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世芳

【摘 ?要】目的:探討護生臨床操作遭拒時的應對方式。方法:選取我院實習的2019屆護生41名為研究對象,以自制問卷形式調查,設計5個方面的應對方式選項,讓護生選擇自己在遭拒時的應對方式。結果:誠懇而自信地,用自己行動感化患者的占36.6%;十分害怕,請老師壯膽的占29.2%;十分傷心,同時喪失信心的占17.1%;不勉強患者,讓老師去做的占12.2%;強迫患者接受自己,速戰速決的占4.9%。結論:帶教老師只有加強自身修養,培養護生良好的職業道德,注重護生的實際操作與溝通能力的培養,讓護生站在患者的立場上去思考、分析問題,才能使護生的操作水平和溝通能力得到逐步提高,為護生正式走上工作崗位打下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護生;臨床操作;應對方式;調查分析
【中圖分類號】R19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6-0252-02
隨著現代醫學的發展,社會對護士的期望值也越來越高,如何培養一名能夠適應時代要求和滿足患者需要的實用型護理人才,是現代護理教育者共同關注的焦點。畢業前的臨床實習是學校課堂教育的延續,是培養學生綜合素質與實際操作能力的關鍵時期[1]。但是,護生在臨床操作過程中往往會遭到患者或家屬的拒絕而使她們無法獨立完成護理操作。因此,筆者對41名護生在操作時遭到拒絕的應對方式進行了調查分析,旨在提高護生的交流、溝通、應對能力和臨床獨立操作能力。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實習的2019屆護生41名為研究對象,年齡在17~19歲,平均年齡(18.05±0.18)歲,41名護生均為女性,中專學歷。
1.2 方法
以自制問卷形式調查,內容為5個方面的應對方式選項,讓護生選擇自己在遭拒時的應對方式。發放問卷41份,收回41份,回收率100%。
1.3 統計學方法
將調查數據納入SPSS 11.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
2 結果
比較41名護生臨床操作遭拒的應對方式,見表1。
3 討論
由于護生間個體對環境心理適應能力、交流溝通能力、求知欲望等方面的原因,護生臨床操作遭拒時可引起不同的應對方式[2]。 從調查中顯示:護生接觸臨床,改變了以往學校單一的學習狀況,新事物、新環境無疑成為一種新的刺激,但由于前階段所學的知識基本為純理論性知識,在臨床實踐中護生不知如何下手,又因在操作中受拒絕,會給護生造成心理挫傷,產生心理壓力,從而影響學生的臨床操作能力。護理專業是一個技術性非常強的專業,不僅要求從業者有較強的理論知識,更要求其具備嫻熟的實際操作能力[3]。從調查顯示,僅有??36.6%的護生表現出自信,這與她們在校學習期間,各專業課程結業時間較早,特別是基礎護理學,隨著時間的推移,對基本理論遺忘較多,基礎護理操作更是生疏,沒有牢固的理論基礎,護生對于臨床的常規處理產生諸多不解,動手操作時會束手無策,引起專業自信心不足,從而影響臨床操作實際能力[4]。從調查中顯示:有些護生遭拒后不愿操作是因為不會解釋,不知如何與病人打交道,擔心自己說錯話,或雖會解釋但做不做無所謂,甚至有護生一時操作心切會強迫患者接受,這樣往往會引發護患糾紛[5]。
4 對策
加強護生職業道德教育,提高文化修養 ?教育能否取得成效,從根本上取決于受教育者的主動性與自覺性。同時,帶教老師要以身作則,將職業道德教育貫穿于整個實習帶教過程中。護生在臨床各學科的教學中,雖已經過理論學習、實驗、技能操作等多個環節,但僅僅是理性認識的初步過渡。因此,為使護生盡快適應臨床,在護生進入實習之前要進行技能強化訓練,內容可涉及生活護理、基本技術操作、急救技能等,強化訓練后對護生要進行考核,在強化訓練期間,對護生給予心理輔導,讓護生樹立自信心,克服自卑的心理。鼓勵交流,提高護生溝通能力,在臨床實習帶教中,可組織護生開展健康知識學習,主持公休座談會,在老師帶教指導下,為病區病人進行針對性的健康指導,理論聯合實際,護生可向患者宣教疾病自我保健方法和意義,幫助患者樹立正確的健康觀,同時又能提高護生的交流溝通能力。帶教老師應告訴護生在受拒時應保持鎮靜,要向患者耐心做好解釋工作,以信心和誠心博得患者和家屬的認可,決不可以自暴自棄,失去信心。并教育她們學會換位思考,站在患者的立場去分析,從病人的利益去思考,樹立“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思想,盡量爭取患者與家屬的配合,同時帶教老師在護生獨立操作時要做到“真正放手不放眼”,以增加患者與護生的安全感,確保帶教質量。
參考文獻
[1] 譚艷,李旭英,李金花,等.高職高專護理實習生實習需求的調查研究[J].全科護理,2020,18(9):1132-1135.
[2] 舒亞君,張超.護理臨床帶教老師的心理彈性水平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8,15(14):139-142.
[3] 程梅.進行臨床實習的護生臨床技能操作能力不足的原因及對策[J].當代醫藥論叢,2019,17(2):203-204.
[4] 林婕,吳麗榮,武妍,等 .護理高等職業教育階段開設安寧療護教學的實踐[J].上海護理,2020,20(2):47-50.
[5] 李再云.實習后期護生壓力源與自我效能感的相關性分析[J].臨床護理雜志,2016,15(2):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