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玉昌
摘?要:在小學課堂中教師需要多去關注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多與學生進行互動交流,尋找更加適合學生的學習方法,讓教學不局限于書本。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也需要突破課本與教室的束縛,用開闊的眼光引進不同的教學形式,幫助學生提高自我。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有許多比較理論化的內容。對于學生而言,在課堂中過多的去講述這些內容,會使學生對數學課堂產生一定的厭惡感,并且對于數學降低學習的興趣。所以在課堂中教師需要多去改變傳統的教學形式,將學生帶入教學情景之中,給予學生更多的思考方向,鼓勵學生獨立思考,挖掘他們的創新思維。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及時反思自己的教學方案和教學理念,尋找一個更加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關鍵詞:小學數學;綜合能力;情景教學;教學形式
在小學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注重學生興趣的培養和學習習慣的養成。在課堂的學習過程中,教師需要通過過不同的教學形式幫助學生去理解課堂內容,從學生出發進行研究。好的教學不應當局限于課本與教室,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教學的形式,幫助學生去理解數學內容,也可以通過課堂演示的方法,讓學生更加詳細地了解數學知識點。教師在課堂上需要給予學生更多的思考時間與課堂自由討論時間,讓學生通過組隊討論的方式,進行知識內容的更加深入的學習。在課堂中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組隊學習,培養學生的團結合作能力,增強班級的凝聚力。教師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做去注重自身的言行,通過自身的言行教化和引導學生,養成好的習慣,為學生未來的發展打下基礎。
一、課堂給予學生更多思考時間
想要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就需要讓學生在課堂中接觸更多的知識內容。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由于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導致很多教學并不能夠給予學生豐富的學習資源。所以導致課堂效率低下,學生在課堂中無法集中注意力認真聽講。對此教師可以適當引入多媒體教學,通過不同的形式,去幫助學生理解課堂內容,更好地達到教學的目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給予學生更多的思考時間,讓學生通過問題進行獨立的思考,將自己所思考的內容記錄下來,然后進行同學之間的討論。通過這樣形式的教學,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
例如:在小學數學課堂中學到“整數”這個知識點時,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教學,先將課堂中所要涉及的內容進行排列,讓學生先大致了解課堂中所會涉及的內容,做到心中有數。然后教師再進行整數的講解,在教學過程中需要注意課堂的循序漸進,先讓學生了解整數的含義,然后再讓學生進行整數的運算和比較大小。在學習整數的運算和比較大小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課堂提問的方式,讓學生先去自己思考,然后再進行同學之間的討論,給學生足夠的課堂思考時間,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與動手能力。最后教師進行深度的講解,幫助學生形成完整的學習思路。
二、增強課堂活躍度
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天生好動,所以對于課堂死板的教學,并不會產生興趣。教師需要了解到這一點,然后進行課堂內容的改良。想要提高數學課堂的質量,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教師需要從課堂本身入手,將更加活躍輕松的課堂氛圍代入數學教學過程中。想要提高數學課堂的活躍度,教師可以在課堂中多與學生進行互動,提高學生在課堂中的參與度。通過游戲的互動,拉近學生和教師之間的距離感。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通過游戲的互動,也為教師接下來的教學打造了一定的人氣。
例如:在小學數學課堂中學到“分數”這個知識點時,教師可以先在課堂中將分數的知識點進行分類解析,在黑板上先將大體的框架確定下來,然后再進行知識的分類講解。其中分數可以分為假分數真分數和帶分數,所以教師可以通過這三個內容進行課堂提問。在黑板上先將這些分數進行打亂,然后抽取三位學生上黑板解答。教師需要在課堂中設定相應的獎懲制度,對于回答正確的學生進行一定的獎勵,對于回答錯誤的學生進行一定的懲罰,用懲罰和獎勵去激勵學生更好地學習課堂內容。
三、端正教學態度
人們常說,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由此可看出教師對于學生的影響尤為重大。教師在課堂傳授知識內容的同時,也需要解決學生在課堂中存在的問題。教師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轉換教學思維,從學生的角度出發進行內容的教學,幫助學生理解課堂內容。對于教師而言,在教學的過程中不僅需要好的教學方法,獨特的教學思維,還需要有認真負責的態度,這樣的教師才能夠幫助學生建立完整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對于學生而言,教師是學生在校園生活中的榜樣,所以教師的一言一行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學生。教師在數學課堂中需要多去鼓勵學生參與課堂,在數學課堂中積極發言,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
例如:在小學數學課堂中學到“四邊形面積計算”這個知識點時,教師需要多去考慮學生的認知水平,然后再去進行課堂方案的設。在四邊形面積計算時,教師可以通過實物講解的方式幫助學生理解四邊形的知識點。在數學課堂中教師可以利用切割的方法,讓學生可以更加直觀地看到四邊形面積計算。在此過程中教師需要在課前提前備課了解所講內容的疑點和難點,注重課堂時間的分配與課堂內容的豐富度,讓學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教學內容,幫助學生打破慣性的思維,用更加開闊的眼光去看待數學問題。
結束語:在小學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教學重點應當是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與良好的學習習慣,所以教師在課程中需要多去融入課堂實踐課程,讓學生在課堂中自己動手印證數學課堂中的理論知識,加深學生的印象。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給予學生更多的思考時間,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創新思維,鼓勵學生在課堂中多去思考和討論課堂內容。好的課堂教學,需要教師以先去營造一個好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對于數學教學能夠產生興趣,從而提高課堂的效率。在此過程中教師需要端正自身的教學態度,秉承著認真負責的態度,去進行課堂的教學,在課堂中以學生為主體進行教育和教學,從而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杜艷.新高考形勢下淺談如何在小學數學課堂中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J].中國農村教育,2018(16):67-68.
[2]許興旺.新高考形勢下淺談如何在小學數學課堂中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J].名師在線,2017(19):30-3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