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暢
摘?要:隨著信息社會的不斷發展,素質教育理念深入人心,社會各行業對新一代人才的信息素養尤其是信息實踐能力的期待不斷提高。因此,教師應注重對學生信息實踐能力的培養,本文結合筆者自身教學經驗,從尊重個性,根據學生興趣加強引導;任務驅動,促進學生課堂實踐學習;注重操作,提升學生獨立操作水平三個方面對基于實踐能力培養的初中信息技術教學展開深入討論。
關鍵詞:實踐能力;能力培養;小學信息技術
學生的學科基礎知識牢固、擅長解題、應試考試的分數高,并不能代表學生有能力在學科知識與實際生活應用之間進行有效地轉換。有意識地運用所學的知識去解決和應對各種實際生活問題,進行學以致用,是初中學生進行學科知識學習尤其是實踐性強的信息技術學科知識學習的重要目標。教師也應認清信息實踐能力發展對于學生的信息素養發展以及自身教學經驗積累,進而提升自身教學能力的重要性,在教學中注重對初中學生的信息實踐能力培養。
一、尊重個性,根據學生興趣加強引導
初中學生已經習慣利用信息工具進行娛樂,但是仍有部分學生開始適應利用信息工具幫助自己學習。另外,即使學生進入了初中教育階段,但是學生仍然喜歡使用直觀的、具有趣味性的資料幫助自己展開學習。教師應當注重利用興趣推動學生的主動學習。因此,教師要在尊重學生學習個性的基礎上,讓學生對要學習的信息新課知識產生興趣,激發學生學習信息知識學習的自主積極性,為學生的課堂實踐能力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例如,教師在教學關于計算機附件知識時,就拓展了教學途徑,利用了信息工具,滿足了學生的學習個性需求。教師在課堂教學開始前,就為學生制作和發放了微課資料,學生通過微課資料,進行了關于計算機附件的初步認識。不僅如此,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利用多媒體信息展示工具,為學生展示了學生可以參考操作和多個短視頻資料。視頻詳細展示了對于附件的操作和操作結果頁面。學生被有趣的資料吸引,在注意力集中的情況下,帶著興趣進行了高效的課堂練習,為學生的實踐能力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二、任務驅動,促進學生課堂實踐學習
優秀的學生展開自己的學習,都有自己的學習計劃作為基礎。因此,教師應當在教學的過程中,應當為學生樹立必要的學習目標。教師可以利用任務驅動教法的應用,讓學生心中有小目標,從而讓學生有更多的自主積極性去學習、探索、實踐。課堂任務的確立,能促進學生在課堂上有學習的動力和明確的努力方向,提升學生在課堂上進行實踐學習的效率和質量,從而促進學生的信息實踐能力獲得更快提升。
例如,教師在教學關于網絡應用的知識時,就利用了任務驅動教法。但是,教師并未在課堂教學的開始,就為學生展示課堂學習任務,而是通過操作查詢網絡信息的步驟和結果展示,讓學生對基本的新課學習知識有了初步的了解。然后,教師向學生發布了課堂學習任務。學生對本課學習目標有了清晰的認識和實踐學習的興趣。最后,教師在學生有了學習目標的情況下,教授了學生如何搜索網絡信息以及搜索網絡信息的技巧。學生在掌握了網絡信息搜索的方法和技巧后,對教師在課堂教學開始時提出的教學任務進行了高效的實踐,并高質量完成了課堂任務,其信息實踐能力獲得了巨大提升。
三、注重操作,提升學生獨立操作水平
信息技術實踐性強,教師要提升學生的信息實踐水平,要緊密結合信息技術學科特點開展教學活動。課堂作為初中階段學生進行知識學習的主要平臺,需要得到教師的正確指導,和得到、利用課堂上的大部分練習時間。因此,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習新知識,提升學生獨立操作水平,讓學生通過實踐操作,深入理解所學的信息知識,并加深記憶,是提升信息實踐能力的最主要途徑。
例如,教師在教學關于網頁制作相關知識時,鑒于本課知識較為抽象,因此,引導學生以實踐為主的方式進行了知識點的學習。如針對“在網頁中輸入文字”“在網頁中插入圖片、水平線”等知識點,教師讓學生首先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初步練習,然后進行自主練習,最后進行自定主題形式的綜合練習。對于如“插入圖像和動畫”等其他網頁制作相關的知識點的教學也是如此。學生在學習關于網頁制作的過程中,始終以實踐為途徑,以小組之間的討論、交流、互助為輔助條件,學生的信息實踐能力在教師正確引導下進行了更進一步的提升。
綜上所述,教師要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信息實踐能力,首先要結合學生的實際特點,并注重結合學生的學習特點,讓學生在豐富的資料參考過程中,帶著興趣進行新課知識的了解。同時教師應當發揮自身引導學生進行高效課堂練習的角色作用,通過高效教法的應用,引導學生進行必要的實踐練習,促使學生的信息實踐能力獲得不斷提升。
參考文獻:
[1]宋慶寶.淺談如何提升初中信息技術實踐操作技能[J].計算機產品與流通,2018(02):184.
[2]溫曉盈.提高農村初中學生信息技術運用能力的實踐與思考[J].中學理科園地,2016,12(05):19-20+23.