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子濱
摘要:聽說技能既是初中英語學習的重要內容,又是學生繼續英語學習、形成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基礎。但是,在當前義務教育階段的英語教學實踐中存在“重語法,輕口語;重完成教材內容講授,輕聽說能力培養訓練;重筆試考核,輕聽說測評”的傾向。鑒于此,本文主要對初中英語聽說教學創新進行分析探討。
關鍵詞:初中英語;聽說教學;創新研究
1、前言
初中生階段正是培養和鍛煉學生英語學習能力的最佳時期,如果該時間段未能在英語聽說學習的方面打下堅實的基礎,對于其未來的英語學習勢必會造成較大的影響。所以,初中生的英語聽說練習應當引起所有老師足夠的重視。
2、初中英語聽說教學存在的問題
2.1語音教學忽視分級目標銜接
由于部分英語教師對義務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基本理念和課程設計的基本思路理解不到位,缺乏對語言學習的漸進性、連續性等學科特點的把握,對《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以下簡稱《課標》)的分級目標不熟悉,對標準中的聽、說、讀、寫等技能級別的描述理解不清晰,從教學指導思想上忽視了對語音教學的整體性與階段性要求,片面地認為學生在初中入學前已經具備了認讀音標的能力和根據讀音規則拼讀單詞的能力,導致在完成二級語言知識目標(義務教育六年級結束時應達到的目標)與五級語言知識目標(義務教育九年級結束時應達到的目標)的銜接上留下空檔。在教學中多數教師只完成單元教學任務,而忽略認讀音標的教學和拼讀單詞的訓練,致使部分學生在初中階段不具備拼讀能力,沒有達到《課標》要求的五級目標標準,給英語聽說埋下了隱患。
2.2聽說練習缺少聽音模仿訓練
模仿是學習英語的基礎,是學習語音語調最切實可行的辦法。模仿的第一步是注意聽,讓學生先聽清、聽準、聽熟,聽的準才能模仿的準。大量有效的聽說訓練有利于學生模仿英語語音語調,讓學生盡快掌握英語發音技巧,促進學生聽說能力的培養和提高。但是,許多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僅僅滿足于程序性地完成教材安排的聽說任務,多數教師只放一、兩次錄音,就檢查學生答案,而忽略了對學生進行聽音模仿訓練。由于模仿不到位,學生在下一步的教學活動中往往不能通順地進行口語表達。
2.3口語練習缺少讀音專項操練
操練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由知到會、由了解到掌握、以致到熟練運用、將知識轉化為能力的主要途徑和方法。操練過程有助于加深記憶、增強語感,操練形式主要是跟讀、重復等。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涌現出了各種新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其中不乏很多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在引進、借鑒這些方法、模式的過程中,許多教師不問學科特點,脫離當地實情,盲目效仿某種教學模式,認為專項操練是機械操練,不符合課程改革的要求,致使有些英語課堂表面看起來熱熱鬧鬧,但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的教學目標并沒有得到落實。
3、英語聽說教學策略創新
3.1信息化教學情境的創設
在農村初中英語課堂中引入信息化手段,創設生動形象和直觀具體的教學情境,為學生提供比較真實的學習環境,能夠促進學生融入情境中。在聽說教學中,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展示與課堂內容有關的英文歌曲、圖片、英文視頻以及地道的英文對話等,提出問題,讓學生在欣賞的過程中思考問題,慢慢培養其學習興趣與形成良好思考習慣。教師應該適當地引導學生站在多個角度上對情境內容進行思考與分析,促使學生不斷更新自身的認知結構,開發學生對語言的模仿能力,勇于表現自己,慢慢學會開口說英語,對學生的視聽說讀寫等基本技能進行全面訓練,提高學生聽說能力。
3.2多樣化地教導學生正確發音
農村初中學生對英語單詞的正確發音有一定困難,要提升其聽說能力,必須注重學生對英語單詞的學習效率。因此,教師可以采用多樣化的策略教導學生進行正確發音,同時也促使學生學好英語單詞。
第一,音標教學法。音標是英語單詞發音的基礎,也是學生對單詞進行準確識讀與識記的關鍵要素。教師可以將音標的有關知識與多媒體課件相結合,宏觀引導學生去對48個音標因素進行記憶,并且講授每個音標名詞的含義和每個音標因素的發音要領。借助多媒體來將發音時的口和舌相關位置的圖片清晰直觀地呈現出來,讓學生學習。教師可以再通過列舉簡單的單詞作為例子,將其音標明確標出,鍛煉學生對音標的發音及對單詞的發音。
第二,直接拼讀法。教師可以教導學生對26個英文字母和字母組合的相關發音規律,培養學生對“見到單詞能讀,聽到發音能拼”的良好技能,讓學生在遇到詞時,能夠根據相關規則準確進行拼讀或者拼寫。比如在信息技術支持下的英語聽說教學中,可以通過多媒體教導學生對英文字母進行正確發音,去掉音標中的元音,將字母形和字母音相同的英文字母集中起來。
3.3采用預測——聽讀——復述——互動的銜接教學方法
這一教學方法具有一定的內在順序性,能夠循序漸進地培養學生對英語聽說的能力。在聽說理解中,預測能力很重要,也是對英語口語進行理解的關鍵,即根據已知信息來對后來將要聽的話題內容進行范圍限定,最大程度地獲取未知信息。而在聽讀的過程中采用泛聽與精聽結合的有效方式,訓練英語聽說,但是也要根據材料特點的不同與難度來轉變聽說訓練方法,難度大和內容長而生僻的材料適用泛聽,難度不大、不生僻且貼近生活的聽說材料則適用精聽,根據實際情況發揮兩者相輔相成的作用來促進聽說能力的提升。在這基礎上進行聽后復述,教師要引導學生對已知聽說材料進行加工,創造性地對其進行再現,用自己的語言進行材料的重新組織與概括,強化學生的理解與記憶,并且為學生提供相關口語練習機會。最后,在信息化教學環境中針對聽說課堂內容進行學生和學生、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教師鼓勵學生不斷說英語,發表自己的意見,教師及時給予評價與指導,提高學生對英語的聽說能力。
4、結語
在初中學生的英語聽說學習中,老師既要從心理層面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興趣,同時又要從技術層面給予其正確、規范的指導,讓學生越學越會學,越學越愿意學,自然能夠使學生的英語聽說水平獲得極大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吳華珠.新課改下初中英語聽力教學方法探究[J].英語老師.2018,18 (08):133-136.
[2]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