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現在的小學數學教學中,注重的是學生獲得知識的能力,那么首要的任務就是要提高小學數學的趣味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教師要采取靈活多變的教學方式,使學生在輕松快樂的氛圍中進行數學知識的學習。本文就如何提高小學生數學學習的積極性提出了以下幾點建議。
關鍵詞:小學數學;積極性;教學方式
小學數學的教學是數學教育的啟蒙時期和關鍵時期,在這個階段,調動小學生數學學習的積極性,能夠提高小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熱情,產生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這將對今后的數學學習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創造輕松活躍的課堂氛圍
小學生處于能動性比較強的時期,死板生硬的課堂氛圍不利于數學課堂的教學,在這樣的環境下,學生容易失去對數學學習的興趣,產生厭學的心理,因此輕松活躍的課堂氛圍更能提高學生的注意力和興趣。教師可以在課前環節,結合教材知識,組織學生做些與課堂內容相關的游戲,或者與學生做一些簡單的互動,使學生活躍起來,在此基礎上進行授課,就會順利得多了。
例如,在教學人教版數學五年級下冊《公倍數和公因數》這節內容時,教師可以通過讓學生參與演示來進行課堂的教學。在講到公倍數的概念時,教師可以先給學生列舉一些簡單易操作的例子,比如2和3的公倍數是6,那么就邀請12個學生平均分為兩組站在講臺前面,第一組每2個人站在一起,分成了三部分;第二組每3個人站在一起,分成了兩部分。這樣學生就可以直觀地看到:2和3都可以通過擴大一定的整數倍變成6,那么6就是它們的公倍數。教師在進行授課時還可以通過一些簡單的互動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例如在課前利用幾分鐘帶學生做一個益智的小游戲,讓學生按照座位的序號,遇到6或者6的倍數就拍手,做錯的人就講笑話或者背乘法口訣。通過這樣的小游戲,學生的積極性就被調動起來了,隨后教師進行教學主題的切入,學生就會比較積極主動,上課的質量和效率就大大提升。通過有意思的課前活動,學生的積極性就被充分調動起來,在進行授課時,學生就會緊跟教師的思路,進而有效地握高課堂效率。
二、教學情境生活化
數學來源于生活反過來又服務于生活,將數學教學生活化能夠避免學生認為數學科目遠離實際而產生的厭學心理。想要實現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將數學知識生活化,要求教師在課前提前準備好要列舉的教學案例,在恰當的時候引入這些生活中的案例。
例如,在人教版五年級上冊《認識負數》這一節的內容時,很多學生在一開始接觸這一新概念時,很難正確地理解正數與負數的實際含義。此時如果采取直接灌輸的方式,學生便很難在課堂上理解消化這一知識點,可能課后還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去學習。教師可以通過尋找與實際生活相關的例子來幫助學生理解,比如將家庭的收人定義為正數,那么家庭的消費就可以定義為負數。又如我們規定零上6℃記作+6℃(讀作正6℃)或6℃,把零下6℃記作﹣6℃(讀作負6℃),以此說明正數與負數是一個相反的概念,通過這些實例學生就會明白,只要之前學過的數前面加上“+”或“﹣”號,就能把兩個相反意義的量表示出來了。通過與實際生活相結合,學生就可以在熟悉的環境中掌握課本上的知識,從而對正數和負數的概念有了比較深刻的認識。由此可見,通過聯系生活的教學方式,學生對教師在課堂上所講授的知識點更加有信心去接受,主動性和積極性也更強。
三、教學模式豐富化
小學生的年紀正是比較活潑好動的時期,單一化的教學模式不僅會使學生失去學習的興趣,也會導致教師感受不到教學的樂趣,這就需要教師為他們提供豐富多彩的教學形式,比如課前導入環節,采取講事的方式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感受到數學知識的樂趣。
例如,在教學人教版數學四年級下冊《三角形》這一節時,就可以用講故事的方式去展開教學內容:樹林里小鳥的房子被大風刮走了,它準備和它的同伴一起建造一個新的房子,要求建造的這個房子要能夠抵住狂風,小鳥不知道應該建造一個什么形狀的小房子,希望我們能夠幫助它一下。學了今天的內容,大家就都能給小鳥建造一個穩固的房子了。通過一個生動有趣的故事來導入教學內容,在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的同時還夠驅動學生通過學數學知識來解決故事中出現的數學問題,有助于教師順利展開課堂內容,引出三角形具有穩定性的性質。不難看出,用趣味性教學導入方式,不僅增強了課堂的活躍度,對于學生積極性的提高也有很大的作用,與此同時,也進一步加深了學生對教材內容的印象和理解。
積極性是小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開端,只有在具有學習積極性的基礎上,學生才能主動地去學習數學知識,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小學數學教師要努力運用各種教學策略,創造有趣味性的教學環境,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最大程度上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打造高效課堂。
參考文獻:
[1]普粉麗,李叢白.邊疆地區佤族學生數學語言能力的調查分析——以西盟某小學五年級學生為例[J].普洱學院學報,2019,35(06):54-56.
[2]謝美林. 淺談小學數學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策略[C]. 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基于核心素養的課堂教學改革”研討會論文集.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17-18.
[3]王麗娟.培養語言能力 從會做到會說——淺談小學生數學語言能力的培養策略[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9,16(12):172.
作者簡介:
覃明飛,出生年月:1980年2月,性別:男,學歷:大專,民族:壯族,籍貫:廣西省大化縣大化鎮,單位:廣西省河池市大化瑤族自治縣巖灘鎮中心小學(西校區),職稱:小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數學教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