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丹
摘要:企業文化是企業管理的精神支柱,也是企業發展的內在驅動力,由此企業文化在企業管理中的重要性可見一斑。本文通過企業文化的相關論述詳細分析其在企業管理中的作用,同時總結當下企業文化發展所面臨的問題,并以此作出具體發展策略,加快企業文化建設進程,從而推動企業管理整體發展。
關鍵詞:企業文化;企業管理;發展策略
1.企業文化的相關論述
1.1企業文化的定義
企業文化是指企業在長期的成長發展過程中,在組織內部通過企業和員工間的相互作用逐漸形成的價值觀念和行為體系。企業文化是文化觀念、企業精神、發展目標等精神文化及物質文化的總和,在全體員工普遍認同的基礎上成為企業共同遵循的文化形式[1]。企業文化不僅是企業領導者和管理者提倡的精神財富,更是基層員工在與企業本質特色磨合過程中領悟的價值理念。
1.2企業文化的特點
(1)民族性
企業組織是國家的組成部分,民族文化不僅包含地方特色文化,更包括企業文化,都屬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依賴民族而生,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民族文化的特點,民族文化既是企業文化的根源,也是企業文化形成發展的推動者。因此企業文化具有民族性,在企業形成具備自身特色的文化時也蘊涵了民族文化的共同性。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淵源流暢,由此造就了廣博的民族文化,我國企業的民族性就依賴于此。例如,秦始皇統治期間,董仲舒大力推行儒家思想,以“仁”治理百姓,其中“以人為本”的思想觀念沿用至今并廣泛應用于企業管理,即企業文化的人本性。
(2)創新性
我國進入新時期以來,市場經濟快速發展,知識創新在企業市場競爭中的比重日益增加,創新型企業文化既是時代訴求,也是企業管理改革創新的重要助力。創新型企業文化是圍繞“創新”而展開的精神及物質文化形式,為適應市場經濟的競爭形勢形成的有關創新思維的文化體系。企業要想在市場經濟的競爭中化解管理危機,抓住企業管理的發展機遇,就必須充分認識并利用企業文化的創新性。創新型企業文化潛移默化地鼓勵員工的創新思維,注重組織成員的創新價值,挖掘員工的創新管理效益。
(3)人本性
員工是牽引企業不斷發展和壯大的強大動力,沒有員工也就不存在企業,因而企業文化具有人本性,強調“以人為本”的企業管理理念。企業文化蘊含的人本性是處理企業與員工關系的根本出發點,也是領導階層與基層人員關系管理的紐帶。人本型企業文化是利用最少的人力勞動資源,憑借員工的創造性最大限度地獲取更多的價值回報。在企業經營管理的過程中,人本文化重視鼓勵員工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以企業文化的凝聚作用鼓舞人心,從而充分發揮員工的職能作用。人本型企業文化不僅是提高員工綜合素質能力的培養方式,也是提升企業整體管理水平的關鍵。
2.企業文化在企業管理中的作用
(1)引導作用
企業文化是全體員工普遍認同且共同遵循的價值理念,是企業管理的精神支柱,是企業發展戰略的靈魂指標。組織內部成員在企業文化氛圍的熏陶下都會產生不同程度的變化,同時這樣的變化趨向是一致的,員工以企業文化中的價值觀、道德觀等為工作指導思想,這就意味著企業文化在企業管理中充當著引導者的角色。企業文化對企業管理的引導作用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指導企業管理者做出正確決策,二是為企業管理發展提供方向。
企業管理人員在組織、協調和管理各部門職能工作時,受企業文化價值觀念的影響,做出的組織管理決策的方向即企業文化的管理理念方向。企業文化對管理者是否能夠實施科學合理的管理規劃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企業文化不僅可以影響員工的工作作風,還可以為企業的管理提供方向指標。在市場經濟的激烈競爭中,在企業文化引導下的企業管理可以方式企業樹立企業品牌形象,也可以指引組織遵循市場經濟發展規律,還可以促進企業整體發展。
(2)激勵作用
企業文化在企業管理中的激勵作用是通過其組成部分在企業管理實踐活動中的運用實現的,例如科學規范的管理理念可以激發員工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鼓舞員工為企業發展創造勞動價值的事業心。企業員工尤其是知識型員工的激勵機制中精神激勵的比重較大,而企業文化作為激勵機制的補充,在與激勵機制相互作用的同時起著精神激勵的效用。
在企業管理改革創新過程中,企業文化獲得了員工的廣泛認同,因而基于企業文化的激勵機制對企業的適用性和能動性較強,是挖掘員工潛在能力、提升員工組織歸屬感和集體榮譽感的精神力量。加強企業文化建設,將員工個人的價值作為和企業的管理理念、管理戰略等充分結合,形成企業與員工的共同愿景,在這樣的企業文化環境下,員工重視的不僅是個人的職業生涯,也是企業的整體發展規劃。盡可能地激勵員工真正融入組織,從關注自我升級到關注企業,為實現企業市場發展目標發揮更大的作用,同時也能促進自身綜合素質能力的提升。
(3)協調作用
