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萌
摘要:隨著現代教育體系的不斷完善,幼兒教育越來越受到關注,幼兒階段正是孩子語言表達能力形成的關鍵時期。繪本教學的出現和應用給幼兒教師的教學提供了更多的教學思路。繪本色彩鮮艷,內容豐富,對提高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具有積極的作用,通過繪本教學培養幼兒語言表達能力是幼兒教育未來主要的發展趨勢。本文深入的研究并介紹了如何應用繪本教學提升幼兒語言表達能力。
關鍵詞:繪本教學;提升幼兒語言表達能力;作用
語言是人們進行溝通和交流的重要工具。語言表達能力包含發音、理解、表達等多個層面的內容。幼兒正處于語言能力和語言系統形成的關鍵階段,應用科學合理的方法,提高其語言表達能力,可以促進幼兒日后更好的學習和發展。繪本中有大量精彩的故事,通過文字結合圖畫的方式表達故事,幼兒理解和接受起來更加容易,所以,幼兒教師在教學中應正確認識繪本對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培養方面的作用,根據幼兒的認知能力以及年齡特點選擇合理的繪本進行教學,全面提升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1將繪本內容與教師引導進行有機融合
幼兒教育體制改革給幼兒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應該綜合考慮幼兒語言能力發展的特點,深入挖掘繪本教學的價值,充分發揮其教育作用。幼兒因為年紀小,識字量較少,不能自主閱讀繪本,需要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閱讀,教師帶領幼兒閱讀繪本的時候,適時的進行語言引導,將繪本中的文字和圖畫有機的融合在一起,突出繪本教學的生動性,加深幼兒對繪本內容的理解,以此為基礎,全面提升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例如,教師帶著幼兒閱讀《最好的朋友》繪本內容的時候,正式閱讀前,教師可以先讓幼兒觀察繪本圖畫,將自己對繪本內容的理解表達出來。適當的進行語言引導“故事里出現了幾種小動物,都分別是什么?誰和誰是最好的朋友呢?”然后鼓勵幼兒用自己的語言回答問題,通過這樣的引導,幼兒在看圖聽故事的過程中,加深了對繪本內容的理解,同時語言表達能力也得到了鍛煉和提高。
2創設合適的語言情境
幼兒認知能力有限,所以繪本內容的設置都較為簡單,而且大多是以圖畫與文字相結合的形式進行展現。教師應用繪本進行教學的時候,可以根據繪本內容為幼兒創設合理的情景,組織幼兒在真實的情境中,通過角色扮演將繪本內容表達出來。這樣生動、形象的教學方式可以吸引幼兒注意力,活躍教學過程中的氣氛,讓幼兒在輕松的氛圍下進行學習,有助于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例如,教師帶領幼兒學習《小馬過河》繪本內容的時候,在正式閱讀前,教師可以先以講故事的形式向幼兒介紹繪本內容,讓其對故事有一個大概的了解,然后教師可以在教室的地板上畫一條小河,應用多媒體設備配上小河流水的音樂,讓幼兒分別扮演小松鼠、水牛和小馬的角色,教師可以為他們示范不同角色的說話特點,要求他們盡可能說出不同角色之間的對話。然后教師再帶領幼兒一起閱讀繪本,這樣的教學模式,可以幫助幼兒更好的掌握繪本內容,在角色扮演的過程中,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也得到了有效的鍛煉。
3加強情感引導的運用
每一個繪本故事的內容都是不同的,教師應用繪本進行教學的時候,可以通過情感引導,提升幼兒語言表達能力。不同的幼兒,其情感體驗是不同的,通過完整的語言將自己的情感體驗表達出來,從而形成(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幼兒繪本常見的情感主題有:對爸爸媽媽的愛、好朋友之間的友誼、對動植物的喜愛等,教師應用繪本進行教學的時候,可以充分利用這些繪本故事進行情感引導。比如在進行《你愛誰多一些》繪本教學的時候,教師提前準備兩個娃娃,然后向幼兒介紹,開始的時候,兩個娃娃之間不熟悉,相互不了解,但是經歷了危險之后,兩個娃娃相互幫助,相互鼓勵,建立了深厚的友誼。根據繪本故事情節,教師可以設置引導幼兒進行情感表達的環節,比如鼓勵幼兒介紹自己的好朋友,大膽分享是如何和好朋友建立友誼的,通過這樣的教學設計,可以增強幼兒表達自身想法的欲望。
4提高幼兒的想象能力和表達能力
繪本的形式雖然是圖書,但是繪本教學卻可以很好的突出師生之間的互動。教師在進行繪本教學的時候,可以適當的引導,激發幼兒想象力,鼓勵幼兒擴展和延伸繪本內容。這樣的教學模式可以鍛煉幼兒想象力,為幼兒進行創造性的語言表達提供平臺和機會。例如,教師帶領幼兒閱讀《說大話的狐貍》繪本內容的時候,教師先為幼兒講述這個故事,然后為幼兒介紹故事中各個動物之間的關系,講完故事后,鼓勵幼兒對故事進行續編或者改編。因為幼兒年紀較小,思維縝密性較弱,大部分幼兒不能完整流暢的進行表達,所以幼兒在發言的時候,教師應該給予一定的幫助和支持,引導其更好的完善細節內容。鼓勵幼兒大膽發言,對于積極發言的幼兒給予適當的表揚和獎勵,并盡量關注到每個幼兒。幼兒對故事進行改編和續編的過程,就是他們獨立思考的過程,在大膽表達的過程中,可豐富其詞匯量,語言表達能力也會得到有效的提升。
5針對繪本內容設計開放性的問題
繪本教學并不是簡單的為幼兒講故事,教師應該有意識的進行引導,確保可以全面的提升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根據繪本內容為幼兒設計一些開放性的問題,引發幼兒深思,幼兒回答問題的時候,教師本著多鼓勵的正面引導原則對待幼兒發言,避免打擊幼兒發言積極性。例如,教師帶領幼兒閱讀學習《我要更勇敢》繪本內容的時候,教師可以為幼兒設計這樣的問題“你們覺得勇敢是好的品質嗎?勇敢對我們每個人來說重要嗎?”通過閱讀和學習,幼兒可以清楚的認識勇敢品質的重要性,教師通過提問,可以有效激發幼兒閱讀和學習的興趣。教師可以繼續向幼兒提問“在生活中,遇到哪些情況,需要我們勇敢面對呢?”幼兒經過思考后,給出的答案五花八門,有的會說:公交車看見小偷的時候;有的會說看見有人欺負小動物的時候等,通過設置這樣開放性的問題,可以引導幼兒獨立思考,同時還可以鍛煉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綜上所述,作為幼兒教師,在教學中應該正確認識繪本教學對培養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重要性,在教學過程中通過適當的引導,為幼兒創設真實的情景等,激發幼兒想象力和表現力,從而提高幼兒語言表達能力。本文全面的介紹了繪本教學對培養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重要性,希望可以為廣大幼教工作者提供借鑒和參考,全面提升我國幼兒教育整體水平。
參考文獻:
[1]王小芳.繪本教學中教師引導提升幼兒語言能力的初探[J].才智,2019 (34):191.
[2]戴鳳蓮.繪本教學中提升幼兒語言能力的途徑[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15 (04):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