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春芳
摘?要:寫作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寫作能力的培養也是需要一定的策略性,在學生的小學階段,教師應該著重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與寫作熱情,讓學生將寫作當成一件快樂的事,通過寫獲取愉悅心情,明白人生道理。寫作的練習不僅能提升學生的文筆,優化學生的語言邏輯,還能提升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使書面文字與口頭語言練習相結合,二者交相輝映,構建個性化的小學語文寫作課堂。因此,本文以小學語文寫作為載體,結合教師的親身實踐,對如何構建個性化小學語文寫作教學課堂這一論題進行一番詳細的個人觀點說明與探討。
關鍵詞:小學語文;寫作課堂;現存問題;課堂策略
揮灑自如、下筆如有神是每一個人都希望達到的寫作境界,小學語文教師要真正落實“以人為本”的寫作教學理念,開展個性化的寫作教學課堂,通過提升學生積累意識、開展相應寫作活動以及注重寫作教學評價等形式,激發學生的寫作熱情。
一、當代小學生語文學習的現存問題
正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一名優秀的教師應該是教會學生學習方法,而不是直接告訴答案,教學方式單一,學生思維受限,語文中的寫作教學也是同樣的道理。目前的寫作教學課堂存在一些問題,這便是教師的教學方式比較單一,在開設寫作訓練課堂時,教師往往會提供學生一些模板與套路,模板對學生來說是有益的,但是教師一定要指導學生學會利用模板,不能只是單一地往里套,所有學生都運用一樣的開頭和結尾,這種完全復制型的速成文章沒有意義,更看不到作者的想法與才華。教師應鼓勵學生獨立寫作,通過認真研讀各種模板后,總結出適合自己的寫作模板,從而打開寫作的思路。
二、構建個性化小學語文寫作教學課堂策略
(一)提升學生積累的意識,培養良好的寫作習慣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 在小學階段的寫作教學中,教師要培養學生的積累意識,只有大量積累才能使寫作的時候有寫作素材,心中有寫作底氣,這樣的前提條件才更容易使學生寫作的時候一氣呵成。為此,教師應該培養學生的積累意識,具體可以指導學生做好日常的積累,可以開展小組交流活動,每一名同學說出自己這一周積累的好詞與好句,在誦讀與賞析中嘗試記憶和背誦,從而形成正確的閱讀習慣,擴展其知識面,舉一反三,層層延伸,以“以點帶面”的形式進行積累,不斷提升學生的思想境界,鞏固寫作基礎。
例如,在講解《找春天》這一課的時候,筆者就有意提升學生的積累意識。筆者通過多媒體為學生展示了嫩綠的小草、美麗的野花、湛藍的天空,這些可以激發學生對于春日景色的熱愛與向往,我創設合理情境帶領學生品讀課文。在課后延伸的環節中,筆者還指導學生誦讀了一些關于春天的詩句,如“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學生通過積累詩句可以將其運用到自己的作文中,為文章增色。
(二)開展相應的寫作活動,提升整體的寫作興趣
為了增強學生的寫作興趣,教師可以開展相應的寫作活動,改變傳統的作文形式,將口頭敘述、文章寫作、才藝表演等多種形式都熔鑄于一體,從而使學生變得敢說、敢想、敢寫。具體來講,在小學低年級階段,語文教師可以開展相關的口頭寫作教程,指導學生進行自己想法的口頭敘述,這可以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在說的過程中就可以在頭腦中整合自己的思路,這是為寫作做出了一個良好的鋪墊。在高年級學生的寫作教學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演講比賽以及辯論賽,這較之前的口頭敘述又提升了一個檔次,更具有形式化的演講可以使學生更好地整合思路,而比賽的形式又激發了學生的競爭意識,這種良性的競爭可以提升學生的寫作興趣。
例如,在講解《秋天的圖畫》這一課的時候,教師就開展了寫作活動。筆者為學生展示屬于秋天的圖景,激發學生的興趣,為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先以口頭敘述的方式來描述秋天,小組成員可以進行討論,在熱烈的討論之后,教師鼓勵學生動筆寫下短文,對于學生的作文還可以進行評比,對于優秀文章進行相關物質的獎勵。開展相應寫作活動可以提升整體的寫作興趣,打開更廣闊的視野。
(三)注重寫作教學評價,增強學生的寫作信心
寫作不僅注重學生的思路培養,對于教師自身而言,筆者認為,我們需要提升自己的教學評價,提升教學素養。在學生完成一篇作文后,教師往往只給出簡單的評語,只言片語很難讓學生意識到自己的寫作問題,意識不到自己寫作存在的問題缺點,又很難有一個長足的進步,因此,在今后的寫作教學中,語文教師要認真設計自己的教學評價,對于學生存在紕漏的地方要及時指出,并提出合理的改進建議,對于學生文字表達出彩的地方,要給予認真的表揚,使學生獲得一個內在的寫作動力。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教師要積極構建寫作課堂,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提升學生積累意識、開展相應的寫作活動以及注重寫作教學評價,活躍教學氛圍,提升寫作教學課堂的質量。
參考文獻:
[1]高斌.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相應對策淺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9,(02).
[2]徐玲娣.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對策研究[J].小學生作文輔導(讀寫雙贏),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