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伯華
摘?要:人類在時代的發展下不斷進步,高中數學教師的教學思想在時代的推動下已經逐漸從應試教育理念轉變為素質教育理念。所以結合新課程改革的教學背景,對高中數學的教學方法做出創新,使學生帶著濃厚的興趣學習數學知識已經成為了廣大高中數學教師新的教學目標之一。
關鍵詞:新課改;高中數學;教學方法;提出問題;聯系生活;直觀情境
在傳統的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的教學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再加上由于當時的教學條件過于簡陋,學生的學習能力很難得到提高,導致了課堂上的教學效果一直沒有達到教師真正的期望值。因此,作為一名高中數學教師,我們應當意識到我們如今處于教學環境良好、教學資源豐富的時代之下,再繼續使用過去的教學方法已經不合時宜了,所以改進教學方式勢在必行。下面,我將結合自身教學實踐,對關于新課改背景下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方法的創新作一番論述:
一、提出問題,培養學生數學思維
課堂提問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對學生有著積極的影響,學生數學思維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是從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實現的。因此,作為一名高中數學教師,我們應當在課堂實踐中為學生提出問題,以這種教學方法刺激學生的探究欲望,將學生在課堂上的主觀能動性完全激發出來,從而得到數學思維的培養,使學生高效學到數學知識。
例如,我在引導學生學習《平面向量數量積的物理背景及其含義》這一節時,首先,我對學生提問道:“我們已經研究了向量的哪些運算?這些運算的結果是什么?物理中‘功的計算,它的大小與哪些量有關?這些量是矢量還是標量?他們做的是什么運算?”通過這幾個問題使學生意識到學科之間的相互聯系,從而引入新課。然后,我以物理問題為背景,使學生初步認識了向量的數量積,幫助學生明確了數量積的定義。之后,我帶領學生回到了數學世界當中,通過具體的問題,引導學生得出了數量積的運算性質和運算規律。最后,我對學生總結了這節課的主要內容,增強了學生對概念的理解和掌握。這樣,我通過提出問題,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培養了學生的數學思維,大大激發了學生的課堂參與意識,體驗到了數學是過程的思想,使學生高效學到了數學知識。
二、聯系生活,提高學生應用能力
高中數學教材中的內容看似離生活很遠,其實是對生活的再提升,高中數學知識的學習終究是要用于現實生活當中的,唯有如此方能體現數學的價值。因此,作為一名高中數學教師,我們不能一味地進行書本上的教學,而是要聯系現實生活,讓學生發現高中數學在生活中同樣具有重要的作用,從而使學生更加有動力學習數學知識,提高學生在生活中應用數學知識的能力。
例如,我在引導學生學習《簡單隨機抽樣》這一節時,首先,我對學生說道:“假設我們是一名食品衛生工作人員,要對某食品店內的一批小包裝餅干進行衛生達標檢驗,你準備怎樣做?”通過這一生活情境為學生引入了簡單隨機抽樣的概念。然后,我引導學生探究了進行簡單隨機抽樣的常用辦法,與學生總結了抽簽法和隨機數法各自的優缺點,使學生知道了要根據實際情況選擇使用哪一種方法。之后,我通過帶領學生探究生活中常見的問題,檢驗了學生應用知識的能力。最后,我讓學生談了這節課的收獲。這樣,我通過聯系現實生活,使學生認識到數學是人們生活中的重要工具,大大增強學生的學習動力,提高了學生的應用能力,得到了理想化的教學效果。
三、直觀情境,降低學生學習難度
高中數學是一門難度極高的學科,且教學內容十分龐大,傳統教學中枯燥的教學手段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尤其是遇到抽象性較強的內容時,這種教學方法很容易打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因此,作為一名高中數學教師,我們可以借助教學輔助工具多媒體技術創設直觀情境,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順利完成教學目標,使學生獲得知識的提升與能力的發展。
例如,我在引導學生學習《算法與程序框圖》這一節時,首先,我通過與學生進行關于信息技術課程的對話,引導學生總結了算法的概念和算法的特征,又借助幾何畫板直觀導入了程序框圖,讓學生初步感知,給學生介紹了程序框圖的概念及其組成部分。然后,我帶領學生在直觀情境下進行了辨別練習,使學生掌握了四種程序框圖。在學生對以上概念理解之后,我引導學生探究了三種邏輯結構算法,又通過讓學生進行問題辨析,使學生掌握了邏輯結構算法的本質。最后,我與學生一齊整理了這節課的知識點,讓學生談了學習這節知識的收獲,為學生布置了課下作業。這樣,我通過將比較抽象的知識進行直觀導入,使學生在直觀情境下明白了程序框圖的原理,學會了畫程序框圖的步驟,有效學到了數學知識與技能。
總而言之,隨著新課改的施行,新的教學理念應運而生。身為一名高中數學教師,我們應當意識到這既是機遇,也是挑戰,所以我們要不斷創新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將課堂的教學效果達到最優化。
參考文獻:
[1]馮春梅.淺談高中數學概念的教學方法[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9(14):9.
[2]肖春仔.新課改下高中數學有效教學方式的探究[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9(1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