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靈怡 李臻
摘要:只有樹立了正確的審美觀,才可能確立科學的審美標準,養成健康的審美情趣,具有崇高的審美理想,自覺地按照美的規律去改造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否則,就會美丑不分。
關鍵詞:審美教育;審美觀;創造美;審美情趣
“美”除了表示具體事物的美好外,還用來表示抽象意義。美好的事物往往給人愉快的感覺,所以“美”有令人滿意的意思,審美是指人類鑒賞美和創造美的實踐活動,它是通過對客觀現象的觀察、感受、聯想等形象思維來認識美的形式,揭示美的本質,辨別什么是美,什么是丑,從而使人產生憎惡、抑丑、揚美的心理過程。
審美教育作為一種教育人和教育的式,其目標是為了提高人的生存質量,培養和發展人的感性能力,包括感受力,鑒賞力,想象力和創造力等,并且對人性進行塑造和改造,抑制人性中丑惡的因素,發揚人性中美善的因素;對情感、感性等生命的非理性存在進行規范和引導,使其合乎理性的要求??傊翘岣呷说乃刭|,使每個人都有一個趨向理想而完美的生命,都能自由而全面地發展。
一、審美教育的目的
審美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養學生認識美、愛好美和創造美的能力,促進人的審美發展,就是按照“美的規律”塑造具有豐富的,全面而深刻的感覺的人,并通過人的審美發展而推動個體的全面發展,進而達到個體自身以及個體與社會的和諧完美發展。
審美教育作為一項培養人的全面發展的教育工程,從教育的環境上來看,包括家庭美育,學校美育和社會美育。在這三個美育的環境中,家庭美育是學校美育和社會美育的基礎,社會美育是家庭美育和學校美育的繼續,而學校美育上承家庭美育,下啟社會美育,指導并協調家庭和社會美育,是實施美育的關鍵。
審美教育其內容包括審美文化知識的教育和審美活動能力的培養兩大方面。審美文化知識是審美活動能力形成和發展的前提和基礎,審美活動能力是指人對自身美和環境美,自然美,社會美,藝術美,科技美的審美欣賞與創造的能力,是審美文化知識積累和豐富的前提和基礎,兩者互為因果,相互促進。
二、審美教育的任務
審美教育是社會主義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缺少美育的教育,將是不完整的教育,也就無所謂人的全面發展。
通過審美教育活動,將完成兩大任務:一是重建審美意識,即樹立正確的審美觀,養成健康的審美情趣,一定的文化修養和高尚的人生態度;二是培養審美能力,即培養感受美,鑒賞美,想象美,創造美的能力,從而造就一代有豐富個性,完美人格,全面發展的新人。
審美意識的建構包括四個方面內容:一是確立正確的審美觀。審美觀是人們從審美角度對事物正確與錯誤,高尚與低賤,先進與落后,美與丑的一種基本評價定向。只有樹立了正確的審美觀,人們才可能確立科學,客觀的審美標準,養成健康的審美情趣,樹立崇高的審美理想,自覺按照“美的規律”去改造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
二是培養健康的審美情趣。健康的審美情趣是把對美的需要作為動機,逐漸形成的主觀審美的積極的情感和興趣。審美情趣雖以個人主觀偏愛的形式表現,但它并不是純粹的孤立現象,而是一定時代、民族的審美要求,趨向和理想的反映,具有社會歷史的內容,既表現了個體的差異性,特殊性和多樣性,又表現了社會的共同性,普遍性和一致性,往往是同中有異,異中有同。
三是具有一定的審美文化修養。審美意識的重建也包括了審美主體具備一定的審美文化修養。掌握基本的美學理論知識對于提高我們的審美修養十分必要。
四是形成高尚的人生態度。審美生活是美育社會功能的體現,它一方面發掘社會生活中固有的美來啟迪人心,培養高品位的生活情趣;另一方面又以自身特有的方式來提高人的藝術生活能力,從而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
審美能力的培養包含兩方面的內容:一是審美感受能力的培養。審美感受能力是指審美主體憑借自己的感覺器官從形式上感受美,并獲得美感的能力。審美感受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人類在長期的社會實踐過程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如果缺少對美的敏銳的感受能力,就不可能獲得豐富多彩的審美感受。二是審美想象能力和創造能力的培養。美的創造能力是指人在實踐活動中按照美的規律創造藝術美,現實美的能力。
創造美是審美活動的最高成果,也是美的歸宿和美育的最終目的。培養創造美的能力要注意三個方面的培養:一要培養審美理想。因為審美理想在創造美的活動中起指導作用,它支配著美的創造目標,并激發創造動力和敏感;二要提高創造美的心理素質。美的創造需要感知,理性,更需要情感和想象;三要發揮個性特點,創造出新意。真正的人生就是要為創造一個美的世界而奮斗,在創造世界美的同時,也創造和完善了自身的美。
美育任務的各方面是密切聯系的,培養感受美的能力是美育的基礎,培養鑒賞美的能力是美育的發展,培養想象和創造美的能力是美育的提高,而重建審美意識,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培養健康的審美情趣,以實現個體的審美發展并進而推動人的全面發展,這才是美育的最終目的。
三、審美教育的作用
審美教育是美學和教育學的“合金”,是整體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沒有美育,就不可能有個性充分的全面發展。
(一)審美教育促進個體和諧發展
發展完美的人格,是指人的全面而自由的發展,或者說是人的本質力量的圓滿和充實,人的智力、品格、情操和體魄得到全面而和諧的發展。審美教育有助認知結構和倫理結構的建立,有助于智力和品德的發展。一個全面發展的人,不僅是倫理的人、理智的人、同時又是審美的人。
(二)審美教育對智育發展的作用
現代科學已證明了美育和智育都能發展人的智力,但其作用不同。智育著重于知識方面的教育,美育著重于感情,意志方面的陶冶。
審美教育,如恩格斯所說:是“美學方面的教育”,是審美與教育的結合,是一門審美學與教育學的交叉與融合的獨立學科。我們擁有發現生活美的眼睛和擁有熱愛生活之美的能力,才是一生一世的幸福。正如一首詩謁;“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上,便是人間好時節”。
作者簡介:
陳靈怡,漢族,浙江紹興,1999-11-9,浙江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在校大學生,研究方向:時尚買手、市場調研與預測。
李臻,女,漢族,籍貫:浙江奉化 生于:1977-8-2, 浙江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職稱:講師 ?碩士學歷,研究方向:時尚買手、市場調研與預測,商品企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