近幾年,“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成為當下重點關注的企業管理體制。企業文化在企業管理領域的各方面引導、激勵員工的工作行為,同時起著凝聚人心和協調企業部門職能工作的作用。
企業文化是組織內部全體成員共有的價值觀,并以此作為個人的工作行為準則和價值取向。它在無形中規范引導員工的思想和行為。企業員工在工作行為方面具有一致性,使每一個員工都能在團隊活動中保持良好的工作狀態和較高的工作效率,為企業整體發展的同一目標而奮斗,因而企業文化從中體現出凝聚人心的功能。
企業各部門各司其職,由于職能工作內容間的橫向交叉聯系或者員工分配制度等問題,組織之間容易產生各種矛盾沖突,但無論是員工個人行為,又或是部門管理工作,最終都是為了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加快其成長步伐。企業文化在其中發揮潤滑劑的作用,解決矛盾沖突,協調不同的職能工作,使企業管理機制穩定高效地運行。
2.企業文化的現狀與問題分析
在以創新知識為主導的新時期,企業文化在企業管理中的作用尤為重大,不僅扮演著引導著的角色,同時也發揮著精神支柱和協調機制的效用。目前,我國企業文化建設存在缺乏足夠重視、創新能力較弱、忽視長遠發展戰略等問題。
很多企業尤其是小型企業對企業文化的認識程度較低,僅從表面意思上理解企業文化,不了解、不認同企業文化在企業管理中的重要性,甚至沒有將企業文化建設納入企業發展戰略范圍的意識。企業經營者和管理者談及企業管理理念、價值觀、經營目標等都是各執一詞,沒有企業文化的統一規范。受計劃經濟的長期影響,部分企業管理觀念傳統守舊,很難接受新時期帶來的文化沖擊。為了在市場上立足,企業一味追求快速發展,期望在短時間內完善企業文化體系,將目光置于對國外先進企業文化的模仿上。但多數企業并不能很好的認識到國內外企業經濟環境的差異和自身實際情況的發展需求,只照搬西方企業管理文化,導致盲目模仿,缺乏創新思維。
希冀于短期內獲得快速發展帶來的另一個問題就是企業管理階層過度重視眼前利益,而忽視了企業文化的長期發展。管理人員往往會因為個人工作效績的要求,在進行管理決策時過度奉行傾向于短期利益的企業文化。
3.企業文化的發展策略
3.1樹立企業文化建設意識,規劃長期發展戰略
企業文化建設中存在的普遍問題就是企業員工從上到下對企業文化重要性的認識都不夠充分,企業領導片面的看重經濟效益,這種現象在中小型企業中表現地尤為明顯。[2]企業管理階層作為企業文化的領導者,必須樹立自身企業文化建設的意識,不僅要充分認識企業文化在管理體制中的重要性,還要將企業管理發展中文化建設的實施和根本目標清晰化。
只有上層人員給予企業文化建設足夠的重視,才能為組織成員起到榜樣示范的作用,帶動基層員工積極參與文化建設工作。企業對道德思想建設、管理理念體系等都應明確具體的目標和內容,科學合理地制定為實現企業文化建設的目標而采取的戰略舉措。
3.2理智學習西方管理理念,推動文化改革創新
企業文化建設不僅要學習國內成功企業的優秀文化成果,更要有選擇性地模仿西方先進的企業文化,從中吸收創新技術,學習文化創新思維。秉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準則,學習先進企業文化的同時也要審視企業自身的發展前景和定位,保留其特有的文化特色,在繼承、學習并整合中西企業文化的基礎上進行創新性改革。
企業在眾多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的關鍵在于企業文化是否具備創新因素,沒有個性特點、缺乏創新精神的企業文化注定會淹沒在市場經濟的洪流中。企業理應結合圍繞“創新知識”的新時期背景,推動企業文化自身發展的改革創新,塑造具備個性特色的企業文化,既符合新時代的趨向,也能滿足企業成長的需求。
3.3提高企業整體管理水平,促進企業文化建設
企業管理和企業文化之間是相輔相成的作用,企業文化能夠引導、激勵和協調企業管理,企業整體管理水平的提高也能反過來促進企業文化建設的進程。企業選擇與自身實際情況最相符合的管理體制,大力支持“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促使員工充分參與企業的管理工作,激發組織成員的工作熱情,挖掘員工的管理能力。
企業文化建設與企業管理體制理應進行合理的融合,加強對企業管理中各項規章制度的不斷優化和補充,并及時對企業文化和企業管理作出更新工作,[3]借助企業文化的凝聚作用,鼓舞人心,使企業員工團結一致,管理者明確提出企業管理目標,增強員工的責任心,提升其在管理工作中的使命感,爭做陪跑員,而不是旁觀者,從而以員工共同的努力提高企業整體管理水平。
4.總結
企業文化和企業管理共同發展,只有兩者有機結合,齊頭并進時,企業才能獲得真正意義上的全面發展和價值提升。正確認識企業文化在企業管理中的作用,依據企業自身的實際情況和時代需求,制定科學合理的發展策略,為企業的長期發展提供可能性。
參考文獻
[1]毛瑩瑩.企業文化在企業管理中如何發揮作用[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9(12):194+210.
[2]楊明.探討企業文化建設在企業管理中的重要性[J].納稅,2017(28):92.
[3]張佳星.企業文化與企業管理的融合策略[J].中國有色金屬,2018(S1):236-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