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佳楠
摘 要:實驗是生物學習的重要手段,應充分利用該手段進行現象觀察,體會實驗對生物學習的重要作用。在新課標教學理念的指引下,應創新生物實驗教學的方式,運用小組合作教學手段來提高生物實驗教學的理論水平,以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
關鍵詞:小組合作;初中生物;實驗教學;運用
引言:
小組合作教學,是一種新型的有效的教學方式,目前已經普遍的應用于各學科的教學實踐中。具體到初中生物分組實驗教學中,就是采用分組、最后進行合作的方式,將學生分為不同的實驗小組,更好的提升初中生物教學質量。
一、以多層次分組的方式尊重個體差異
受到認知水平與性格特征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不同學生之間的已有學習水平不同,因此在分組合作學習中采取將不同層次水平的學生分到同一組別的方式組織生物實驗的開展,以充分的尊重個體差異,使每個學生都能夠得到重視,都有機會表現自我。每個小組中都由不同能力和特征的學生組成,這樣多層次的分組方式使得不同個體之間的差異得到了尊重,在分組學習中不同學習層次水平的學生能夠實現優勢互補、互相取長補短,同時也體現了分組的公平性,有利于促進學生之間的公平競爭。
二、利用小組合作,將學習高效化
學生學習效率是否得到提高,與教師的教學手段有著直接聯系。因此,在初中生物教學中,要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教師需要選擇和采用合適的教學方法。例如,教師可以采用小組合作的方式讓學生進行學習和探討,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教師要鼓勵每位學生都積極發言,把自己的想法大膽地表達出來,這樣學生的潛能就能得到激發。在教給學生如何使用顯微鏡的時候,教師可以把學生分成幾個學習小組,五個人為一組,然后帶領學生到實驗室,并把使用顯微鏡的具體步驟教給學生:第一步取鏡和安放,右握左托(右手握鏡臂,左手托鏡座);第二步對光,升、轉、看、調;第三步觀察,放、壓、降、看、升、看、調;第四步整理。最后,教師強調操作過程中應該注意的地方,接下來就由學生自己操作。每個小組由一個人先做,其他四個人監督,然后互相指導,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學習的效率提高了,教師也節省了指導時間,實現了師生雙贏。
三、加強合作探究,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教師要正確運用生物實驗開展科學探索,培養學生運用實驗進行學習的能力,幫助學生樹立創新意識,加快學科教學創新,克服傳統教學思想的弊端,積極引導學生開展實驗分析,創新各種實驗場景。教師要針對學習狀況不同的學生制訂不同的教學內容,開展分層實驗教學。教師要講好生物學科的發展歷史,使學生了解生物學家為科研所付出的努力,例如,植物的光合作用、病毒的結構等經典研究,使學生樹立嚴謹的科學態度。教師可以通過生物實驗來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例如,利用生物標本模型對教學概念進行引導,鼓勵學生自己進行操作,加深對生物概念的理解。在進行模型制作的過程中,學生能夠對知識進行深入理解,充分激發自身的創新思維。
四、增加溝通渠道,便于學生課外合作交流
學習是一件需要持之以恒的事情,因此幾乎任何一個人都不可能在短時間內迅速達到理想學習目標,而需要持續不斷地努力。那么在平時初中生物教學過程中,任課教師不僅需要重視課堂上所開展的學生合作學習活動,更要有意識進行一定的拓展。具體而言,初中生物教師可以借助互聯網技術增加溝通渠道,便于學生課下時時展開合作交流,助益其綜合學科能力進步。例如,與學生共同完成《神經系統的組成》這一部分相關教學任務之后,我不僅為學生布置了基礎性的練習作業,同時還為學生們布置了一項合作探究實踐任務。具體而言,在作業布置環節,先幫助學生劃分好小組,并將探究問題提供給了學生,其中包括“大多數人喝醉酒的時候走路都搖搖晃晃、站立不穩,這是因為酒精麻痹了人們的哪一個部位?”“一般而言,哪一個器官主要負責協調身體動作平衡?”等等。接著我就要求各小組同學課下的時候通過網絡微信、QQ等渠道建立群組,這樣在課下的時候,各小組同學就可以共同約定一個時間段進行視頻通話以探討相關問題,另外在其他時間任何一個學生有疑問都可以在群組里留言發表意見,而其他同學則可以在方便的時候進行回復交流。這樣學生們不僅進一步加深了對課上所學生物知識的理解,同時還綜合鍛煉了獨立學習探究能力,有益于自身學科素養發展。
五、適當增加合作學習內容,有效拓展學生視野
在初中生物教學活動中,適當增加學習內容,有效拓展學生視野,也是生物合作學習的教學方法之一。在開展課堂教學的環節,生物教師應充分利用課堂資源,利用“觀察與思考”、“生活知識鏈接”等模塊,對學生進行一定的生物知識延伸,幫助學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同時,利用相關的教學資料,向學生展示一些與生物知識相關的生活片段,強化學生對新知識的記憶與理解。因此,適當增加合作學習內容,有效拓展學生視野,對于提高生物教學質量,具有很重要的影響。
六、分層評價實驗結果,提升學生綜合實驗能力
在生物實驗過程中,實驗結果會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比如實驗操作者的操作水平對實驗結果的精準度有著重要的影響作用,再如,實驗器材的質量的好壞也對實驗結果有著重要的影響作用,由此可知,一些人為的因素和非人為因素會對實驗結果產生較大的影響作用,因此若想提高生物實驗教學的效率,則必須要對實驗操作者進行分層次的分組。當實驗結束后,生物教師要引導學生對實驗結果進行分層次性的評價和討論,在評價的過程中要引導學生考慮實驗的絕對性和相對應,然后引導不同組別對實驗結果進行分層次性的分析,進而提高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和總結能力,提高學生的生物實驗能力。
結束語
總而言之,初中生物學科的實驗教學必須符合核心素養教學的要求。通過積極有效小左合作探究實驗操作激發初中生的實驗探究興趣,逐步引導初中生積極投入到課堂實驗教學環節中促進綜合能力的全面提升。初中生物教師更要積累豐富的教學經驗,充分了解初中階段性學生的學習特征和興趣愛好,聯系初中生的日常生活設計有效的實驗有著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李雪芝.初中生物分組實驗教學中實踐分層教學的策略[C]..教育理論研究(第八輯).:重慶市鼎耘文化傳播有限公司,2019:297-300.
[2]彭泉珠.初中生物合作探究教學模式的建構與應用[D].山東師范大學,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