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平
摘要:隨著我國的教育事業蓬勃發展,數學教育受到了更多的重視,數學教學與數學教育密切相關,數學教學的好與壞影響著數學教育的質量,初中數學教育是學生進一步學習數學知識的重要階段,需要隨機應變。近幾年,教育工作者嘗試把興趣教學法融入初中數學教學中,本篇文章就來詳細敘述興趣教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關鍵詞:初中數學;興趣教學法;應用
由于興趣對學生的學習能力具有極好的激發作用,因此為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要采取適當的教學方法來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尤其是數學,由于其自身學科特點的限制,枯燥乏味的數學公式與計算很容易讓學生喪失學習興趣。與此同時,隨著我國教學改革的深入,新課程理念下的數學課堂更注重學生學習能力與綜合素質的培養,因此這就要求初中數學課堂必須創新教學方式。以往的教學實際證明,如果在課堂上采取具有創新性的課堂展開方式,將會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教學效果。
一、興趣教學的定義
興趣教學,指教師針對教學對象、教學內容,采取靈活多變的方法,利用學生的好奇心、逆反心理、求新心理,創造一個和諧溫情的氛圍,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使學生在情感的愉悅中接受知識,掌握技能,以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二、興趣教學法在初中數學中的應用
(一)改善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傳統的教學模式是教師在講臺上授課,學生在課桌上靜靜聆聽。這樣的課堂主要強調學生被動的接受知識點,通過死記硬背和題海戰術的方式來鞏固知識點,整節課下來學生就只是木訥地聽著教學內容,無法激發學生自身的邏輯思考。當然,這種傳統的教學模式也是不能完全摒棄的,一些數學公式,定理和常見的題型等必須要通過教師的細心講解,一定的講解可以提升學生的理解和掌握能力。數學本就是一門容易讓人產生疲憊感的學科,漸漸地學生便會丟失學習的積極性,找不到學習的動力。新課程標準倡導學生們要主動地去學習知識,通過自己的動手能力和邏輯思維不斷地去探索,樹立“我要學數學”“我愛學數學”的積極觀念。所以,教師一定要鼓勵學生,使每一位學生都能自主參與到課堂中,成為課堂的主人,教師要做好一個引導人的身份。這樣師生之間便能形成一個共同點,共同研究和探討更多的數學問題,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
(二)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預習和復習對學習興趣的培養幫助很大,復習能使已經學習過的知識得到鞏固,預習能讓學生對所學知識有大致了解,上課時更有重點地聽講,態度積極主動,作業也能準確迅速完成,學習成績提高隨之得到提升,這樣,他們的學習也逐漸形成良性循環。更重要的是在預習和復習的過程中,學生將會獲得更多的知識,有一種成就感,這本身也是興趣的重要源泉之一。興趣的源泉還在于能夠把知識加以運用,通過預習和復習培養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使學生體驗到一種成功的“喜悅感”。因此,通過讓學生養成預習和復習的好習慣來增強他們的求知興趣也是一種有效途徑。
(三)創設問題情境
問題是思維的火花,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已有的知識及生活經驗,創設有意義的、開放的、富有挑戰性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讓學生從創設的情境中嘗到數學學習的樂趣,使他們始終處于情緒高漲、興趣濃厚、積極主動的學習狀態中。這就要求備每一節課前,都要想到這些知識與哪些實際例子有聯系,生活中哪些地方使用它,盡量做到能在實際情境中融入數學知識,盡量用學生熟知的、喜聞樂見的例子代替枯燥的例題。
(四)因材施教,分層教學
數學教學的質量基于每節課的教學質量,每節課是學生攀登數學高峰道路上的一個臺階。若每節課學生都有收獲,就會覺得能學好數學,就會產生學習興趣。由于不同的學生在數學學習上存在差異。因此,因材施教能夠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把班上的學生分成“優”、“良”、“一般”三等。其中“優”是學習興趣濃、能力強、基本功扎實的學生;“良”是智力因素好,非智力因素差、缺乏刻苦精神、成績不穩的學生,而“一般”是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均較差,學習吃力的學生。因材施教,是讓“優”的吃得飽,“良”的吃得好,“一般”吃得了。這樣,讓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都得到提高,尤其是學習困難的學生更有信心,從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五)家長適當參與學生的數學學習
家庭作為學校的基礎,而父母是子女一生當中最重要的老師,父母對孩子的學習具有很強的影響力。家長如果適當的參與孩子們的學習過程,會很好的增強孩子的學習動機與學習成就感。家長經常性地與孩子討論生活中的數學問題,既能給孩子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又能有效地提高孩子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同時,家長還可以適當地留出一定時間監督孩子去完成老師留下的學習任務,從小培養孩子們自主學習數學的良好習慣,做到勤動腦、勤動手。教導孩子將所學數學理論知識運用于實際生活中,進而幫助孩子培養學習數學的興趣。當然,作為老師的我們,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不止這些,而培養學生學習的方法也不能千篇一律,只有根據不同的教學情況去因材施教、因地制宜,才能培養好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更快、更好地掌握數學知識,靈活運用數學知識,才能更好地完成初中數學教學。
結語:
隨著教育的逐漸現代化,對人才的衡量已不只是局限在習題的掌握程度上。這也就使得初中數學教學發生了相應的變化。因此為了更進一步的提升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效果,就必須積極采用興趣教學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充分發揮出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提升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效果,但與此同時,教育的發展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教育者不斷的實踐研究,才能實現數學教育更上新的臺階。也只有這樣,我國的教育才能在日益國際化的環境中更加具有挑戰力。
參考文獻:
[1]徐俊鋒.關于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提問的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9(44):181.
[2]謝高.淺談初中數學教學技巧[J].基礎教育論壇,2019(31):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