當前的教育現狀之下,教師也好,學校也好,包括父母也好,對于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重視程度是不夠的。社會各界還是存在著“高分論”的學習目標,抓緊一切時間去學習教學大綱要求的知識,考試會考的知識點。教師在課堂上的教學模式也是沒有跟隨時代要求進行創新改造,還是采用的是傳統的一味傳授式地講授重點知識,學生被動接受,忽略學生學習的主體及主動性。還有重要的一點,個別教師也許認識到閱讀能力的重要性,他們提倡學生在課下也好,課堂上也好,進行閱讀課本知識,但是仍還不夠。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不僅要體現在課本知識之上,更重要的是要基于學生的學習階段進行相應的課外讀物的閱讀,讓學生廣泛地涉獵各種有趣的適合他們年齡階段的讀物,才能真正地讓學生的閱讀能力得到培養和提高。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對學生閱讀能力培養的具體方法
(一)及時引導,激發學生對語文閱讀的興趣
小學生們童心未泯,認知能力不足,首先作為教師來說,一定要充分發揮出自己的引導作用。教師首先在課堂上在進行課文學習時,充分地引領學生進行課本內容的閱讀,可以教師帶領,學生一起朗讀,這樣能形成一種濃厚的閱讀氛圍,學生在這種朗讀氛圍之下,很容易集中精力,跟隨教師的的思想一起閱讀,一起學習。教師還可以采用讓閱讀能力比較好的學生進行朗讀,適時加入自己的指導,多加贊美,進行小紅星獎勵,讓這些學生帶動其他學生進行閱讀,從而激發學生對于語文閱讀的興趣。教師還可以根據課文知識,因材施教,進行適當地課外教材輔助閱讀,打破一味閱讀語文課本內容的枯燥,課內課外,相輔相成,加深學生對課本知識的掌握,從而更好地培養自己的閱讀興趣。
例如,我在講述《不懂就要問》這篇文章的時候,就注重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激發他們的閱讀興趣。首先,我對整篇文章進行了聲情并茂的朗讀,然后對其中心思想進行了講解。然后我組織平時閱讀能力比較好的學生,讓他們依次地在課堂上作為領讀,帶領學生們進行朗讀。在一遍遍地朗讀聲中,去體會孫中山先生那種求學好問的精神。針對這篇文章所講述的道理,我又推薦學生們在課堂上和課下來閱讀其他一些文章,這些文章表達的也都是一些虛心求學的道理。在課堂上我挑選幾名學生分別用自己的語言把自己所讀的課外文章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學生們都很好地完成了文章的復述和講解。潛移默化之中,學生們更愿意在語文課堂上或者課下去閱讀文章,激發起了他們閱讀的興趣。
(二)創新閱讀,營造良好的閱讀學習環境
一味地在課堂上進行課文知識的閱讀,有其學習閱讀的局限性,學生在一種閱讀環境中可能會形成閱讀疲勞。因此,學校可以專門騰出一間比較大的房間,作為閱讀室,里面可以陳列課本之外的閱讀刊物,一定要利用信息時代的多媒體設備進行輔助手段,來進行創新引領式閱讀體驗,讓學生們在一種輕松愉快的閱讀氛圍中,更好地認識閱讀,深入閱讀。小學生階段,正是模仿能力最強的階段。教師找尋一些視頻閱讀素材,讓學生們去找尋自己閱讀和視頻中老師閱讀有何不同,自己應該怎么樣更有感情地去閱讀。
例如,我在講述《山行》、《贈劉景文》、《夜書所見》這三首詩歌的時候,為了讓學生們更好地感受古詩閱讀的美感,以及更好地理解詩文中詩人所表達的中心思想以及情感經歷,我帶領學生們在閱讀室進行這三首古詩的學習,閱讀。我提前網上下載視頻資料,音頻資料,首先讓學生們觀看了圍繞這首詩的視頻場景,輔助學生理解詩文,然后讓學生聽取專家名師對于詩文的閱讀,配合一定的音樂,很好地閱讀出了詩人的那種情感。學生們對于閱讀的感觀刺激進一步得到提升,紛紛效仿進行感情閱讀。
(三)延伸閱讀,推薦課外讀物進行閱讀
良好的閱讀習慣的培養,課本知識的閱讀只是最基礎的一個方面。真正有益于學生視野的提高,理解思維能力的提高還是在課外讀物上。因此我針對小學生的年齡接受階段,有計劃地推薦學生們進行課外讀物閱讀。而且我還建立了微信群,在群里發布一些閱讀任務,在課下的時間由父母作為監管人,一起陪伴孩子閱讀。在還在閱讀能力的成長過程中,家長的陪伴支持也不容忽視。有益的課外閱讀豐富了學生們的閱讀內容,擴寬了他們的知識面,在日常的語言溝通交流中也顯得更加自信。
例如,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我會根據每節課的課本知識所傳達的道理來推薦相應的課外讀物做輔助,讓學生們能夠進一步地深化理解課本內容,而且還能收獲不一樣的課外閱讀故事。在講述《父親、樹林和鳥》的時候,我就推薦學生們去閱讀《昆蟲記》,讓學生通過這本書來認識小動物昆蟲。我還推薦血紅色呢過去讀《格列佛游記》、《長襪子皮皮》、《安徒生童話》等名著,滿足學生們得學習好奇心。
總而言之,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一定要重視學生的閱讀能力的培養,積極探索閱讀能力培養的方法,讓學生們愛上閱讀,愛上語文學習。
參考文獻
[1]? 丁冬梅 . 新媒體時代小學生語文閱讀能力培養研究 [D]. 南京師范大學,2018.
[2]? 崔海峰. 小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要素、結構、層次及其培養研究[D]. 南京師范大學,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